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10月24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10-24 09:51:00] [来源:行政审批处] [点击量:] [关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91024-201910月30日(共5个工作日)。

        话:028-8058909080589089

        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成都市

青羊区

武侯区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发改基础〔20191071号),10号线三期工程为该期规划新增的线路之一。本工程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和青羊区。工程北起人民公园站,止于10号线一期太平园站(不含),线路主要沿文翁路、武侯祠大街、高升桥路、佳灵路敷设,呈东北~西南走向。线路全长约5.7km,全为地下线,共设地下车站5座,其中换乘站4座。

本工程正线采用双线设计,制式为A型车系统;最高设计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采用6辆编组。初、近、远高峰小时行车密度分别为21/小时、24/小时、30/小时;初、近、远期全日行车对数分别为203/日、245/日、311/日;初、近、远期输送能力分别为2.64万人次/小时、3.02万人次/小时、3.77万人次/小时。

工程总占地8.23hm2,其中永久占地1.17hm2,临时占地7.06hm2;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212.07万方,土石方回填总量25.16万方,借方23.76万方,弃方210.67万方,产生弃方用于城市建设综合利用。

工程K22+360~K22+440段以隧道(埋深32m)穿越文翁石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总长约80m),其建设方案经成都市文物局成文物函〔201931号文同意;工程K23+540~K23+930段以隧道(埋深22m)穿越武侯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范围(总长约390m),其建设方案专题论证报告已通过专家审查,目前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工程K21+610~K21+690段以隧道(埋深24m)于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侧经过,距离文物主体38m,距离建设控制范围16m,其建设方案专题论证报告已通过专家审查,目前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工程K21+760~K21+865段以隧道(埋深28m)穿越通俗教育馆旧址和民众教育馆旧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本体(总长约7m),穿越通俗教育馆旧址、民众教育馆旧址和中正图书馆旧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总长约80m)及建设控制地带(总长约15m),其建设方案经青羊区人民政府成青府函〔2019114号文同意。

工程投资总额为62.3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为8683.3万元,占总投资的1.39%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弃渣综合利用;通过采取洒水降尘、打围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场地布设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施工,通过采用钻孔灌注桩、井点回灌等施工工艺,加强对地下水水质、水位的监控,控制和减缓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对于工程占地及评价范围内涉及的名木古树,按照名木古树保护要求,1株采取移栽,其余采取原地保护的措施。

结合水土保持方案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恢复及补偿措施控制和减小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工程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运营期无机车废气排放;通过采取优化风亭排风口位置、加强绿化,风亭内壁采用抗菌涂料等措施,控制和减缓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废水治理措施

各车站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各区域配套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3.噪声防治措施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设风亭、冷却塔位置,并加强风亭、冷却塔消声处理,确保其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满足相应功能区划要求或维持现状。

4.振动防治措施

对成都博润白癜风医院等5处敏感点采取中等减振950延米,对四川省交通管理学校等5处敏感点采取高等减振780延米、对顺和苑等20处敏感点采取特殊减振6264延米。对线路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均采取了特殊减振措施,控制和减小振动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

5.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各车站产生的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

6.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对车站污水处理设施采用防渗水泥+高密度聚乙烯膜(防渗系数≤10-10cm/s)的防渗措施,以此防止地下水污染。

以上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可控制和减缓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不利的环境影响,从技术、经济角度可行。

三、公众参与

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开展了公示及公告工作。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环保反对意见。

四、其它部门意见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510100-2019-00056号)。

2.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成都市

青羊区

武侯区

成华区

金牛区

双流区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发改基础〔20191071号),17号线二期工程为该期规划新增的线路之一。本工程位于成都市双流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和成华区,起于武侯区一期工程机投桥站(不含),止于成华区高洪村站,线路主要沿永康路、晋阳路、龙腾东路、大石西路、小南街、北较场西路、成华街、张家巷、建设北路、二仙桥北路及航天路敷设敷设,呈西~东走向。线路全长约24.8km,全为地下线,共设地下车站18座,其中换乘站12座。配套新建主变电站2座、一期五桐庙停车场调整为定修段,其中主变电站环境影响另行评价。

本工程正线采用双线设计,制式为A型车系统;最高设计运行速度140公里/小时,采用8辆编组。初、近、远高峰小时行车密度分别为18/小时、24/小时、30/小时;初、近、远期全日行车对数分别为184/日、250/日、313/日;初、近、远期输送能力分别为2.74万人次/小时、3.65万人次/小时、4.56万人次/小时。

工程总占地98.72hm2,其中永久占地14.18hm2,临时占地84.54hm2;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945.02万方,土石方回填总量324.30万方,借方271.63万方,弃方892.35万方,产生弃方用于城市建设综合利用。

工程CK29+920~CK29+950段以隧道形式穿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老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总长约30m),其建设方案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1977号文同意;工程CK27+200~CK27+240段以隧道形式穿越唐代罗城城门遗址(线路位于遗址下约19.8m)保护范围(总长约30m)及建设控制地带(总长约40m),其建设方案经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成青府函〔2019108号)文同意。

工程投资总额为227.8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为42261.9万元,占总投资的1.85%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弃渣综合利用;通过采取洒水降尘、打围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场地布设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施工,通过采用钻孔灌注桩、井点回灌等施工工艺,加强对地下水水质、水位的监控,控制和减缓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

结合水土保持方案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恢复及补偿措施控制和减小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工程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运营期无机车废气排放;通过采取优化风亭排风口位置、加强绿化、风亭内壁采用抗菌涂料等措施,控制和减缓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废水治理措施

各车站和定修段的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各区域配套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定修段生产废水经调节+隔油沉淀+气浮+过滤+消毒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相应标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

3.噪声防治措施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设风亭、冷却塔位置,并加强风亭、冷却塔消声处理,确保其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满足相应功能区划要求或维持现状。

4.振动防治措施

对红运花园小区等49处敏感点采取中等减振措施10550延米,对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草金院区等39处敏感点采取高等减振措施3910延米,对互盛佳院小区等62处敏感点采取特殊减振措施9420延米,对线路下穿规划敏感地块路段预留中等减振措施1460延米,控制和减小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线路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均采取了中、高等或特殊减振措施,控制和减小振动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

5.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各车站和定修段产生的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定修段产生的废金属边角料综合外售利用;废电池、废矿物油等属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6.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对车站及定修段污水处理设施、检修车间、危险废物暂存区等采用“防渗水泥+高密度聚乙烯膜”(防渗系数≤10-10cm/s)的防渗措施,以此防止地下水污染。

以上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可控制和减缓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不利的环境影响,从技术、经济角度可行。

三、公众参与

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开展了公示及公告工作。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环保反对意见。

四、其它部门意见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510100-2019-00053号)。

3.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成都市

青羊区

武侯区

成华区

金牛区

锦江区

高新区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发改基础〔20191071号),18号线三期工程为该期规划新增的线路之一。本工程包含北延段、临江段和机场北站及一区间段,线路全长16.715km,均为地下线,设地下车站6座,其中换乘站4座,预留站1座,新建停车场1座。其中:北延段自火车北站~火车南站(不含)区间,线路长10.985km,设地下车站4座,均为换乘站;临江段为机场北站(不含)~临江站及临江停车场出入线,线路长2.567km,设地下车站1座和停车场1座;机场北站及一区间段为天府机场12号航站楼站(不含)~机场北站区间,线路长3.163km,设地下车站1座。配套新建主变电所2座,其主变电所辐射环境影响另行评价。

本工程正线采用双线设计,制式为A型车系统;最高设计运行速度140公里/小时,采用8辆编组。初、近、远高峰小时行车密度分别为20/小时、20/小时、25/小时;初、近、远期全日行车对数分别为212/日、212/日、265/日;初、近、远期输送能力分别为3.04万人次/小时、3.04万人次/小时、3.80万人次/小时。

工程总占地69.25hm2,其中永久占地26.2hm2,临时占地43.05hm2;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798.85万方,土石方回填总量125.88万方(含利用方116.4万方),弃方556.57万方,产生弃方用于城市建设综合利用。

工程CK11+800~CK11+980段以隧道(埋深44m)穿越文殊院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总长约180m),其建设方案经四川省文物局川文物保函〔2019155号文同意;工程CK13+800~CK14+045段以隧道(埋深51~57m)穿越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总长约142m)及建设控制地带(总长约10m),其建设方案经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成青府函〔2019121号文同意。

工程投资总额为168.42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为10514.2万元,占总投资的0.62%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弃渣综合利用;通过采取洒水降尘、打围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场地布设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施工,通过采用钻孔灌注桩、井点回灌等施工工艺,加强对地下水水质、水位的监控,控制和减缓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

结合水土保持方案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恢复及补偿措施控制和减小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工程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运营期无机车废气排放;通过采取优化风亭排风口位置、加强绿化,风亭内壁采用抗菌涂料等措施,控制和减缓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废水治理措施

各车站和停车场的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各区域配套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停车场生产废水经调节+隔油沉淀+气浮+吸附+过滤消毒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相应标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

3.噪声防治措施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设风亭、冷却塔位置,并加强风亭、冷却塔消声处理,确保其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满足相应功能区划要求。

4.振动防治措施

对成都市仪器厂宿舍等9处敏感点采取中等减振措施1990延米,对人民北路三段528号小区等12处敏感点采取高等减振措施1830延米,对成都送子鸟不孕不育医院等23处敏感点采取特殊减振措施4540延米,控制和减小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线路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均采取特殊减振措施,控制和减小振动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

5.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各车站和停车场产生的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停车场产生的废金属边角料综合外售利用;废电池、废矿物油等属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6.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对车站及停车场污水处理设施、检修车间、危险废物暂存区等采用防渗水泥+高密度聚乙烯膜(防渗系数≤10-10cm/s)的防渗措施,以此防止地下水污染。

以上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可控制和减缓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不利的环境影响,从技术、经济角度可行。

三、公众参与

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开展了公示及公告工作。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环保反对意见。

四、其它部门意见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510100-2019-00055号)。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环保投诉热线:123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