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25年四川省机动车领域问题线索现场核查工作方案》要求,为进一步保障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实效,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机动车排放领域弄虚作假行为,11月11日,雅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雅安市机动车领域问题线索现场核查工作会。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各县(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及全市机动车检验机构、排放性能维修站、重点用车单位代表参会。

会议传达全省机动车领域问题线索现场核查启动会精神,明确省级核查组将于11月24日至30日入驻雅安开展现场核查。核查重点聚焦三大领域,一是机动车检验机构是否存在出具虚假或不实报告、不符合检验规范等问题,尤其关注首检通过率高等“三高”异常指标;二是维修站未备案经营、非法改装、虚假维修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重点用车单位“三不两改一黑”等突出问题。
会议强调,此次核查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关键环节,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认清严峻形势。要聚焦“机构、市场、用车”三大核心实施精准治理,各县(区)要立即行动起来,11月20日前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主动发现、上报并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要压实各方责任,提高工作标准,各部门要强化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高质量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机动车环境监管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检验、维修、使用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紧盯检验源头,坚决守住“第一道关口”,严禁设备“带病作业”、操作违规、数据造假等五种乱象,要求强化突击检查与数据溯源,对恶意造假行为零容忍;规范维修治理,切实压实机动车排放性能维修站主体责任,重点整治诊断走过场、配件以次充好、开具虚假证明等顽疾,明确要加强配件溯源、规范维修信息化管理;聚焦用车单位,全面夯实源头管理责任,要求建立环保管理制度,优先选购清洁能源车辆,杜绝“三不两改一黑”问题,全力配合监管检查。
会议还组织机动车检验机构、维修站、重点用车单位签订环境违法风险告知书,要求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排查生态环境违法风险点,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会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继续组织县(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细化部署核查工作,再次强调工作纪律与落实要求,坚决做到检验机构、重点用车单位监管全覆盖、无遗漏。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拉开帷幕,并将按照生态环境厅要求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
按照《2025年四川省机动车领域问题线索现场核查工作方案》要求,为进一步保障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实效,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机动车排放领域弄虚作假行为,11月11日,雅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雅安市机动车领域问题线索现场核查工作会。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各县(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及全市机动车检验机构、排放性能维修站、重点用车单位代表参会。

会议传达全省机动车领域问题线索现场核查启动会精神,明确省级核查组将于11月24日至30日入驻雅安开展现场核查。核查重点聚焦三大领域,一是机动车检验机构是否存在出具虚假或不实报告、不符合检验规范等问题,尤其关注首检通过率高等“三高”异常指标;二是维修站未备案经营、非法改装、虚假维修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重点用车单位“三不两改一黑”等突出问题。
会议强调,此次核查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关键环节,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认清严峻形势。要聚焦“机构、市场、用车”三大核心实施精准治理,各县(区)要立即行动起来,11月20日前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主动发现、上报并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要压实各方责任,提高工作标准,各部门要强化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高质量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机动车环境监管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检验、维修、使用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紧盯检验源头,坚决守住“第一道关口”,严禁设备“带病作业”、操作违规、数据造假等五种乱象,要求强化突击检查与数据溯源,对恶意造假行为零容忍;规范维修治理,切实压实机动车排放性能维修站主体责任,重点整治诊断走过场、配件以次充好、开具虚假证明等顽疾,明确要加强配件溯源、规范维修信息化管理;聚焦用车单位,全面夯实源头管理责任,要求建立环保管理制度,优先选购清洁能源车辆,杜绝“三不两改一黑”问题,全力配合监管检查。
会议还组织机动车检验机构、维修站、重点用车单位签订环境违法风险告知书,要求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排查生态环境违法风险点,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会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继续组织县(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细化部署核查工作,再次强调工作纪律与落实要求,坚决做到检验机构、重点用车单位监管全覆盖、无遗漏。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拉开帷幕,并将按照生态环境厅要求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