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防治措施
(一)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1、备料车间
备料车间竹片筛分及削片工序产生的含尘废气采用水幕除尘处理后由15m排气筒达标排放。
2、制浆车间
制浆车间蒸煮工段产生的高浓度臭气送臭气焚烧炉焚烧处理,焚烧烟气经钠碱脱硫处理后由碱回收炉配套的100m排气筒达标排放;蒸煮工段、洗涤和筛选工段、氧脱木素工段产生的低浓度臭气部分用于臭气焚烧炉配风,剩余部分送碱回收炉焚烧;制浆车间漂白工段产生的漂白废气经碱液喷淋处理后由15m排气筒达标排放。
3、碱回收车间
碱回收车间蒸发工段产生的高浓度臭气送臭气焚烧炉焚烧处理;经“文丘里除尘+碱液喷淋”处理后的燃烧工段低浓度臭气,与蒸发工段、苛化工段产生的低浓度臭气一并用于臭气焚烧炉配风,剩余部分送碱回收炉焚烧;碱回收炉烟气经“炉内四次布风+SNCR脱硝+四电场静电除尘+钠碱脱硫”处理后由100m排气筒达标排放;石灰破碎粉尘经布袋除尘处理后由15m排气筒达标排放。
4、储罐区及配套辅助工序
竹片料仓采用高架半露天堆场,四周设高挡墙、顶部设挡雨防风顶棚,并设防尘网和定期洒水降尘。二氧化氯制备站二氧化氯制备废气经碱液喷淋处理后由25m排气筒达标排放,芒硝干燥废气经“旋风除尘+水幕除尘”处理后由15m排气筒达标排放。固废焚烧锅炉烟气经“低氮燃烧+炉内脱硫+SNCR脱硝+超净滤袋+活性炭喷射吸附+布袋除尘+石灰石-石膏脱硫”处理后由碱回收炉配套的100m排气筒达标排放。废水处理站的格栅、调节池、斜网过滤结构密闭,产生的臭气经生物滤池处理后由15m排气筒达标排放。
报告书确定在制浆车间、碱回收装置区-蒸发和燃烧边界外分别设置400m卫生防护距离;在碱回装置区-苛化、固废焚烧锅炉装置区、废渣堆棚及均化库边界外分别设置300m卫生防护距离;在废水处理站、竹片料仓边界外分别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在白泥暂存库、石灰暂存库、化学品罐区、甲醇罐区边界外分别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控制和减小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范围内现分布有居民23户101人。根据渠县人民政府《关于中顺洁柔(达州)3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居民搬迁安置的函》(渠府函〔2021〕67号),将在项目投产前完成对上述居民的搬迁,中顺洁柔(达州)纸业有限公司以《关于中顺洁柔(达州)3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居民搬迁的承诺》(中顺洁柔(达州)〔2021〕003号)承诺在其搬迁完成前,项目不投产。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1、备料车间
竹片洗涤工序产生的洗涤废水、水幕除尘系统排水经备料洗涤水循环系统(采用沉淀处理工艺)处理后大部分回用于备料洗涤,剩余部分排入厂区废水处理站(采用“格栅+调节池+斜网过滤”处理工艺),处理达李渡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排入李渡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后,部分(约占本项目废水排放量的13%)回用于备料车间竹片洗涤、废气洗涤、地面冲洗等,剩余部分排入渠江。李渡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达州市生态环境局批复(达市环审〔2021〕14号)。
2、制浆车间
制浆车间蒸煮工段产生的黑液送碱回收车间处理;漂白工段产生的中段废水和漂白废气碱液喷淋废水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
3、碱回收车间
碱回收车间蒸发污冷水部分回用于制浆车间、碱回收车间,剩余部分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
4、造纸加工联合车间
造纸抄造工段产生的浓白水回用于本工段;抄造工段产生的稀白水部分回用于损纸碎浆和调浓,部分经多圆盘回收机处理后回用于造纸加工联合车间和制浆车间,剩余部分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
5、配套辅助工序
芒硝干燥废气水幕除尘废水回用于二氧化氯制备;二氧化氯制备站废气碱液喷淋废水、固废焚烧锅炉排污水、软水制备浓水、循环水站排污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锅炉烟气脱硫废水、经化粪池收集的生活污水排入厂区废水处理站处理。
(三)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对制浆车间、碱回收车间、造纸加工联合车间、固废焚烧装置区、二氧化氯制备站、化工原料库、氯酸钠库、废渣堆场及均化库、白泥暂存库、机修车间、废水处理站、备料洗涤水循环系统、事故水池以及污水管线等采用抗渗混凝土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渗涂层等材料进行重点防渗(渗透系数K≤2.61×10-8cm/s);对危废暂存库、化学品罐区、甲醇罐区、埋地油罐区等采用抗渗混凝土+HDPE膜等材料进行重点防渗(渗透系数K≤1×10-10cm/s);对竹片料仓、备料车间、能源站、空压站、制氧站、五金/包材/辅料库、浆板库、软水站、循环水站等采用抗渗混凝土等材料进行一般防渗(渗透系数K≤4.19×10-8cm/s),并设置监测井,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跟踪监测,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
(四)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噪声源为破碎机、盘磨机、碎浆机、造纸机、空压机、各类泵、风机、冷却塔、泵类等设备,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减振、消声、隔声等措施,可实现噪声厂界达标排放。
(五)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备料车间
备料车间产生的含铁杂质外售综合利用;竹屑、废渣送固废焚烧锅炉焚烧处理。
2、制浆车间
制浆车间产生的含砂杂质送园区固废填埋场填埋,除节废渣、筛选废渣送固废焚烧锅炉焚烧处理。李渡工业园区固废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达州市生态环境局批复(达市环审〔2021〕15号)。
3、碱回收车间
碱回收车间产生的白泥部分用于固废焚烧锅炉烟气脱硫,剩余部分外售水泥厂、电厂综合利用,绿泥、石灰渣送园区固废填埋场填埋,碱炉除尘灰回用于碱回收车间。
4、造纸加工联合车间
造纸车间产生的含砂废渣送园区固废填埋场填埋,纤维渣送固废焚烧锅炉焚烧处理。
5、配套辅助工序
固废焚烧锅炉布袋除尘器收集的废活性炭、机修车间产生的废机油、含油抹布和劳保用品属危险废物,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固废焚烧锅炉产生的除尘灰暂按危险废物相关要求进行管理,产生后根据鉴定结果按要求进行处置;固废焚烧锅炉炉渣、脱硫石膏外售综合利用。废水处理站产生的斜网纤维渣外售综合利用;净水站产生的泥沙送园区固废填埋场填埋;化粪池污泥、办公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六)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括硫酸、氢氧化钠、双氧水、二氧化氯、氯酸钠、氧化钙、氨水、甲醇、天然气、柴油等物质,其环境风险类型主要是生产区及贮存区的泄漏、火灾和爆炸导致的次生环境风险,以及环保设施出现故障而导致的事故性排放;事故发生后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造成环境污染。报告书中提出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
1、在二氧化氯制备站、甲醇罐区、氨水罐区、埋地油罐等设置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甲醇罐区、氨水罐区设置水喷淋系统;生产车间、库房安装温感、烟感报警系统。项目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制定有效、可行的监控制度,落实专门的监控人员,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紧急停车。
2、在甲醇罐区、化学品罐区和二氧化氯制备站罐区设置围堰,制浆车间罐区设置地沟及泄漏液槽(500m3),碱回收车间罐区设置地沟及泄漏液槽(1200m3),厂区设置事故废水收集、截留截断系统及事故水池(7500m3),确保事故发生时泄漏物及各类废水不外排进入地表水体。
3、加强对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及维护管理,关键设备和零部件配备足够的备用件,确保其稳定、正常运行,避免事故性排放。若出现事故性排放,立即切断、关停上下游生产装置,妥善处置事故排放的各类污染物。
二、公众参与意见
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开展了公示及公告工作。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三、其它部门意见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