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关于征集2024年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公益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环宣教〔2024〕28号)和《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公益项目管理办法》(川环宣中心发〔2024〕3号)有关要求,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宣教中心”)面向全省,以及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在宣传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单位或组织征集并联合实施2024年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公益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条件
(一)申报对象
省内大中小学校、生态环境类基地、在各级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在川社会组织或者其他从事公益的在川法人单位,以及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在宣传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单位或组织。
(二)申报要求
申报项目要紧紧围绕宣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传播生态环保科普知识、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内容进行策划,具有较强实践性、可操作性和较广泛的参与性。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务实,利于持续推广,有预期目标和具体项目成果,并有项目推广宣传的实施方案。
(三)实施时间
项目入选后需在2025年8月底全部实施完成。
二、项目申报类别
(一)一般项目
1.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充分利用研习、宣讲、文艺演出、短视频等新形式、新载体开展宣传活动,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环境共建共享。
2.动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四川”等主题,在社会宣传、环保科普、公众参与等领域开展主题活动,探索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3.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建立和培育生态环境志愿者队伍、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打造能持续、可复制、易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打造生态环境领域志愿服务品牌。
4.打造生态文化品牌项目和精品。按照“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要求,支持鼓励文化创作者深入基层,创作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承载生态价值理念、思想艺术水平较高的生态文化作品,探索制作可读性高、趣味性强的科普读物、环保绘本、剧目等具有四川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
5.其他以创新形式开展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二)品牌项目申报
申报项目为已经实施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公益项目,形成品牌并取得一定社会效应,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创新,力争打造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态环境公益项目。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时间
本次申报时间从即日起至2024年11月18日,逾期报送材料将不予受理。
(二)项目经费
根据申报项目实施需要、单位规范化管理水平及社会影响力综合评估,决定项目经费。单个项目申报金额2—30万元。
(三)项目申报方式
申报机构将word版本的申请材料(见附件)在11月18日前发送至schbxj@126.com。邮件标题格式为“申请机构+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品牌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公益项目在提交项目申请书的同时,需要一并提交已实施的项目相关视频、图片、新闻宣传等证明材料。
(四)项目评审方法
评审分为初筛和专家评审两个环节,初筛由宣教中心收集整理申报材料,对项目负责人资质、申报条件、申报内容等进行审核和初筛。11月组织专家对通过初筛的项目进行现场评审并公示评选结果,公示无异议后,宣教中心将与项目联办机构签署协议,按项目计划书执行。项目联办机构需按照协议要求提交项目报告。
(五)项目评审标准
本次申报项目满分为100分,其中项目针对性、创新性、可行性、持续性、资金预算合理性各15分,示范性25分。评审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项目申报情况确定入选名额。
四、其他事项
(一)所提交的项目申请书不得违背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二)通过评审的项目将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官方网站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接受监督。无任何异议后与项目联办单位签订协议。
(三)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将在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
(四)项目联办机构须签订《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公益项目实施承诺书》并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规定,无条件接受财政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联系人:张钰玲
电 话:(028)61505631
传 真:028-61359763
邮 箱:schbxj@126.com
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202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