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玩还能学 生态小课堂开课啦!
岩羊!雪豹!黑熊!
生态小课堂开课啦!
8月11日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生态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师—王东睿老师
给小朋友们
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野生动物科普课
课堂上
王老师给小朋友们近距离展示了
在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
野生动物头骨
同学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
去了解动物独特的“知识”
“什么是高山生态系统?”
“雪豹的尿液是什么味道的?”
“这个是谁的脚印?”
“四姑娘山有熊猫吗?”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问题
王老师一一解答
并展示了研究员
野外监测使用的红外相机
“我们还是´屎ˋ学家,
在野外我们通过粪便监测动物动向”
A: 粪便学(Scatology),如今已应用在许多物种的研究中,包括企鹅、猫科动物、鲸鱼、灵长类动物、熊等。特别是在濒危或神秘的特定动物研究中,相比传统的活体捕获方法,粪便分析越来越展现出它的优势。
“野外监测条件非常艰苦
但看到结果那一刻是甘甜的”
“老师,我也想保护野生动物”
本次的生态小课堂
不仅培养了青少年爱生态、爱科学的精神
更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
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增加了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感
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行动,从我做起,善待生灵,守护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共有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