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四川正在开展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各地也在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回看全年,大气污染治理一直都是生态环境工作的重点,如何抓实抓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达州有哪些大气治理的“独门秘籍”?
来看记者的报道。
上午9:30,在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治理专班正会同气象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工作。这将是达州污染风险天气面临考验的一天。
达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自动监测室主任 黄梅:通过数据分析,达州市近日细颗粒物浓度累积升高。今日1—9时,累计浓度为83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上升38.3%。气象预报显示,今日边界层较低,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污染风险较高。经过会商研判,建议加强上风向区域工业排放、建筑施工和生物质燃烧管控。
根据会商研判建议,当天污染风险较高,达州多部门立即开展联动管控,打响当天优良天气“保卫战”。
执法监督组前往上风向区域工业企业,深入生产现场,走进集中控制室查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指标,在烟气连续监测室,查看机组脱硫净烟气分析仪表和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指导协同减排。
达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 袁圆:我们根据综合研判组的会商情况,会同企业实施协商减排,实时掌握企业生产负荷和排污情况,有针对性提醒和指导企业压减污染物排放。
在企业,各车间、各生产工序及关联岗位均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控建议,尽可能压减污染物排放浓度。
国能达州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 张伟龙:收到污染天气风险预警后,我们通过增开循环浆液泵、加大喷氨量、增强湿式除尘等方式,确保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远低于烟气超低排放控制值。
在建设工地,围挡喷雾降尘装置正在有序运转,进出车辆正在接受尘土冲洗,智慧扬尘噪声监测仪正在进行实时监测。
达州市凤凰大道西延线一期安置房建设项目项目经理 袁湛柏:在施工中,我们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扬尘防治措施,在接到污染天气风险预警后,及时增加清扫、洒水、喷淋等作业频次,调整施工工序,暂停粉刷、喷浆、切割、破碎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工地扬尘。
工地执法监督组走进建设工地,协同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访现场、查设施、看效果,持续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管控,严格落实扬尘治理措施,同时也积极协调业主方、施工方调整施工工序,既兼顾建设,有序推进工期,又减少扬尘产生。
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业管理科副科长 彭晓:根据综合研判情况,我们按照《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标准》,针对不同项目类型、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时段实施差异化监管,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扬尘防治精准管控,减少对工期影响,调动建设各方扬尘治理自觉,降低扬尘污染。
在城市道路上,洒水保湿组正开展洒水除尘作业。
达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 李世军:收到污染天气预警后,在平时作业的基础上,增加吸尘、洒水车辆40余台次 ,增加清扫、吸尘、冲洗、保洁力度,增加作业频次,不间断进行巡回保洁,有效控制了路面灰尘 ,确保城区道路干净卫生。
视线回到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治理专班会商现场,实时监测大屏上,污染物浓度逐步降低。时钟走到24时,最终指标显示,成功抢回一个“优良天”。
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治理专班综合研判组工作人员 江军:通过排放大户压减排污量、强化工地扬尘治理、严控生物质焚烧等管控方式,今天下午两点空气质量小时值开始转良,七点空气质量累计值已全面改善至良,今日圆满完成抢良任务。
受边界层下降、逆温作用等因素影响,冬季往往是容易出现污染天气的季节,冬季的每一个“优良天”都值得珍惜。面对污染风险挑战时,达州尽一切可能,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力争把污染风险天气通过人为努力变为“优良”天气。
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 吴德洋: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把争取更多的“优良天”、更好的环境空气质量,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为更多的建设项目落地腾出大气环境容量,促进绿色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会同各个部门齐抓共管、联动发力,落实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面源各项管控措施,积极应对污染过程。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污染风险天“形势预判、数据监视、分析溯源、排查处置”的闭环工作方式,全力争取每一个“优良天”。
近年来,达州扛实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贯彻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时保日、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工作要求,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上出实招、下功夫,全力以赴“保良消重”,取得实效。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达州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22-2023年连续2年实现达标城市,今年截至12月18日,优良天数328天,同比增加5个“优良天”,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目前,达州正在全力打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力争实现连续3年达标城市。
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政:我们将继续按照“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是强力推动持续治本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利好政策和资金,实施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从碳排放的角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换代,助推达州工业高质量发展,让达州的天更蓝,让达州的经济更环保,让达州的群众获得更好的空气质量。
愿望照进现实,行动兑现诺言。“达州蓝”出圈,正成为常态。眼下,正值隆冬时节,天虽寒,却是打赢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的关键时期。在市(区、县)和各部门联防联控、合力攻坚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达州可以并终将抢回更多的“优良天”,让群众畅快呼吸,美好生活。我们一起加油,共同努力。
眼下,四川正在开展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各地也在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回看全年,大气污染治理一直都是生态环境工作的重点,如何抓实抓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达州有哪些大气治理的“独门秘籍”?
来看记者的报道。
上午9:30,在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治理专班正会同气象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工作。这将是达州污染风险天气面临考验的一天。
达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自动监测室主任 黄梅:通过数据分析,达州市近日细颗粒物浓度累积升高。今日1—9时,累计浓度为83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上升38.3%。气象预报显示,今日边界层较低,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污染风险较高。经过会商研判,建议加强上风向区域工业排放、建筑施工和生物质燃烧管控。
根据会商研判建议,当天污染风险较高,达州多部门立即开展联动管控,打响当天优良天气“保卫战”。
执法监督组前往上风向区域工业企业,深入生产现场,走进集中控制室查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指标,在烟气连续监测室,查看机组脱硫净烟气分析仪表和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指导协同减排。
达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 袁圆:我们根据综合研判组的会商情况,会同企业实施协商减排,实时掌握企业生产负荷和排污情况,有针对性提醒和指导企业压减污染物排放。
在企业,各车间、各生产工序及关联岗位均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控建议,尽可能压减污染物排放浓度。
国能达州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 张伟龙:收到污染天气风险预警后,我们通过增开循环浆液泵、加大喷氨量、增强湿式除尘等方式,确保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远低于烟气超低排放控制值。
在建设工地,围挡喷雾降尘装置正在有序运转,进出车辆正在接受尘土冲洗,智慧扬尘噪声监测仪正在进行实时监测。
达州市凤凰大道西延线一期安置房建设项目项目经理 袁湛柏:在施工中,我们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扬尘防治措施,在接到污染天气风险预警后,及时增加清扫、洒水、喷淋等作业频次,调整施工工序,暂停粉刷、喷浆、切割、破碎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工地扬尘。
工地执法监督组走进建设工地,协同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访现场、查设施、看效果,持续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管控,严格落实扬尘治理措施,同时也积极协调业主方、施工方调整施工工序,既兼顾建设,有序推进工期,又减少扬尘产生。
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业管理科副科长 彭晓:根据综合研判情况,我们按照《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标准》,针对不同项目类型、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时段实施差异化监管,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扬尘防治精准管控,减少对工期影响,调动建设各方扬尘治理自觉,降低扬尘污染。
在城市道路上,洒水保湿组正开展洒水除尘作业。
达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 李世军:收到污染天气预警后,在平时作业的基础上,增加吸尘、洒水车辆40余台次 ,增加清扫、吸尘、冲洗、保洁力度,增加作业频次,不间断进行巡回保洁,有效控制了路面灰尘 ,确保城区道路干净卫生。
视线回到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治理专班会商现场,实时监测大屏上,污染物浓度逐步降低。时钟走到24时,最终指标显示,成功抢回一个“优良天”。
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治理专班综合研判组工作人员 江军:通过排放大户压减排污量、强化工地扬尘治理、严控生物质焚烧等管控方式,今天下午两点空气质量小时值开始转良,七点空气质量累计值已全面改善至良,今日圆满完成抢良任务。
受边界层下降、逆温作用等因素影响,冬季往往是容易出现污染天气的季节,冬季的每一个“优良天”都值得珍惜。面对污染风险挑战时,达州尽一切可能,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力争把污染风险天气通过人为努力变为“优良”天气。
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 吴德洋: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把争取更多的“优良天”、更好的环境空气质量,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为更多的建设项目落地腾出大气环境容量,促进绿色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会同各个部门齐抓共管、联动发力,落实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面源各项管控措施,积极应对污染过程。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污染风险天“形势预判、数据监视、分析溯源、排查处置”的闭环工作方式,全力争取每一个“优良天”。
近年来,达州扛实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贯彻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时保日、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工作要求,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上出实招、下功夫,全力以赴“保良消重”,取得实效。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达州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22-2023年连续2年实现达标城市,今年截至12月18日,优良天数328天,同比增加5个“优良天”,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目前,达州正在全力打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力争实现连续3年达标城市。
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政:我们将继续按照“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是强力推动持续治本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利好政策和资金,实施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从碳排放的角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换代,助推达州工业高质量发展,让达州的天更蓝,让达州的经济更环保,让达州的群众获得更好的空气质量。
愿望照进现实,行动兑现诺言。“达州蓝”出圈,正成为常态。眼下,正值隆冬时节,天虽寒,却是打赢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的关键时期。在市(区、县)和各部门联防联控、合力攻坚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达州可以并终将抢回更多的“优良天”,让群众畅快呼吸,美好生活。我们一起加油,共同努力。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