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以融合之笔绘文旅新篇,以美丽为纸展时代画卷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11-24 16:31:47] [来源:综合处] [点击量:] [关闭]

绵竹:以融合之笔绘文旅新篇,以美丽为纸展时代画卷

绵竹是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千年古县,通过系统谋划“美丽绵竹”的行动路径,全方位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以动人的生态画卷、璀璨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产业活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诗画长卷,全面推进美丽绵竹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美丽交通:畅联八方,激活全域旅游动脉

绵茂公路历经十四载攻坚全线贯通,川青铁路通车运营让绵竹正式迈入“动车时代”,与成都形成“半小时生活圈”;“一环三纵五横”路网全面成型,清华大桥、常兴街下穿等关键节点通车,155公里新改建公路延伸至城乡每个角落;更令人向往的是龙门山1号公路与百里半山步道的建设,串联起云巅驿站、年俗书局等网红打卡地;“绵竹—三星堆”旅游专线、“跃龙门浅山风景道”环线成为游客探秘自然与人文的黄金廊道。

二、美丽产业:酒香四溢,迸发文旅经济活力

“中国美酒名城”是绵竹最耀眼的名片,剑南春品牌价值突破800亿元,稳居中国白酒第一梯队;三届酒博会吸引60万客商云集,美酒消费季带动综合收入4.23亿元;“剑南春酒坊遗址—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跻身成都都市圈白酒文化精品线路,“绵竹酒馆”“棚花酒村”等项目落地,让美酒文化与乡村旅游完美融合,真正实现“以酒兴业、以旅彰文”。

三、美丽城镇:有机更新,打造宜居宜业之城

投资167亿元实施建市以来最大规模城市更新,马尾河生态公园、8处口袋公园、5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如同一颗颗翡翠镶嵌于城市肌理之中;朱家巷、瑞祥巷等“精品小巷"重现历史风貌,10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千家万户;新建5G基站13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覆盖270个小区,排水管网升级有效治理20处内涝点,展现出一座城市对“人居幸福”的执着追求。

四、美丽乡村:乡愁入画,绘就田园诗意画卷

年俗村、年画村入选全省农房现代化典型案例,“绵竹钢葱”“赵坡绿剑”等名优特产享誉全国;更令人称道的是“孝德—剑南”片区纳入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清平盐井村、什地五方村获评天府旅游名村。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卫生厕所覆盖98%,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域覆盖,让“诗意栖居”成为田间地头的真实图景。

五、美丽生态:青山如黛,守护永续发展根基

“画境绵竹”的生态底色愈发清新,PM2.5平均浓度为22.1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超300天,4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2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射水河跻身国家级幸福河湖;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修复3000亩,建设生态廊道3条,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生动诠释。

六、美丽文化:千年传承,赋予城市独特灵魂

绵竹上榜“千年古县”,绵竹年画助力“春节”申遗成功,紫岩书院、张咸陵园晋升省级文保单位;“天益老号-诸葛双忠祠”等文化地标串联成线,年俗村入选全省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典型案例,年画村、玫瑰新村入选“巴蜀美丽庭院”连片建设典型案例,绵竹文化记忆让游客在旅途中领略传承,让千年文脉在行走间鲜活延续。

绵竹正以文旅融合为笔,以全域美丽为纸,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姿态,在迈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征程上,绘就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蓝图。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