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转”路径!四川交通这样推动绿色转型,让空气更清新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10-12 09:21:31] [来源:气候与合作处] [点击量:] [关闭]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工作已初见成效。”9月19日,在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茂奎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近年来,交通运输厅加快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加快组织实施交通运输“油转电”“公转水(铁)”“私转公”“旧转新”“堵转畅”的“五转”路径。

在“油转电”方面,我省新能源营运车辆总数已达到3.7万辆,城市公交、巡游出租中新能源车辆占比分别达到66%、44%。已建成的172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100%,并在国道318打造了世界首条高原绿色超充电走廊。

在“公转水(铁)”方面,已建成宜宾港、泸州港进港铁路,实现四川境内的国家内河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全覆盖。

在“私转公”方面,成都、自贡、泸州等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乡村客运“金通工程”样板县数量达到44个。

在“旧转新”方面,推广应用盾构机隧道施工技术、装配化建造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等,相较于传统技术,新技术的能耗和污染物大幅减少。

在“堵转畅”方面,不断完善公路网络,全省高速公路突破1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突破3.9万公里。

《四川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要实施交通运输体系绿色行动,在这方面,交通运输部门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王茂奎说,具体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能源消费转型,推动运输装备“油转电”。持续在城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渡船等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装备,加快高排放老旧运输装备的淘汰。推进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港口码头岸电等设施设备建设,提高充电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进一步支持交通装备设施的新能源化。

二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进货运“公转水(铁)”。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引导大宗货物优先使用水路运输。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逐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与重庆共同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

三是发展定制公交客运,推进公众出行“私转公”。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公交都市”、乡村客运“金通工程”等建设,支持运输企业发展定制客运,引导鼓励公众绿色出行。

四是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交通建设“旧转新”。积极支持交通建设相关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研发应用。

五是提升网络运行效率,推动交通状况“堵转畅”。大力推进干线公路互联互通,打通国省道断头路、瓶颈路,推进智慧高速建设。

王茂奎介绍,下一步,交通运输厅将继续实施交通运输“五转”路径,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大力推广新能源装备,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支持绿色低碳施工技术研发应用,持续引导宣传公众绿色出行,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