2024-02-08

成都疫情防控发布会:这9个区域仍执行严格社会面管控,居民原则居家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9-14 09:29:53]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点击量:] [关闭]

9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的工作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成都市卫健委:

最近两天,成都日新增病例已降到50例以下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成都市卫健委主任杨小广介绍,成都本轮疫情,新增病例自8月26日开始上升,在8月29日达到峰值后,9月8日开始,每日新增病例在100例以下。近两天,新增病例已降到50例以下,疫情形势整体向好。

9月6日,成都发布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的通告,实行分区分类分级管理,目前攻坚工作正稳步推进中。

杨小广介绍,9月1日以来,成都市已经顺利进行了11轮全员核酸检测,总体来看,虽然新增报告病例数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每日仍有社会面检出病例,全市防疫措施仍不能松懈。

成都市交通局: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区域,逐步加大公共交通运力投放

近期,成都部分区市县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公共交通出行成为很多市民朋友关心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清宇介绍,交通运输部门主要从以下方面,分区分类做好公共交通服务。

地铁方面,地铁全线网首末班车时间保持不变,根据调整后的管控区域和客流情况,优化调整地铁线网行车组织,压缩客流高峰时段重点线路行车间隔,根据实时客流适当增加备用车辆数,动态调整运力。并按照相关区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管理要求,调整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区域的地铁、车站出入口,同步做好乘客进出站指示引导等工作。

公交方面,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的区域,逐步加大运力投放,增加运营频次;未恢复生产生活的区域,按照保重点区域、保基本出行原则,做好进出管控区医院、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地点的公交服务。接驳机场、火车站的跨区公交线路继续保持运营,其他跨区公交线路,根据市、区(市)县两级疫情防控要求,优化调整运输组织。

巡游出租车方面,加大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调度和运营储备,保障外地来蓉乘客抵蓉后,前往市区各区域的出行服务需求。

共享单车方面,加大运维调度频次,保障在公交地铁站点和重要商圈等骑行热点区域的点位供需平衡。

成都市交通局:

市民需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

王清宇介绍,交通运输部门严格落实行业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BRT站厅、地铁站等重点交通场站乘客测温、亮码扫码、充分消杀、口罩防护等4个100%的防护措施。

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从业人员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健康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凭电子通行证、工作证,包括交通运输部门合法的服务资格证或单位证明,以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入小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王清宇提醒,成都市民进出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返蓉人员在完成入川即检后,持始发地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他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确有出行需求的市民应尽量做到“两点一线”,主动配合疫情防控检查,遵守扫码亮码测温等各项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成都市疾控中心:

9个区域仍执行严格社会面管控,居民原则居家

成都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介绍,总体来说,疫情形势是在向好发展。最近两天,每日新增病例已低于50例,但是,每天仍有新增的社会面病例。

通过流调分析发现,有极个别的非社会保供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居家的要求,违规外出还有流动,造成疫情的传播。

在此,范双凤再次提醒大家,目前,成都市的高新南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双流区这9个区域仍然执行比较严格的社会面管控措施。在这些区域内,居民原则是要居家的,非必要不外出。按照防疫要求的规定,除了社会保供的一些人员持有通行证明之外,其他的经营主体是不能进行营业的。

另外,已经在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15个区域里,除了持有相应证件的保供类人员可以跨区通行外,其他人员不能离开所在的行政区域。

原则居家地区个体工商户不得违反规定经营

杨小广介绍,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成都高新区不含高新西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双流区、郫都区团结街道继续按照应检必检的要求,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每日一检。其他已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区市县,按当地要求进行核酸检测,上下班尽量做到两点一线,原则上不出本行政区,就近购物,不聚集,避免增加感染风险。

此外,原则居家地区个体工商户不得违反规定经营。

成都市发改委:

建立行业疫情防控组专班工作机制,常态化每日调度

当前疫情形势下,成都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强行业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坚峻介绍,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成都市发改委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持续加强行业疫情防控,切实发挥重大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支撑作用。

成都市发改委与经信、商务、交通、邮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协同,建立了行业疫情防控组专班工作机制,坚持做好常态化每日调度。结合各行业特点和防控实际,科学研判各薄弱环节传播风险,加强定期通报,压实防控责任。推动各行业及时制定细分领域务实管用措施,例如,工业领域推行“防疫泡泡”模式,科伦药业在成都所有生产线闭环管理高效运转,7个生产厂区均实现满负荷生产,高质高效保障社会医疗需求;通威股份三个基地生产全线开满,预计全年产能突破70GW;各行业“白名单”机制也为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重大项目有望10月开工,

4个疫情防控重大应急工程已建成投用

李坚峻就成都重大项目有序推动建设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强化优先保障。紧跟指挥部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节奏安排和部署要求,成都市发改委会同住建、交通、经信等部门,及时梳理、分批确定有序复工重大项目清单,为各区(市)县、各单位突出重点,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项目建设提供支撑。比如,新津区指导重点项目成立综合协调、施工保障和后勤服务3个应急小组,全力保障场内施工、管理人员生产生活,全区统筹成立服务专班,优先解决重点项目困难问题,区域内重点项目恢复建设情况良好。

实施闭环推进。印发《成都市重点建设项目疫情防控指南》,加强全要素、全流程疫情防控指导,比如李家岩水库、中创新航等175个重点项目探索完善应急方案,加强施工人员、建材物资储备,及时启动闭环建设,有效避免工期损失,较好应对了本轮疫情冲击。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和对上争取,通过网络会议、云上评审、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等方式,推动一批重大城市功能支撑项目取得突破,市域铁路成眉线初设审查和概算批复加快推进,三坝水库、彭州燃气调峰电站等重大项目有望10月开工。

坚持民生优先。华西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天府国际生物城医学检验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立项批复和方案完善,成都健康医学中心一期等11个卫生项目加快建设,天府国际健康服务中心、正兴方舱医院、市公卫中心应急病房、市临床检验中心等4个疫情防控重大应急工程已建成投用。

李坚峻介绍,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保重点、保民生、分批次”原则,持续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实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长者专区

成都疫情防控发布会:这9个区域仍执行严格社会面管控,居民原则居家

发布时间:2022-09-14 09:29:53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9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的工作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成都市卫健委:

最近两天,成都日新增病例已降到50例以下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成都市卫健委主任杨小广介绍,成都本轮疫情,新增病例自8月26日开始上升,在8月29日达到峰值后,9月8日开始,每日新增病例在100例以下。近两天,新增病例已降到50例以下,疫情形势整体向好。

9月6日,成都发布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的通告,实行分区分类分级管理,目前攻坚工作正稳步推进中。

杨小广介绍,9月1日以来,成都市已经顺利进行了11轮全员核酸检测,总体来看,虽然新增报告病例数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每日仍有社会面检出病例,全市防疫措施仍不能松懈。

成都市交通局: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区域,逐步加大公共交通运力投放

近期,成都部分区市县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公共交通出行成为很多市民朋友关心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清宇介绍,交通运输部门主要从以下方面,分区分类做好公共交通服务。

地铁方面,地铁全线网首末班车时间保持不变,根据调整后的管控区域和客流情况,优化调整地铁线网行车组织,压缩客流高峰时段重点线路行车间隔,根据实时客流适当增加备用车辆数,动态调整运力。并按照相关区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管理要求,调整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区域的地铁、车站出入口,同步做好乘客进出站指示引导等工作。

公交方面,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的区域,逐步加大运力投放,增加运营频次;未恢复生产生活的区域,按照保重点区域、保基本出行原则,做好进出管控区医院、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地点的公交服务。接驳机场、火车站的跨区公交线路继续保持运营,其他跨区公交线路,根据市、区(市)县两级疫情防控要求,优化调整运输组织。

巡游出租车方面,加大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调度和运营储备,保障外地来蓉乘客抵蓉后,前往市区各区域的出行服务需求。

共享单车方面,加大运维调度频次,保障在公交地铁站点和重要商圈等骑行热点区域的点位供需平衡。

成都市交通局:

市民需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

王清宇介绍,交通运输部门严格落实行业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BRT站厅、地铁站等重点交通场站乘客测温、亮码扫码、充分消杀、口罩防护等4个100%的防护措施。

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从业人员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健康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凭电子通行证、工作证,包括交通运输部门合法的服务资格证或单位证明,以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入小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王清宇提醒,成都市民进出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返蓉人员在完成入川即检后,持始发地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他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确有出行需求的市民应尽量做到“两点一线”,主动配合疫情防控检查,遵守扫码亮码测温等各项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成都市疾控中心:

9个区域仍执行严格社会面管控,居民原则居家

成都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介绍,总体来说,疫情形势是在向好发展。最近两天,每日新增病例已低于50例,但是,每天仍有新增的社会面病例。

通过流调分析发现,有极个别的非社会保供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居家的要求,违规外出还有流动,造成疫情的传播。

在此,范双凤再次提醒大家,目前,成都市的高新南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双流区这9个区域仍然执行比较严格的社会面管控措施。在这些区域内,居民原则是要居家的,非必要不外出。按照防疫要求的规定,除了社会保供的一些人员持有通行证明之外,其他的经营主体是不能进行营业的。

另外,已经在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15个区域里,除了持有相应证件的保供类人员可以跨区通行外,其他人员不能离开所在的行政区域。

原则居家地区个体工商户不得违反规定经营

杨小广介绍,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成都高新区不含高新西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双流区、郫都区团结街道继续按照应检必检的要求,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每日一检。其他已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区市县,按当地要求进行核酸检测,上下班尽量做到两点一线,原则上不出本行政区,就近购物,不聚集,避免增加感染风险。

此外,原则居家地区个体工商户不得违反规定经营。

成都市发改委:

建立行业疫情防控组专班工作机制,常态化每日调度

当前疫情形势下,成都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强行业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坚峻介绍,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成都市发改委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持续加强行业疫情防控,切实发挥重大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支撑作用。

成都市发改委与经信、商务、交通、邮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协同,建立了行业疫情防控组专班工作机制,坚持做好常态化每日调度。结合各行业特点和防控实际,科学研判各薄弱环节传播风险,加强定期通报,压实防控责任。推动各行业及时制定细分领域务实管用措施,例如,工业领域推行“防疫泡泡”模式,科伦药业在成都所有生产线闭环管理高效运转,7个生产厂区均实现满负荷生产,高质高效保障社会医疗需求;通威股份三个基地生产全线开满,预计全年产能突破70GW;各行业“白名单”机制也为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重大项目有望10月开工,

4个疫情防控重大应急工程已建成投用

李坚峻就成都重大项目有序推动建设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强化优先保障。紧跟指挥部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节奏安排和部署要求,成都市发改委会同住建、交通、经信等部门,及时梳理、分批确定有序复工重大项目清单,为各区(市)县、各单位突出重点,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项目建设提供支撑。比如,新津区指导重点项目成立综合协调、施工保障和后勤服务3个应急小组,全力保障场内施工、管理人员生产生活,全区统筹成立服务专班,优先解决重点项目困难问题,区域内重点项目恢复建设情况良好。

实施闭环推进。印发《成都市重点建设项目疫情防控指南》,加强全要素、全流程疫情防控指导,比如李家岩水库、中创新航等175个重点项目探索完善应急方案,加强施工人员、建材物资储备,及时启动闭环建设,有效避免工期损失,较好应对了本轮疫情冲击。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和对上争取,通过网络会议、云上评审、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等方式,推动一批重大城市功能支撑项目取得突破,市域铁路成眉线初设审查和概算批复加快推进,三坝水库、彭州燃气调峰电站等重大项目有望10月开工。

坚持民生优先。华西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天府国际生物城医学检验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立项批复和方案完善,成都健康医学中心一期等11个卫生项目加快建设,天府国际健康服务中心、正兴方舱医院、市公卫中心应急病房、市临床检验中心等4个疫情防控重大应急工程已建成投用。

李坚峻介绍,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保重点、保民生、分批次”原则,持续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实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环保投诉热线:123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