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学习|推进数字化治理,建设美丽中国
日前,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师办公室共同主办,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承办的“2025年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此次研讨会以“推进数字化治理,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共交流194个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环境数字化治理领域3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与创新。我院统计所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会议并投稿会议论文摘要《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砖瓦行业颗粒物排放量核算研究》。
统计所立足科技支撑与数据保障职能,持续深化环境统计、总量减排和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等重点工作和应用研究,为全省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环境统计方面,通过开发智能化审核工具,实现数据审核效率与准确性的双重提升,持续更新全省生态环境数据库,精准掌握污染源分布与行业运行状况。依托统计成果数据,构建数据共享机制,为相关部门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助力科研、规划与政策制定。总量减排方面,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强化日常调度与动态跟踪,精准挖掘减排潜力,确保各类减排工程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经济核算方面,持续完善绿色GDP、GEP、GEEP核算体系,已形成覆盖全省及各个市(州)多年度核算成果。高质量支撑成都天府新区、温江区、青羊区和龙泉驿区的GEP核算试点工作,推动生态价值可量化、可转化,并开展典型产品碳足迹研究,建立排放因子体系,探索降碳路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方法支撑。
下一步,统计所将紧扣“推进数字化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目标,持续优化智能化数据审核工具,稳步推进“十五五”减排潜力测算,深化绿色GDP、GEP、GEEP核算成果的数字化转化与实际应用,系统开展中药等特色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着力提升数据赋能生态治理的能力。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统计工作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为“美丽四川”建设贡献坚实的统计支撑和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