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推进生态价值转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核心。蒲江县作为全国首批、四川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拥有“三山两河四湖”的天然资源,近年来,蒲江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精神,蒲江县以良好的乡村生态资源为依托,通过盘活丰富且优质的林盘资源,秉持“一个精品林盘催生一批郊野办公总部企业”理念,培育“林盘+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集商旅办公、三产融合、创新示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无边界新型产业社区、未来科技企业卫星办公室和郊野第二总部,吸引各类企业、创业群体、高知识群体等集聚到林盘开展商务办公、创新创造、生产生活,探索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林盘总部经济,实现生态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动“绿水青山”生态系统服务“盈余”和“增量”转化为经济财富和社会福利。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
构建田园生态商务区建设“1+8”政策框架体系。“1”即一个总体实施意见,“8”即总体规划、招商引资政策、财税分享机制、项目融资保障、专业招商培训、宅基地腾退及林地流转指引、项目建设运营方案、企业甄别指引等八项配套政策。统筹推动田园生态商务区规划建设和运营。成立以县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的蒲江县田园生态商务区工作推进组,组建蒲江乡建集团,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建蒲江乡建集团,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成功获得国开行7亿元贷款资金支持。
(二)强化要素保障,盘活闲置资源
强化土地资源供应。对田园生态商务区规划区域内所有宅基地、林盘、道路、水系、农田、茶田等资源进行全面摸排调查,创新农村宅基地利用模式,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完成土地流转360余亩,主要包括新、改、扩建道路以及商务庭院、商务邻里、共享办公、碳交易中心、自行车驿站、中央厨房、网球场等重点项目。做优田园生态商务区规划。按照“全域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构建西来水乡中的绿硅谷、甘溪雪山下的创意园、成佳茶园里的会客厅“三区一带”田园生态商务区总体格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组织召开“奋战100天·开创新局面”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掀起田园生态商务区建设浪潮。
成佳首开区鸟瞰效果图
(三)加快项目建设,推进价值转化
加速项目招引。制定项目招引目标考核办法和专项考核办法,确保田园生态商务区招商工作保质保量达成目标。大力促进区域招商合作,先后对接成都高新区及五城区就共建田园生态商务区、合作招商等方面进行洽谈沟通,达成合作意向,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的超大城市郊野总部。加快项目建设。完成EPC(总承包)单位招标工作,推进交通路网、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35个商务庭院、24小时绿肺书屋、游学中心、以及成都市首个碳交易服务中心进场施工,同心茗苑正在开展内部装修作业,茶栖书院已完成外立面改造及新建餐厅基础浇筑。
碳交易服务中心
商务庭院
三、工作成效
田园生态商务区聚焦生态价值转化核心功能,突出“林盘+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工作专班+国有公司”运行模式,成佳起步区4.8平方公里已完成空间、产业、落位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方案,争取到国开行首期7亿元资金支持。成功举办成都成佳郊野总部示范片区暨蒲江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出台鼓励发展总部经济专项政策,积极与高力国际、合景泰富、中海物业洽谈运营合作事宜,先后对接华为、猪八戒、嘉祥教育、金苹果等高能级企业,2022年,完成企业注册登记282余家,储备及在谈企业400余家,签约引进华西、嘉祥、金苹果等知名企业,实现税收2160万元,被列入全市首批“三个做优做强”示范片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