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全市“进解优促”“立园满园”决策部署,按照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落实“进解优促”和“立园满园”决策部署 高效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环保35条),全力服务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协同发力共筑环境安全底线。近日,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成都市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源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脚本围读会”在市民营经济中心顺利举行。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郑源生科(成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源企业,相关产业园区代表,相关区(市)县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3位特邀专家及市环境应急中心、市环境科学学会等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会上,企业代表依次上台介绍演练脚本情况,重点围绕“演练目标、情景设计、组织框架、演练流程、信息报送”详细阐述。与会专家根据企业行业特点,从演练脚本的撰写要点、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对企业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提醒企业要充分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复杂因素,要紧密关联实际环境风险点。通过脚本围读会这一创新形式,与会企业共同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处置流程等关键环节,确保脚本内容清晰明了,强化实战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通过企业反馈,市生态环境局及时掌握企业亟需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培训,建议采取“大白话、模块化”方式植入,更加接地气。后续,市生态环境局在编制《成都市产业园区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时,将充分予以吸收采纳。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起我局就启动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源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资料收集+上门服务”模式,累计帮助企业发现并整改环境应急风险隐患800余条,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同时现场指导企业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推动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从“纸面预案”向“实战能力”转化。本次借助“成都生态优园惠企会客厅”平台,进一步强化政企双向交流,通过政策破冰与服务重构,实现了监管逻辑向“共生共赢”的转型。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打造“成都生态优园惠企会客厅”服务品牌,不断完善政企交流工作机制,全系统建立“1+5+23”网格化、差异化服务企业工作体系,采取“分领域、分区域、小专题”形式,常态化组织政企“面对面”交流活动,按需分主题开展政策宣讲、问题会诊、技术帮扶等系列活动,全力服务企业需求,为企业解忧纾困。未来,成都或将成为全国“生态赋能园区经济”的标杆,为高质量发展书写绿色注脚。
为落实全市“进解优促”“立园满园”决策部署,按照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落实“进解优促”和“立园满园”决策部署 高效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环保35条),全力服务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协同发力共筑环境安全底线。近日,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成都市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源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脚本围读会”在市民营经济中心顺利举行。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郑源生科(成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源企业,相关产业园区代表,相关区(市)县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3位特邀专家及市环境应急中心、市环境科学学会等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会上,企业代表依次上台介绍演练脚本情况,重点围绕“演练目标、情景设计、组织框架、演练流程、信息报送”详细阐述。与会专家根据企业行业特点,从演练脚本的撰写要点、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对企业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提醒企业要充分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复杂因素,要紧密关联实际环境风险点。通过脚本围读会这一创新形式,与会企业共同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处置流程等关键环节,确保脚本内容清晰明了,强化实战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通过企业反馈,市生态环境局及时掌握企业亟需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培训,建议采取“大白话、模块化”方式植入,更加接地气。后续,市生态环境局在编制《成都市产业园区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时,将充分予以吸收采纳。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起我局就启动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源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资料收集+上门服务”模式,累计帮助企业发现并整改环境应急风险隐患800余条,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同时现场指导企业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推动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从“纸面预案”向“实战能力”转化。本次借助“成都生态优园惠企会客厅”平台,进一步强化政企双向交流,通过政策破冰与服务重构,实现了监管逻辑向“共生共赢”的转型。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打造“成都生态优园惠企会客厅”服务品牌,不断完善政企交流工作机制,全系统建立“1+5+23”网格化、差异化服务企业工作体系,采取“分领域、分区域、小专题”形式,常态化组织政企“面对面”交流活动,按需分主题开展政策宣讲、问题会诊、技术帮扶等系列活动,全力服务企业需求,为企业解忧纾困。未来,成都或将成为全国“生态赋能园区经济”的标杆,为高质量发展书写绿色注脚。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