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4个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1月17日-2025年11月21日。
电话:028-80589022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辐射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1 |
500kV达玛线3—6号段迁改工 |
四川省达州市高新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弗测试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
500kV达玛线是由达州500kV变电站出线至玛瑙500kV变电站的双回线路,已取得环评批复(川环审批〔2012〕554号),并通过竣工环保验收。西渝高铁项目穿越500kV达玛线4#~5#段,为保障电网和铁路安全运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实施500kV达玛线迁改工程(以下简称“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既有500kV达玛线长约2×0.7km线路,拆除铁塔2基及其导线、地线、金具和绝缘子等;新建长约2×0.9km线路,采用同塔双回架设,垂直逆向序排列,导线采用四分裂,分裂间距500mm,输送电流2447A,新建铁塔3基;调整既有3#-新建NB1段、新建NB3-既有6#段导、地线弧垂,路径长2×0.8km。 项目总投资为131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8万元。 |
一、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通过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采取洒水降尘、遮盖挡护、限制夜间施工等措施,减缓工程施工对区域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施工生活污水利用既有设施收集处理;拆除的导线、塔材、金具等由建设单位回收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严格控制作业区域,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和保存,施工结束后选择当地植物进行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运行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行期无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拟采取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根据线路分裂间距、塔型等情况,项目新建线路段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20m,调整弧垂段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25m,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报告书环境影响预测表明,本项目运行期无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运行产生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噪声影响预测值均可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三、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
|
2 |
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核技术利用项目 |
双流区黄甲街道青云寺社区1、4组,永安镇松柏社区1组 |
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
拟在双流区黄甲街道青云寺社区1、4组,永安镇松柏社区1组华西海圻天府新药研发总部及GLP产业化基地内新建一栋5#厂房(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在其内建设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其中一层为综合实验区,二层为大动物实验区,三层为小动物实验区,负一层为总污物暂存区。一层(综合实验区)主要功能房间包含热室、药品分析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储源室、病理阅片室、包埋/切片间、取材室、样本接收存放间、实验样本接收间、标本档案存放室、实验样本暂存间、细胞实验室、药代实验室、临检实验室、污洗间(1#~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外包间、物料接收间、准备间、缓冲间、更衣间、退更监测间、洁具消毒间、一更、二更、耗材库等;二层(大动物实验区)主要功能房间包含药品接收间、分装室、注射室、解剖室、储源室、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2#)、饲养室(1#~13#)及配套的操作间、大动物PET/MRI机房、大动物PET/CT机房、大动物SPECT/CT机房、设备间、控制廊、饲料间、动物接收间、隔离检疫室、污洗间、更衣间、退更监测间等;三层(小动物实验区)主要功能房间包含药品接收间、分装室、注射室、解剖室、动物安乐室、储源室、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2#)、饲养室(1#~13#)及配套的给药间、小动物PET/MRI机房(1#~2#)、小动物PET/CT机房(1#~2#)、小动物SPECT/CT机房、设备间、控制廊、饲料间、动物接收间、隔离检疫室、内/外准备间、FOB实验室、污洗间、一更、二更、三更、退更监测间等;负一层(总污物暂存区)主要功能房间包含衰变池区、笼具暂存间(1#~4#)、动物尸体暂存间(1#~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4#)、清洗间、洁物间、总配电房、预留机房、空调机房和更淋卫间,其中衰变池区设有一组四格槽式衰变池(单格衰变池池体有效容积均为350m3、总有效容积为1400m3)及配套的2个化粪池(均为12m3、一用一备)。 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拟使用碳-11、氟-18、磷-32、铜-64、镓-67、锗-68(镓-68)、镓-68、锆-89、锶-89、钇-90、钼-99(锝-99m)、锝-99m、铟-111、碘-123、碘-124、碘-125、碘-131、钬-166、镥-177、铼-188、铊-201、砹-211、镭-223、锕-225共24种核素放射性药物进行大/小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其中镓-68由外购的锗镓发生器淋洗制备、锝-99m由外购的钼锝发生器淋洗制备,氟-18、铜-64、镥-177外购原料并标记为放射性药物,其余核素均为外购成品药品。 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碳-11(含备药量)日最大操作量为1.70×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6.89×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54×107Bq;氟-18(含备药量)日最大操作量为5.90×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2.26×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23×108Bq;磷-32日最大操作量为4.26×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67×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4.26×108Bq;铜-64日最大操作量为6.36×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2.56×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6.36×107Bq;镓-67日最大操作量为1.9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32×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2×108Bq;锗-68(镓-68)日最大操作量为7.40×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7.40×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40×106Bq;镓-68(淋洗)日最大操作量为7.40×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30×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40×107Bq;锆-89日最大操作量为2.7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3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72×108Bq;锶-89日最大操作量为2.96×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18×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96×108Bq;钇-90日最大操作量为5.64×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2.70×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5.64×108Bq;钼-99(锝-99m)日最大操作量为1.48×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7.40×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48×107Bq;锝-99m(淋洗)日最大操作量为1.48×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2.59×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48×108Bq;铟-111日最大操作量为1.9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32×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2×108Bq;碘-123日最大操作量为1.9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32×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2×107Bq;碘-124日最大操作量为1.78×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8.88×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78×108Bq;碘-125日最大操作量为4.26×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67×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4.26×108Bq;碘-131日最大操作量为1.8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7.26×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7×108Bq;钬-166日最大操作量为7.5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3.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57×108Bq;镥-177日最大操作量为9.60×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4.52×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9.60×108Bq;铼-188日最大操作量为7.5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3.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57×108Bq;铊-201日最大操作量为1.9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32×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2×107Bq;砹-211日最大操作量为7.59×108Bq,年最大操作量为3.38×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59×108Bq;镭-223日最大操作量为7.96×107Bq,年最大操作量为3.1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96×108Bq;锕-225日最大操作量为7.96×107Bq,年最大操作量为3.1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96×108Bq。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每日最多操作四种放射性核素(以镥-177、砹-211、镭-223、锕-225)计,叠加锗-68(镓-68)发生器和钼-99(锝-99m)发生器贮存后,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合计为3.33×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拟在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新增使用5台Ⅲ类射线装置,其中二层大动物PET/CT机房新增使用1台大动物PET/CT,额定管电压为140kV,额定管电流为1000mA;在二层大动物SPECT/CT机房新增使用1台大动物SPECT/CT,额定管电压为140kV,额定管电流为1000mA;在三层小动物PET/CT机房(1#、2#)新增使用2台小动物PET/CT,额定管电压均为80kV,额定管电流均为700μA;在三层小动物SPECT/CT机房新增使用1台小动物SPECT/CT,额定管电压为80kV,额定管电流为700μA。 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70.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8.70%。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一层综合实验区的储源室、实验样本暂存间四周墙体为370mm实心砖、药代实验室东/南侧墙体为240mm实心砖、细胞实验室和临检实验室南侧墙体为240mm实心砖,一层综合实验区其他四周墙体均采用彩钢板隔断;PET/CT机房、SPECT/CT机房等其他主要辐射功能房间四周墙体均为370mm实心砖;顶板和底板均为350mm混凝土。除储源室、实验样本暂存间防护门为3mm铅当量铅钢防护门外,其余房间均为普通门;热室工作箱屏蔽效能均为70mm铅当量,包埋/切片间通风橱屏蔽效能正面均为23mm铅当量、其余面均为20mm铅当量,样本接收存放间通风橱屏蔽效能均为20mm铅当量,取材室通风橱屏蔽效能均为15mm铅当量,药代实验室、临检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均设置18mm铅当量L型铅屏。二层大动物实验区主要辐射功能房间四周墙体均为370mm实心砖;顶板和底板均为350mm混凝土;防护门为3mm~12mm铅当量铅钢防护门;传递窗为3mm铅当量铅玻璃,观察窗为3mm~12mm铅当量铅玻璃;分装室手套箱屏蔽效能为50mm铅当量,解剖室通风橱屏蔽效能均为30mm铅当量;大动物铅屏蔽推车屏蔽效能为12mm铅当量。三层小动物实验区主要辐射功能房间四周墙体均为370mm实心砖;顶板和底板均为350mm混凝土;防护门为3mm~8mm铅当量铅钢防护门;传递窗为3mm铅当量铅玻璃,观察窗为3mm~5mm铅当量铅玻璃;分装室手套箱屏蔽效能为50mm铅当量,解剖室通风橱屏蔽效能均为30mm铅当量;小动物铅屏蔽转运箱屏蔽效能为15mm铅当量。负一层总污物暂存区主要辐射功能房间四周墙体均为370mm实心砖;顶板均为350mm混凝土,底板均为400mm混凝土;防护门为5mm~10mm铅当量铅钢防护门;动物尸体暂存冰柜周围设10mm铅当量铅屏蔽。衰变池池体北侧外壁和各池体隔墙均为300mm混凝土,其余三侧外壁均为400mm混凝土,顶板为350mm混凝土,底板为400mm混凝土。 (二)设置热室、储源室、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大动物PET/MRI机房、大动物PET/CT机房、大动物SPECT/CT机房、小动物PET/MRI机房(1#~2#)、小动物PET/CT机房(1#~2#)、小动物SPECT/CT机房、衰变池、动物尸体暂存间(1#~2#)、笼具暂存间(1#~4#)、药梯、标本梯、污梯等为控制区;设置外包间、物料接收间、隔离检疫室、设备间、控制廊等为监督区。控制区进出口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制定适用于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监督区进出口处应设立标明监督区的标牌,以黄线警示监督区的边界。 (三)根据实验要求制定最优化的实验方案,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放射性药物注射或给药量,减少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射剂量。 (四)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视频监控系统、专用门禁系统、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系统等设施,射线装置机房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门-灯联锁)、紧急止动按钮、视频监控、语音播报及对讲装置等安全措施,配备专用手套箱、储源室、放射性废物铅桶、放射性废物暂存容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等。 (五)需自行淋洗制备/标记的核素运至一层热室内进行发生器淋洗、标记、质检后,置于铅罐内,经药梯分别转移至二/三层储源室或暂存于一层储源室内;外购成品药品经药梯直接运至二/三层储源室。储源室设双人双锁,日常期间由值班人员巡视检查,出入口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防盗入侵报警装置和固定式γ监测探头,防止放射性物品被盗或破坏。储源室应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六防”安全措施。 (六)放射性药物要有进出登记,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台账制度;建立完善的放射性核素贮存、领取、使用、归还登记和检查制度,做到账-物统一。 (七)所有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对应岗位的操作流程,并具备相应的技能与防护知识,严禁人员违规操作;放射性药物操作在有负压专用热室或手套箱内进行;操作台、地面应当选用易于清污的材料或材质,并且每次操作完成后应当使用表面污染监测仪器对操作台、地面、个人防护用品等进行表面污染监测并进行去污,完成工作后按指定通道离开。 (八)配备X-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表面污染监测仪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辐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等设备监控个人剂量。 (九)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十)运营期“三废”处理 1.废气处理措施 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辐射工作区域共设33套排风系统,其中负一层2套、一层12套、二层9套、三层10套,5#厂房楼顶设置2个排放口(距地高度19m)。 负一层清洗间、洁物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B1-1);笼具暂存间(1#~4#)、动物尸体暂存间(1#~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4#)共用1套排风系统(PF-B1-2)。一层缓冲间、污物清洗间、洁具消毒、淋浴、检测退更、一更、二更、热室后区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1);8个热室工作箱经自带过滤器过滤后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2);外包间、物料接收间、准备间、库房1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3);监测退缓、男更、女更淋浴、换鞋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4);实验样本暂存间、标本档案存放室、纸质/电子档案存放间、耗材库、常温库、冷藏库、细胞实验室、药代实验室、临检实验室、2#污洗间、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5);临检实验室3个生物安全柜、药品分析实验室2个生物安全柜和理化实验室1个生物安全柜、药代实验室3个生物安全柜、包埋/切片间脱水区3个通风橱、包埋/切片间染色区2个通风橱和包埋区4个通风橱、取材室3个通风橱放射性废气分别经自带过滤器过滤后由专用排风系统(PF-1-6~PF-1-10、PF-1-12)排入风井;标本架通风柜(5个)、实验样本接收间、取材室、样本接收存放间、包埋/切片间、储源室、药品分析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11)。二层储源室、分装室、1#放射性废物暂存间、注射室、紧急冲淋间、缓冲间、药品接收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1);分装室手套箱、解剖室3个通风橱、解剖室4个负压解剖台放射性废气分别经自带过滤器过滤后由专用套排风系统(PF-2-2、PF-2-7、PF-2-8)排入风井;大动物饲养室(1#~9#)及配套的操作间、走道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3);设备间、PET/MRI机房、PET/CT机房、SPECT/CT机房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4);监测退缓、更衣换鞋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5);大动物饲养室及配套操作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6);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污洗间、解剖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9)。三层小动物饲养室(1#~7#)及配套的给药间、后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1);分装室手套箱、解剖室2个负压解剖台、解剖室2个通风橱分别经自带过滤器过滤后由专用套排风系统(PF-3-2、PF-3-8、PF-3-10)排入风井;储源室、分装室、1#放射性废物暂存间、紧急冲淋间、缓冲间、药品接收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3);注射室、清洁走道、内准备间、饲料间、FOB实验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4);PET/MRI机房(1#~2#)、PET/CT机房(1#~2#)、SPECT/CT机房、设备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5);小动物饲养室(8#~13#)及配套的给药间、后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6);污物走道独立1套排风系统(PF-3-7);污洗间、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解剖室、一退、二退、一更、二更、三更、淋浴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9)。 热室工作箱、手套箱、通风橱、生物安全柜等密闭设备以及负压解剖台放射性废气分别经自带活性炭吸附装置过滤后,再由管道引至5#厂房楼顶经屋顶过滤单元(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装置)过滤后排放;PF-B1-1排风系统内废气通过独立管道引至5#厂房楼顶,由屋顶初中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PF-2-3、PF-2-6、PF-3-1、PF-3-6排风系统内废气通过各自独立管道引至5#厂房楼顶,由屋顶高效过滤器+2级活性炭吸附装置过滤后排放;其余场所放射性废气经各自独立管道引至5#厂房楼顶,由屋顶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装置过滤后排放。 所有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内应保持负压和各区之间的压差,确保气流自清洁区向监督区再向控制区流动,防止造成交叉污染。放射性废气过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保,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校验,及时更换失效滤芯,确保实时有效。 动物饲养过程中产生NH3、H2S等恶臭气体经独立排风管道收集后引至屋顶过滤单元(高效过滤器+2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二级标准限值后排放。 2.废水处理措施 本项目衰变池区整体采用槽式并联衰变工艺,设有一组四格槽式衰变池(单格池体有效容积均为350m3,总有效容积为1400m3)及配套的2个化粪池(均为12m3,一用一备)。放射性废水通过专用管道排至衰变池,暂存超过所含核素最长半衰期10倍并经监测达标(总α≤1Bq/L、总β≤10Bq/L、碘-131活度浓度≤10Bq/L)后排放至厂区污水管网。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已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放射性废水收集贮存衰变设施应切实落实防渗措施,加强管道、阀门、池体及附属安全设备等的检修维护,防止“跑、冒、滴、漏”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 3.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本项目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产生的含放射性药物的固体废物、废活性炭、废过滤器滤芯采用专门的放射性固废收集桶分类收集后,转入负一层1#~4#放射性废物暂存间进行暂存衰变;动物尸体及组织转入负一层1#~2#动物尸体暂存间冰柜中暂存衰变;污染的动物饲养笼具转入负一层1#~4#笼具暂存间暂存衰变。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24小时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含碳-11、氟-18、铜-64、镓-68、锝-99m、碘-123、铼-188、砹-211)暂存时间超过30天,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24小时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磷-32、镓-67、锆-89、锶-89、钇-90、铟-111、碘-124、碘-125、钬-166、镥-177、铊-201、镭-223、锕-225)暂存时间超过核素最长半衰期的10倍,含碘-131核素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超过180天,经监测辐射剂量率满足所处环境本底水平、α表面污染小于0.08Bq/cm2、β表面污染小于0.8Bq/cm2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其中动物尸体及组织、动物排泄物及下垫物作无害化处理;解控后的废过滤器滤芯、废化学试剂、灭活培养基和废细胞板等危险废物分别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废发生器交由厂家或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动物适应期饲养(放射性药物给药前)产生的排泄物及下垫物做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4.噪声防治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计算,手套箱外表面30cm处人员操作位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非正对人员操作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防护门、注射窗、观察窗和墙壁外表面3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屏蔽体外人员偶尔居留的区域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10μSv/h,满足《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要求。 经预测,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受到的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放射性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和过滤器过滤后对环境影响很小,恶臭气体经处理后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二级标准;放射性废水暂存衰变经监测达标后排入厂区既有污水处理站与生活污水一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项目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经建筑物墙体、楼板的隔声作用及厂区内的距离衰减后,对环境影响较小;放射性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废发生器和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
|
3 |
德阳市人民医院城北第五代医院新增核医学科建设项目 |
德阳市泰山北路与钱塘江路交汇处西北角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浙江君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拟在德阳市泰山北路与钱塘江路交汇处西北角城北第五代医院综合楼(新建、地面三层、地下两层)负二层东南部(放疗科北侧)设置核医学科核素制备场所(含回旋加速器区、药物制备区和药物质检区),负一层东南部设置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一层东南部设置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含甲亢治疗区、甲癌病房区和新型核素病房区)、核医学科核素门诊治疗场所(含甲吸测定区、敷贴治疗区),共涉及五个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和一个豁免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1.核素制备场所 医院核医学科核素制备场所拟设在综合楼负二层东南部,主要设置东北侧回旋加速器区、西北侧药物制备区和东南侧药物质检区。其中东北侧回旋加速器区主要功能房间包括1间回旋加速器机房及其控制室、设备间;西北侧药物制备区主要功能房间包括固体靶热室、正电子热室、治疗药物热室、脱包/外包间、非放库房、放废暂存间、洁净走廊、更衣缓冲间等配套房间;东南侧药物质检区主要功能用房包括放废暂存间、微生物室、无菌室、放化室、内毒素检测室、阳性菌检测室、消毒灭菌间、清洁间、卫生通过间等配套房间。 (1)回旋加速器区 医院拟在回旋加速器机房内新增使用1台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玖源-12型回旋加速器(自屏蔽体),最大质子能量为12MeV,最大束流强度为100μA(仅单束流),年最大出束时间为1041.7h,属于Ⅱ类射线装置,用于生产放射性核素18F、11C、13N、89Zr、64Cu和68Ga供本项目核医学科使用。 医院拟使用回旋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18F(日最大操作量1.13×1010Bq、年最大生产量2.83×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13×108Bq)、11C(日最大操作量3.85×109Bq、年最大生产量1.92×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85×107Bq)、13N(日最大操作量4.59×109Bq、年最大生产量2.29×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4.59×107Bq)、89Zr(日最大操作量1.55×108Bq、年最大生产量7.77×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55×107Bq)、64Cu(日最大操作量1.55×108Bq、年最大生产量7.77×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55×106Bq)、68Ga(打靶、日最大操作量1.63×109Bq、年最大生产量8.14×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63×107Bq);拟配备1柱最大规格为50mCi的锗镓发生器淋洗制备放射性药物68Ga,其中68Ge(发生器、日最大操作量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106Bq),68Ga(淋洗、日最大操作量1.48×109Bq、年最大生产量6.96×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48×107Bq);拟外购放射性核素177Lu和225Ac料液,自行标记合成为放射性药物177Lu和225Ac,用于肿瘤治疗及试验研究,其中177Lu(日最大操作量1.34×1010Bq、年最大生产量6.68×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34×109Bq),225Ac(日最大操作量6.30×107Bq、年最大生产量3.1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6.30×108Bq)。 回旋加速器每天均打靶生产核素18F,此外最多再打靶生产1种核素(以操作量最大的13N计),同时淋洗68Ge-68Ga发生器制备68Ga,标记合成放射性药物225Ac和177Lu,核医学科药物制备区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15×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3)药物质检区 本项目核医学科药物质检区拟对正电子药物制备区及治疗药物制备区制备的放射性药物进行质控检测,18F(日最大操作量7.4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7.40×105Bq)、11C(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13N(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89Zr(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6Bq)、64Cu(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打靶生产的68Ga(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淋洗生产的68Ga(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为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225Ac(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8Bq)、177Lu(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6Bq)。 核医学科核素制备场所药物质检区每日质检18F、68Ga(淋洗)、225Ac、177Lu和另一种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核素(以日等效操作量最大的89Zr计),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9×108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2.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 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拟设在综合楼负一层东南部,主要设置北侧PET诊断区和南侧SPECT诊断区。其中北侧PET诊断区拟新建一间PET-CT机房及其控制室、设备间、PET活性室、PET储源室、PET显像前候诊室、PET观察室、PET放废暂存间、受检者走廊;南侧SPECT诊断区拟新建两间SPECT-CT机房及其控制室、急救室、SPECT活性室、SPECT储源室、SPECT显像前候诊室、SPECT观察室、SPECT放废暂存间、受检者走廊;两诊断区中间拟新建医护走廊、报告室等配套房间。 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拟使用18F、11C、13N、44Sc、64Cu、68Ga、89Zr、124I进行PET显像诊断,其中11C、13N由回旋加速器生产,18F、64Cu、89Zr由回旋加速器生产或外购成品药,68Ga由回旋加速器生产、发生器淋洗或外购成品药,44Sc、124I外购成品药,具体操作量为:18F(由回旋生产)日最大操作量为7.40×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40×106Bq,18F备药(仅外购时考虑)日最大操作量为1.48×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0×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48×106Bq;11C日最大操作量为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25×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5×107Bq;13N日最大操作量为2.2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11×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22×107Bq;44Sc日最大操作量为3.70×108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0×106Bq;64Cu日最大操作量为3.70×106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0×104Bq;68Ga(以淋洗量计)日最大操作量为7.40×108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0×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40×106Bq;89Zr日最大操作量为3.70×106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0×105Bq;124I日最大操作量为3.70×106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0×105Bq。 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拟使用外购的99mTc(日最大操作量5.50×1010Bq、年最大操作量1.39×1013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5.50×107Bq)、123I(日最大操作量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4.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107Bq)、203Pb(日最大操作量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4.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107Bq)进行SPECT显像诊断。 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每日操作18F(含备药)、68Ga(淋洗)、44Sc、124I、99mTc、123I、203Pb和另一种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核素(以日等效操作量最大的13N计),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合计为1.35×108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在PET-CT扫描间内新增使用1台PET-CT(最大管电压150kV、最大管电流1500mA),分别在2间SPECT-CT扫描件内新增使用1台SPECT-CT(最大管电压150kV、最大管电流1500mA)用于显像扫描,均属于Ⅲ类射线装置。 使用三枚68Ge(1.11×108Bq/枚×1枚+5.5×107Bq/枚×2枚)校准源对PET-CT进行校准,均属于Ⅴ类放射源。 3.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 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拟设在综合楼一层东南部,包括西侧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东侧新型核素病房区。其中,西侧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主要功能用房包括甲亢给药室、甲亢留观室、甲亢污物暂存间、三间甲癌病房、甲癌给药室、配药间(含分装)、储源室、放废暂存间、污染被服库、清洁间等;东侧新型核素病房区主要功能用房包括三间新型核素病房、储源室、分装注射间、抢救室兼177Lu注射室、放废暂存间、清洁间、污染被服间等。 (1)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 医院拟使用外购的131I(日最大操作量3.33×1010Bq、年最大操作量1.67×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33×109Bq)进行甲癌治疗;使用外购的131I(日最大操作量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4.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108Bq)进行甲亢治疗。 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52×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2)新型核素病房区 本项目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新型核素病房区拟使用外购的放射性核药物161Tb(日最大操作量5.55×109Bq、年最大操作量2.78×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5.55×108Bq)、89Sr(日最大操作量2.96×108Bq、年最大操作量7.40×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2.96×107Bq)、223Ra(日最大操作量4.44×107Bq、年最大操作量1.11×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4.44×108Bq)、47Sc(日最大操作量3.70×108Bq、年最大操作量9.25×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7Bq)、188Re(日最大操作量1.48×109Bq、年最大操作量3.70×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48×108Bq),使用药物制备区制备的177Lu(日最大操作量1.11×1010Bq、年最大操作量5.55×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11×109Bq)、225Ac(日最大操作量1.55×107Bq、年最大操作量7.77×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55×108Bq)进行肿瘤治疗及试验研究。 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新型核素病房区每天开展161Tb和177Lu核素住院治疗(需住院1~3天),其余核素均为门诊治疗,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合计为2.48×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4.核医学科核素门诊治疗场所 核医学科核素门诊治疗场所位于综合楼一层东南部(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南侧),主要功能房间包括甲吸测定室及其给药室、敷贴治疗室。 医院拟在甲吸测定室及其给药室内使用外购的131I胶囊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每位患者给药量为1.85×105Bq,日最大操作量为1.85×106Bq,年最大操作量为4.63×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5×104Bq,属于豁免水平。 医院拟在敷贴治疗室内使用外购的90Sr敷贴器(出厂活度为7.4×108Bq)进行敷贴治疗,属Ⅴ类放射源。 5.衰变池 医院拟在核医学科西北侧的室外地下设置一套衰变池,包括两格污泥池和三格并联衰变池。其中,污泥池单格有效容积为97m3,衰变池单格有效容积为418.5m3,总有效容积为1255.5m3,用于收集核医学科产生的所有放射性废水。 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2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9%。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实体屏蔽 回旋加速器自屏蔽体四周均为210mm铁+469mm水,顶部为215mm铁+354mm水,靶区周围局部安装有30~240mm厚的聚乙烯屏蔽材料。回旋加速器机房四周墙体和顶棚均为800mm混凝土,东侧“L”形迷道内墙为500mm混凝土、外墙为800mm混凝土,防护门为15mm铅板+100mm含硼聚乙烯板。固体靶热室东墙为800mm混凝土,其余侧墙体和顶部均为300mm混凝土,防护门为15mmPb铅门;合成分装柜固体靶单腔合成热室与双腔合成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均为95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90mmPb;固体靶分装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90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80mmPb。正电子热室东墙为800mm混凝土,其余侧墙体和顶部均为300mm混凝土,防护门和传递窗屏蔽效能均为15mmPb;合成分装柜FDG专用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75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65mmPb;多功能合成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80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70mmPb;分装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65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60mmPb;锗镓发生器淋洗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65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60mmPb。治疗药物热室西墙、东墙和南墙均为240mm实心砖+40mm硫酸钡涂料,北墙为300mm混凝土+40mm硫酸钡涂料,顶棚为180mm混凝土+4mm铅板,防护门和传递窗屏蔽效能均为10mmPb;合成柜β核素标记热室柜整体各面屏蔽效能均为50mmPb(内衬有机玻璃),α核素标记热室柜整体各面屏蔽效能均为50mmPb。热室配套的脱包/外包间北墙为300mm混凝土,其余墙体为240mm实心砖,顶棚为180mm混凝土,防护门内衬5mm铅板;药物制备区内部净化走廊、更衣缓冲间等区域内部均采用轻钢龙骨隔断,整体外墙北侧与回旋加速器机房共墙(为800mm混凝土),其余墙体为240mm实心砖,顶棚为180mm混凝土,南侧出入口设置一扇防护门(内衬10mm铅板),另外南侧设置一扇紧急疏散防护门(内衬5mm铅板)。药物质检区北墙西侧为800mm混凝土,其余墙体为240mm实心砖,顶棚为180mm混凝土,防护门和传递窗均内衬10mm铅板;质检区内部放化室四周墙体为240mm实心砖,顶棚为180mm混凝土,防护门内衬10mm铅板。 PET诊断区防护门屏蔽效能为10mmPb或15mmPb,观察窗屏蔽效能为15mmPb,手套箱和注射窗屏蔽效能均为50mmPb;SPECT诊断区防护门和观察窗屏蔽效能均为5mmPb,手套箱和注射窗均屏蔽效能为20mmPb。 核素治疗场所三间新型核素病房及其患者走廊、三间甲癌病房及其患者走廊墙体为370mm实心砖或200mm混凝土或200mm实心砖,顶棚和地坪均为180mm混凝土。新型核素病房区防护门屏蔽效能为5或10mmPb,传递窗屏蔽效能为10mmPb,手套箱和注射窗屏蔽效能均为10mmPb;甲癌病房及门诊核素诊疗区防护门屏蔽效能为10~22mmPb,手套箱和住院注射窗屏蔽效能均为40mmPb,门诊注射窗屏蔽效能为25mmPb。 甲吸测定室及其给药室、敷贴治疗室四周墙体均为200mm实心砖,顶棚和地坪均为120mm混凝土,防护门内衬2mm铅板。 衰变池池体四周及底板采用600mm混凝土防护,池体间隔墙采用400mm混凝土防护,顶板采用300mm混凝土防护。 (二)“两区”划分 控制区:负二层核素制备场所回旋加速器机房,药物制备区的固体靶热室、正电子热室及其缓冲间、治疗药物热室及其缓冲间、脱包/外包间、放废暂存间、洁净走廊及其内部的消毒间、器具间和清洁间,药物质检区内的放废暂存间、微生物室、无菌室、放化室、内毒素检测室、阳性菌检测室、消毒灭菌间、清洁间及其内部过道。负一层核素诊断场所PET-CT机房、PET活性室、PET储源室、PET显像前候诊室、PET受检者走廊、PET观察室、PET放废暂存间、PET清洁间、两间SPECT-CT机房、急救室、SPECT活性室、SPECT储源室、一更、二更、SPECT显像前候诊室、SPECT放废暂存间、SPECT清洁间、SPECT受检者走廊、SPECT观察室。一层核素治疗场所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甲亢给药室、甲亢留观室、甲亢污物暂存间、三间甲癌病房、甲癌给药室、配药间、储源室、放废暂存间、污染被服库、清洁间及患者走廊,新型核素病房区三间病房、储源室、分装注射间、抢救室兼177Lu注射室、放废暂存间、清洁间、污染被服间和患者走廊,核素门诊治疗场所的敷贴治疗室、甲吸测定室、甲吸给药室、衰变池及污泥池正上方区域。 监督区:负二层核素制备场所回旋加速器设备间、控制室及其过道,药物制备区的更衣缓冲间、回更/检测间及其冲淋间、非放库房、核素通道和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专用提升梯、药物质检区的卫生通过间及其冲淋间。负一层核素诊断场所受检者入口外候诊区、医护人员走廊、PET控制室、SPECT控制室、受检者出口缓冲间、污水提升间。一层核素治疗场所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和新型核素病房区的工作人员卫生通过间、患者入口缓冲间。 控制区进出口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制定适用于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监督区进出口处应设立标明监督区的标牌,以黄线警示监督区的边界。 (三)回旋加速器、SPECT-CT、PET-CT等自身具有固有安全措施。 (四)根据诊疗需求和病人实际情况以及研究与实验需求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在满足诊疗要求和实验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放射性药物注射或给药量,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射线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出束时间,减少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 (五)回旋加速器设置门与加速器高压触发/束流联锁、工作状态指示灯(门-灯联锁)、声光报警及语音播报、门-剂量联锁(含固定式γ探头)、视频监控系统、紧急开门装置、清场巡更按钮、紧急停机按钮、控制台和大厅门钥匙控制、紧急出口标志及应急照明。SPECT-CT机房、PET-CT机房均采取工作状态指示灯(门灯联锁)、紧急止动装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语音播报及对讲装置等安全措施。 (六)核素制备场所,核素诊断场所、核素治疗场所和核素门诊治疗场所采取病人流通单向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和对讲装置、通排风系统、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配备专用手套箱、碘-131(甲癌、甲亢)自动分装仪、储源间、防护屏风、储源铅罐、放射性废气处理排放系统、放射性废物衰变桶、放射性废水衰变池等防护设施。 (七)放射性药物或放射源放置于储源间双人双锁的保险柜铅罐内暂存,日常由值班人员巡视检查,出入口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及防盗入侵报警装置。储源间应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六防”措施。 (八)辐射工作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在有负压专用手套箱内进行放射性药物操作;碘-131(甲癌、甲亢)采用自动分装仪分装,隔室指导服药;工作场所地面采用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墙面与地面交接作圆角处理,地面全部敷设易去污并可以拆除更换的材料,每次操作完成后进行表面污染监测并进行去污;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分装标记过程在易去除污染的工作台上放置的搪瓷盘内进行,并铺以吸水性好的材料,以防止放射性药液洒漏造成操作台污染,每次完成分装标记工作后,将其放入放射性废物桶内。辐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应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在完成工作后按指定通道离开,同时缓冲区设置喷淋清洗区和表面沾污监测仪。 (九)医护人员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便携式中子监测仪、便携式表面污染监测仪、个人剂量计(中子)、个人剂量计(γ)、个人剂量报警仪(γ)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十)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采用医院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十一)射线装置在报废处置时,应对射线装置内高压射线管进行拆解和去功能化处理。 (十二)“三废”处理 1.废气 核医学科共设置13套排风系统(1#~13#),每套系统单独设置1个排放口,排放口均设置于肿瘤中心住院部屋顶中部(距地高度约36m)。对应热室(合成柜及分装柜)、手套箱与生物安全柜均设置单独的排风管道,内腔顶部均匹配活性炭过滤器,其中1#~3#、6#~13#排风系统均在屋顶排放口前设置高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4#~5#排风系统均在屋顶排放口前设置高效过滤器+除碘过滤器。各排风管路拟设置止回阀,防止气体倒灌和逸散;辐射工作场所内应保持有关场所的负压和各区之间的压差,确保气流流向由非辐射工作区→监督区→控制区→手套箱/热室,防止交叉污染;放射性废气过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保,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校验,及时更换失效滤芯,确保实时有效。 核素制备场所拟设置4套排风系统(10#~13#排风系统),其中10#排风系统由4套排风管路组成(1号~4号管路),1号管路连接回旋加速器底部的排风管道,2号管路排风口连接固体靶热室内合成热室柜及分装热室柜,3号管路连接正电子热室内合成柜及分装柜,4号管路连接放化室内的手套箱;11#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5号管路),连接固体靶热室、正电子热室、治疗药物热室和脱包/外包间;12#排风系统由2套排风管路组成(6号~7号管路),6号管路连接回旋加速器机房,7号管路连接药物质检区的清洁室、消毒灭菌间、卫生通过间、放化室、理化室、阳性菌检测室、内毒素检测室、微生物室、培养室及内部过道、放废暂存间;13#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治疗药物热室内合成分装热室柜。 核素诊断场所拟设置4套排风系统(6#~9#排风系统),6#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两间储源室、两间活性室及其卫生通过间;7#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PET活性室和SPECT活性室的手套箱;8#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两间放废暂存间、两间清洁间、两间显像前候诊室的卫生间、两间观察室的卫生间;9#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急救室、显像前候诊室、受检者走廊、PET-CT机房和两间SPECT-CT机房。 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甲吸测定区拟设置4套排风系统(2#~5#排风系统),2#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甲亢给药室、甲亢留观室(含卫生间)、甲亢污物暂存间和甲吸测定区的甲吸测定室;3#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甲癌给药室、配药间、储源室、卫生通过间、清洁间、污染被服库、放废暂存间和患者走廊;4#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三间甲癌病房及其卫生间;5#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两台手套箱。 新型核素病房区拟设置1套排风系统(1#排风系统),连接卫生通过间、储源室、分装注射间、抢救室兼177Lu注射室、放废暂存间、清洁间、污染被服库、三间新型核素病房和患者走廊。 2.废水 负二层核素制备场所和负一层核素诊断场所污水先由房间地漏和下水管道汇集至负二层的核医学科污水提升间(共两间),由污水提升间内提升泵提升至负一层北侧再引至污泥池(预处理池),然后排放至衰变池中。一层核素治疗场所污水由房间地漏和下水管道收集,采用重力自流,经一层北侧下方引至污泥池,然后再排放至衰变池。放射性废水(含11C、13N、16N、18F、44Sc、64Cu、68Ga、89Zr、99mTc、203Pb、123I、124I、131I、161Tb、177Lu、225Ac)通过上述管道收集排入衰变池封闭衰变180天(已包括所含核素最长半衰期的10倍),监测符合排放标准(总α≤1Bq/L、总β≤10Bq/L、碘-131活度浓度≤10Bq/L)后排入医院污水管网。放射性废水收集贮存衰变设施应切实落实防渗措施,加强管道、阀门、池体及附属安全设备等的检修维护,防止“跑、冒、滴、漏”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 生活污水依托医院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3.固体废物 含放射性核素的废弃离子交换柱、纯化柱、滤膜、空药瓶、注射器、棉签及擦拭废物、废过滤网、废活性炭等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后,采用专用塑料袋收纳、密封,及时转运至放射性固废间暂存衰变,含半衰期小于24h核素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超过30天,含半衰期大于24h核素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时间超过核素最长半衰期的10倍,含131I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超过180天,经监测辐射剂量率满足所处环境本底水平、α表面污染水平小于0.08Bq/cm2、β表面污染水平小于0.8Bq/cm2后作为医疗废物转运至医疗垃圾暂存间暂存;废回旋加速器靶膜及附件、废发生器、废校准源、废敷贴器由厂家或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市政环卫统一清运。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量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计算,回旋加速器机房屏蔽体外30cm处剂量率均小于2.5μSv/h,热室、手套箱外表面30cm处人员操作位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非正对人员操作位表面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防护门、注射窗、观察窗和墙壁外表面3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屏蔽体外人员偶尔居留的区域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10μSv/h,满足《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要求。 经预测,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所受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运行期产生的放射性废气经过滤、吸附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很小;放射性废水经衰变池衰变后可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总α≤1Bq/L、总β≤10Bq/L的要求,生活污水经既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放射性固体废物、废靶膜及附件、废校准源、废敷贴器、废发生器和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
|
4 |
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中高能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研发及应用中心 |
绵阳市经开区文武路120号 |
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
拟在绵阳市经开区文武路120号生产基地中部预留地块建设中高能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研发及应用中心项目,包括新建高能加速器生产厂房(地上一层、局部两层)及配套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8339.36m2。其中一层为中高能加速器生产区,二层为生产配套用房区。 1.中高能加速器生产区 中高能加速器生产区位于厂房一层,用于回旋加速器装配(不涉及零部件机加工活动)、调试和发货,主要功能用房包括库房、回旋加速器装配区、靶站装配区、冷调试区、回旋加速器调试机房(1#~4#)、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2#)、废水处理设备间(含冷却水收集池2×1m3)及其控制间、气瓶间、工具间、设备间及其他配套辅助用房等。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9条回旋加速器装配线(含靶站装配线)和4条回旋加速器调试线,年生产、使用(调试)、销售多粒子型或单粒子型回旋加速器20台,加速粒子类型有质子、氘核、氦核,单次仅加速1种粒子,不存在多种粒子同时加速的情况。其中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能量为11MeV~35MeV,单束流强度为100μA~1500μA,双束流强度最大为2×500μA;加速氘核能量为6.5MeV~17.5MeV,单束流强度为50μA~500μA,双束流强度最大为2×200μA;加速氦核能量为20MeV~35MeV、单束流强度为50μA~500μA(无双束流),调试过程仅打假靶(铝块),不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属于Ⅱ类射线装置。单台回旋加速器热调试周期约4个月,累积调试出束时间约240h;单个调试机房年最大调试数量为5台,年累积调试出束时间约1200h。 2.生产配套用房区 生产配套用房区位于厂房局部二层,主要用于生产人员办公和调试机房控制,主要功能用房有中控室、水冷间、设备间、预留生产用房、会议室、生产办公室等。 本项目仅开展回旋加速器的装配和调试,涉及Ⅱ射线装置生产、使用(调试)和销售活动(不涉及放射性同位生产活动),回旋加速器销售后在客户端现场的安装和首次束流调试由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后期客户端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后由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第三方有资质单位开展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调试及日常维保检修工作。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59.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73%。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回旋加速器调试机房屏蔽体采用混凝土(密度2.35t/m3)整体浇筑,其中1#调试机房采取主机厅与靶室分离设计,2#~4#调试机房均为单主机厅(无靶室)设计。1#~4#调试机房主机厅四周墙体及屋顶厚度均为2500mm;“Z”形迷道内墙和外墙厚度均为2500mm;“凸”形设备门采用混凝土,厚度为2500mm;人员防护门为250mm聚乙烯+20mm铅;1#调试机房的1#~2#靶室(单个靶室配套2个靶站)四周墙体及屋顶均为2500mm混凝土。 (二)划定1#~4#调试机房(含迷道)、1#~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废水处理间(含冷却水收集池)为控制区,划定工具间、洁具间、废水处理控制间、缓冲间、中控室、设备间(水冷)为监督区。控制区进出口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制定适用于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监督区进出口处应设立标明监督区的标牌,以黄线警示监督区的边界。 (三)成品回旋加速器具有多重固有安全性。 (四)回旋加速器控制台设置钥匙控制(防非工作人员操作锁定开关)、控制台设急停开关(带中文标识)、机房全覆盖视频监控系统、工作状态指示灯及声音警示装置、机房门内有紧急开门按钮(带中文标识)、门-机联锁(机房门与设备高压或束流控制联锁)、机房内及防护门内急停开关(带中文标识)、固定剂量监测及报警仪、延时开门联锁、门-灯联锁、门-清场巡更系统联锁、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安全设施。 (五)辐射工作场所配备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便携式中子监测仪、个人剂量计(中子)、个人剂量计(γ)、个人剂量报警仪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六)1#、2#、3#、4#调试机房均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排风管道穿墙口均位于机房顶部),由独立管道引至厂房屋顶排放(排放高度为17m)。预装配和总装配工艺中乙醇、除锈剂等易挥发性气体单次用量较少,挥发浓度较低,直接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七)在调试机房内地面设置下水地漏,通过地漏独立管道或设备管道将加速器活化二级冷却水引至冷却收集池(2个混凝土结构池体、单个池体有效容积1m3)暂存一定时期后,经监测3H、7Be单次排放活度分别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1.11×109Bq和3.85×108Bq单次排放限值1ALImin后,可直接排入流量大于10倍排放流量的普通下水道,且每次排放后用不少于3倍排放量的水进行冲洗,并做好记录。生产废水(通水测试废水、浓水、一级热交换废水)和生活污水依托厂区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八)本项目加速器系统拆卸、维修维护、更换产生的含感生放射性结构部件置于铅罐中,然后转移至放射性废物暂存间,达到一定量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调试停机后假靶表面剂量率相对较高,需停机至少24h后才能进行假靶拆卸,拆卸过程中需进行表面剂量率监测,并佩戴个人剂量报警仪,确保人员受照剂量安全。加速器部件清洁擦拭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擦拭物及报废的化学品等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包装固废采取分类收集后可回收的交由废品回收站处置,不可回收的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去离子水制备产生的废弃离子交换树脂与生活垃圾一起由市政环卫统一清运。 (九)施工期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废水简易沉淀后重复利用;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采取机房内安装消音板,风机与风管连接处设置软连接,送风主管道上设置消声器等措施降低运营期噪声影响。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经MCNP-X软件预测,各回旋加速器调试大厅及靶室屏蔽体外30cm处辐射剂量率(中子+γ)小于2.5μSv/h的限值。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受到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臭氧经机械排风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很小;加速器活化冷却水中3H、7Be单次排放活度分别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1.11×109Bq和3.85×108Bq单次排放限值1ALImin;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拆卸的活化部件、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4个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1月17日-2025年11月21日。
电话:028-80589022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辐射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1 |
500kV达玛线3—6号段迁改工 |
四川省达州市高新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弗测试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
500kV达玛线是由达州500kV变电站出线至玛瑙500kV变电站的双回线路,已取得环评批复(川环审批〔2012〕554号),并通过竣工环保验收。西渝高铁项目穿越500kV达玛线4#~5#段,为保障电网和铁路安全运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实施500kV达玛线迁改工程(以下简称“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既有500kV达玛线长约2×0.7km线路,拆除铁塔2基及其导线、地线、金具和绝缘子等;新建长约2×0.9km线路,采用同塔双回架设,垂直逆向序排列,导线采用四分裂,分裂间距500mm,输送电流2447A,新建铁塔3基;调整既有3#-新建NB1段、新建NB3-既有6#段导、地线弧垂,路径长2×0.8km。 项目总投资为131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8万元。 |
一、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通过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采取洒水降尘、遮盖挡护、限制夜间施工等措施,减缓工程施工对区域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施工生活污水利用既有设施收集处理;拆除的导线、塔材、金具等由建设单位回收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严格控制作业区域,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和保存,施工结束后选择当地植物进行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运行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行期无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拟采取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根据线路分裂间距、塔型等情况,项目新建线路段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20m,调整弧垂段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25m,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报告书环境影响预测表明,本项目运行期无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运行产生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噪声影响预测值均可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三、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
|
2 |
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核技术利用项目 |
双流区黄甲街道青云寺社区1、4组,永安镇松柏社区1组 |
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
拟在双流区黄甲街道青云寺社区1、4组,永安镇松柏社区1组华西海圻天府新药研发总部及GLP产业化基地内新建一栋5#厂房(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在其内建设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其中一层为综合实验区,二层为大动物实验区,三层为小动物实验区,负一层为总污物暂存区。一层(综合实验区)主要功能房间包含热室、药品分析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储源室、病理阅片室、包埋/切片间、取材室、样本接收存放间、实验样本接收间、标本档案存放室、实验样本暂存间、细胞实验室、药代实验室、临检实验室、污洗间(1#~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外包间、物料接收间、准备间、缓冲间、更衣间、退更监测间、洁具消毒间、一更、二更、耗材库等;二层(大动物实验区)主要功能房间包含药品接收间、分装室、注射室、解剖室、储源室、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2#)、饲养室(1#~13#)及配套的操作间、大动物PET/MRI机房、大动物PET/CT机房、大动物SPECT/CT机房、设备间、控制廊、饲料间、动物接收间、隔离检疫室、污洗间、更衣间、退更监测间等;三层(小动物实验区)主要功能房间包含药品接收间、分装室、注射室、解剖室、动物安乐室、储源室、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2#)、饲养室(1#~13#)及配套的给药间、小动物PET/MRI机房(1#~2#)、小动物PET/CT机房(1#~2#)、小动物SPECT/CT机房、设备间、控制廊、饲料间、动物接收间、隔离检疫室、内/外准备间、FOB实验室、污洗间、一更、二更、三更、退更监测间等;负一层(总污物暂存区)主要功能房间包含衰变池区、笼具暂存间(1#~4#)、动物尸体暂存间(1#~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4#)、清洗间、洁物间、总配电房、预留机房、空调机房和更淋卫间,其中衰变池区设有一组四格槽式衰变池(单格衰变池池体有效容积均为350m3、总有效容积为1400m3)及配套的2个化粪池(均为12m3、一用一备)。 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拟使用碳-11、氟-18、磷-32、铜-64、镓-67、锗-68(镓-68)、镓-68、锆-89、锶-89、钇-90、钼-99(锝-99m)、锝-99m、铟-111、碘-123、碘-124、碘-125、碘-131、钬-166、镥-177、铼-188、铊-201、砹-211、镭-223、锕-225共24种核素放射性药物进行大/小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其中镓-68由外购的锗镓发生器淋洗制备、锝-99m由外购的钼锝发生器淋洗制备,氟-18、铜-64、镥-177外购原料并标记为放射性药物,其余核素均为外购成品药品。 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碳-11(含备药量)日最大操作量为1.70×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6.89×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54×107Bq;氟-18(含备药量)日最大操作量为5.90×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2.26×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23×108Bq;磷-32日最大操作量为4.26×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67×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4.26×108Bq;铜-64日最大操作量为6.36×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2.56×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6.36×107Bq;镓-67日最大操作量为1.9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32×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2×108Bq;锗-68(镓-68)日最大操作量为7.40×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7.40×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40×106Bq;镓-68(淋洗)日最大操作量为7.40×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30×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40×107Bq;锆-89日最大操作量为2.7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3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72×108Bq;锶-89日最大操作量为2.96×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18×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96×108Bq;钇-90日最大操作量为5.64×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2.70×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5.64×108Bq;钼-99(锝-99m)日最大操作量为1.48×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7.40×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48×107Bq;锝-99m(淋洗)日最大操作量为1.48×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2.59×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48×108Bq;铟-111日最大操作量为1.9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32×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2×108Bq;碘-123日最大操作量为1.9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32×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2×107Bq;碘-124日最大操作量为1.78×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8.88×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78×108Bq;碘-125日最大操作量为4.26×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67×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4.26×108Bq;碘-131日最大操作量为1.8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7.26×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7×108Bq;钬-166日最大操作量为7.5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3.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57×108Bq;镥-177日最大操作量为9.60×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4.52×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9.60×108Bq;铼-188日最大操作量为7.5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3.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57×108Bq;铊-201日最大操作量为1.9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32×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2×107Bq;砹-211日最大操作量为7.59×108Bq,年最大操作量为3.38×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59×108Bq;镭-223日最大操作量为7.96×107Bq,年最大操作量为3.1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96×108Bq;锕-225日最大操作量为7.96×107Bq,年最大操作量为3.1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96×108Bq。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每日最多操作四种放射性核素(以镥-177、砹-211、镭-223、锕-225)计,叠加锗-68(镓-68)发生器和钼-99(锝-99m)发生器贮存后,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合计为3.33×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拟在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新增使用5台Ⅲ类射线装置,其中二层大动物PET/CT机房新增使用1台大动物PET/CT,额定管电压为140kV,额定管电流为1000mA;在二层大动物SPECT/CT机房新增使用1台大动物SPECT/CT,额定管电压为140kV,额定管电流为1000mA;在三层小动物PET/CT机房(1#、2#)新增使用2台小动物PET/CT,额定管电压均为80kV,额定管电流均为700μA;在三层小动物SPECT/CT机房新增使用1台小动物SPECT/CT,额定管电压为80kV,额定管电流为700μA。 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70.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8.70%。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一层综合实验区的储源室、实验样本暂存间四周墙体为370mm实心砖、药代实验室东/南侧墙体为240mm实心砖、细胞实验室和临检实验室南侧墙体为240mm实心砖,一层综合实验区其他四周墙体均采用彩钢板隔断;PET/CT机房、SPECT/CT机房等其他主要辐射功能房间四周墙体均为370mm实心砖;顶板和底板均为350mm混凝土。除储源室、实验样本暂存间防护门为3mm铅当量铅钢防护门外,其余房间均为普通门;热室工作箱屏蔽效能均为70mm铅当量,包埋/切片间通风橱屏蔽效能正面均为23mm铅当量、其余面均为20mm铅当量,样本接收存放间通风橱屏蔽效能均为20mm铅当量,取材室通风橱屏蔽效能均为15mm铅当量,药代实验室、临检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均设置18mm铅当量L型铅屏。二层大动物实验区主要辐射功能房间四周墙体均为370mm实心砖;顶板和底板均为350mm混凝土;防护门为3mm~12mm铅当量铅钢防护门;传递窗为3mm铅当量铅玻璃,观察窗为3mm~12mm铅当量铅玻璃;分装室手套箱屏蔽效能为50mm铅当量,解剖室通风橱屏蔽效能均为30mm铅当量;大动物铅屏蔽推车屏蔽效能为12mm铅当量。三层小动物实验区主要辐射功能房间四周墙体均为370mm实心砖;顶板和底板均为350mm混凝土;防护门为3mm~8mm铅当量铅钢防护门;传递窗为3mm铅当量铅玻璃,观察窗为3mm~5mm铅当量铅玻璃;分装室手套箱屏蔽效能为50mm铅当量,解剖室通风橱屏蔽效能均为30mm铅当量;小动物铅屏蔽转运箱屏蔽效能为15mm铅当量。负一层总污物暂存区主要辐射功能房间四周墙体均为370mm实心砖;顶板均为350mm混凝土,底板均为400mm混凝土;防护门为5mm~10mm铅当量铅钢防护门;动物尸体暂存冰柜周围设10mm铅当量铅屏蔽。衰变池池体北侧外壁和各池体隔墙均为300mm混凝土,其余三侧外壁均为400mm混凝土,顶板为350mm混凝土,底板为400mm混凝土。 (二)设置热室、储源室、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大动物PET/MRI机房、大动物PET/CT机房、大动物SPECT/CT机房、小动物PET/MRI机房(1#~2#)、小动物PET/CT机房(1#~2#)、小动物SPECT/CT机房、衰变池、动物尸体暂存间(1#~2#)、笼具暂存间(1#~4#)、药梯、标本梯、污梯等为控制区;设置外包间、物料接收间、隔离检疫室、设备间、控制廊等为监督区。控制区进出口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制定适用于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监督区进出口处应设立标明监督区的标牌,以黄线警示监督区的边界。 (三)根据实验要求制定最优化的实验方案,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放射性药物注射或给药量,减少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射剂量。 (四)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视频监控系统、专用门禁系统、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系统等设施,射线装置机房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门-灯联锁)、紧急止动按钮、视频监控、语音播报及对讲装置等安全措施,配备专用手套箱、储源室、放射性废物铅桶、放射性废物暂存容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等。 (五)需自行淋洗制备/标记的核素运至一层热室内进行发生器淋洗、标记、质检后,置于铅罐内,经药梯分别转移至二/三层储源室或暂存于一层储源室内;外购成品药品经药梯直接运至二/三层储源室。储源室设双人双锁,日常期间由值班人员巡视检查,出入口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防盗入侵报警装置和固定式γ监测探头,防止放射性物品被盗或破坏。储源室应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六防”安全措施。 (六)放射性药物要有进出登记,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台账制度;建立完善的放射性核素贮存、领取、使用、归还登记和检查制度,做到账-物统一。 (七)所有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对应岗位的操作流程,并具备相应的技能与防护知识,严禁人员违规操作;放射性药物操作在有负压专用热室或手套箱内进行;操作台、地面应当选用易于清污的材料或材质,并且每次操作完成后应当使用表面污染监测仪器对操作台、地面、个人防护用品等进行表面污染监测并进行去污,完成工作后按指定通道离开。 (八)配备X-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表面污染监测仪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辐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等设备监控个人剂量。 (九)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十)运营期“三废”处理 1.废气处理措施 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辐射工作区域共设33套排风系统,其中负一层2套、一层12套、二层9套、三层10套,5#厂房楼顶设置2个排放口(距地高度19m)。 负一层清洗间、洁物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B1-1);笼具暂存间(1#~4#)、动物尸体暂存间(1#~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4#)共用1套排风系统(PF-B1-2)。一层缓冲间、污物清洗间、洁具消毒、淋浴、检测退更、一更、二更、热室后区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1);8个热室工作箱经自带过滤器过滤后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2);外包间、物料接收间、准备间、库房1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3);监测退缓、男更、女更淋浴、换鞋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4);实验样本暂存间、标本档案存放室、纸质/电子档案存放间、耗材库、常温库、冷藏库、细胞实验室、药代实验室、临检实验室、2#污洗间、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5);临检实验室3个生物安全柜、药品分析实验室2个生物安全柜和理化实验室1个生物安全柜、药代实验室3个生物安全柜、包埋/切片间脱水区3个通风橱、包埋/切片间染色区2个通风橱和包埋区4个通风橱、取材室3个通风橱放射性废气分别经自带过滤器过滤后由专用排风系统(PF-1-6~PF-1-10、PF-1-12)排入风井;标本架通风柜(5个)、实验样本接收间、取材室、样本接收存放间、包埋/切片间、储源室、药品分析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1-11)。二层储源室、分装室、1#放射性废物暂存间、注射室、紧急冲淋间、缓冲间、药品接收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1);分装室手套箱、解剖室3个通风橱、解剖室4个负压解剖台放射性废气分别经自带过滤器过滤后由专用套排风系统(PF-2-2、PF-2-7、PF-2-8)排入风井;大动物饲养室(1#~9#)及配套的操作间、走道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3);设备间、PET/MRI机房、PET/CT机房、SPECT/CT机房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4);监测退缓、更衣换鞋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5);大动物饲养室及配套操作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6);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污洗间、解剖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2-9)。三层小动物饲养室(1#~7#)及配套的给药间、后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1);分装室手套箱、解剖室2个负压解剖台、解剖室2个通风橱分别经自带过滤器过滤后由专用套排风系统(PF-3-2、PF-3-8、PF-3-10)排入风井;储源室、分装室、1#放射性废物暂存间、紧急冲淋间、缓冲间、药品接收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3);注射室、清洁走道、内准备间、饲料间、FOB实验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4);PET/MRI机房(1#~2#)、PET/CT机房(1#~2#)、SPECT/CT机房、设备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5);小动物饲养室(8#~13#)及配套的给药间、后室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6);污物走道独立1套排风系统(PF-3-7);污洗间、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解剖室、一退、二退、一更、二更、三更、淋浴间共用1套排风系统(PF-3-9)。 热室工作箱、手套箱、通风橱、生物安全柜等密闭设备以及负压解剖台放射性废气分别经自带活性炭吸附装置过滤后,再由管道引至5#厂房楼顶经屋顶过滤单元(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装置)过滤后排放;PF-B1-1排风系统内废气通过独立管道引至5#厂房楼顶,由屋顶初中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PF-2-3、PF-2-6、PF-3-1、PF-3-6排风系统内废气通过各自独立管道引至5#厂房楼顶,由屋顶高效过滤器+2级活性炭吸附装置过滤后排放;其余场所放射性废气经各自独立管道引至5#厂房楼顶,由屋顶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装置过滤后排放。 所有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内应保持负压和各区之间的压差,确保气流自清洁区向监督区再向控制区流动,防止造成交叉污染。放射性废气过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保,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校验,及时更换失效滤芯,确保实时有效。 动物饲养过程中产生NH3、H2S等恶臭气体经独立排风管道收集后引至屋顶过滤单元(高效过滤器+2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二级标准限值后排放。 2.废水处理措施 本项目衰变池区整体采用槽式并联衰变工艺,设有一组四格槽式衰变池(单格池体有效容积均为350m3,总有效容积为1400m3)及配套的2个化粪池(均为12m3,一用一备)。放射性废水通过专用管道排至衰变池,暂存超过所含核素最长半衰期10倍并经监测达标(总α≤1Bq/L、总β≤10Bq/L、碘-131活度浓度≤10Bq/L)后排放至厂区污水管网。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已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放射性废水收集贮存衰变设施应切实落实防渗措施,加强管道、阀门、池体及附属安全设备等的检修维护,防止“跑、冒、滴、漏”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 3.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本项目放射性药物非临床研究评价中心产生的含放射性药物的固体废物、废活性炭、废过滤器滤芯采用专门的放射性固废收集桶分类收集后,转入负一层1#~4#放射性废物暂存间进行暂存衰变;动物尸体及组织转入负一层1#~2#动物尸体暂存间冰柜中暂存衰变;污染的动物饲养笼具转入负一层1#~4#笼具暂存间暂存衰变。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24小时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含碳-11、氟-18、铜-64、镓-68、锝-99m、碘-123、铼-188、砹-211)暂存时间超过30天,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24小时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磷-32、镓-67、锆-89、锶-89、钇-90、铟-111、碘-124、碘-125、钬-166、镥-177、铊-201、镭-223、锕-225)暂存时间超过核素最长半衰期的10倍,含碘-131核素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超过180天,经监测辐射剂量率满足所处环境本底水平、α表面污染小于0.08Bq/cm2、β表面污染小于0.8Bq/cm2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其中动物尸体及组织、动物排泄物及下垫物作无害化处理;解控后的废过滤器滤芯、废化学试剂、灭活培养基和废细胞板等危险废物分别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废发生器交由厂家或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动物适应期饲养(放射性药物给药前)产生的排泄物及下垫物做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4.噪声防治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计算,手套箱外表面30cm处人员操作位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非正对人员操作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防护门、注射窗、观察窗和墙壁外表面3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屏蔽体外人员偶尔居留的区域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10μSv/h,满足《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要求。 经预测,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受到的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放射性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和过滤器过滤后对环境影响很小,恶臭气体经处理后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二级标准;放射性废水暂存衰变经监测达标后排入厂区既有污水处理站与生活污水一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项目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经建筑物墙体、楼板的隔声作用及厂区内的距离衰减后,对环境影响较小;放射性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废发生器和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
|
3 |
德阳市人民医院城北第五代医院新增核医学科建设项目 |
德阳市泰山北路与钱塘江路交汇处西北角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浙江君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拟在德阳市泰山北路与钱塘江路交汇处西北角城北第五代医院综合楼(新建、地面三层、地下两层)负二层东南部(放疗科北侧)设置核医学科核素制备场所(含回旋加速器区、药物制备区和药物质检区),负一层东南部设置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一层东南部设置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含甲亢治疗区、甲癌病房区和新型核素病房区)、核医学科核素门诊治疗场所(含甲吸测定区、敷贴治疗区),共涉及五个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和一个豁免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1.核素制备场所 医院核医学科核素制备场所拟设在综合楼负二层东南部,主要设置东北侧回旋加速器区、西北侧药物制备区和东南侧药物质检区。其中东北侧回旋加速器区主要功能房间包括1间回旋加速器机房及其控制室、设备间;西北侧药物制备区主要功能房间包括固体靶热室、正电子热室、治疗药物热室、脱包/外包间、非放库房、放废暂存间、洁净走廊、更衣缓冲间等配套房间;东南侧药物质检区主要功能用房包括放废暂存间、微生物室、无菌室、放化室、内毒素检测室、阳性菌检测室、消毒灭菌间、清洁间、卫生通过间等配套房间。 (1)回旋加速器区 医院拟在回旋加速器机房内新增使用1台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玖源-12型回旋加速器(自屏蔽体),最大质子能量为12MeV,最大束流强度为100μA(仅单束流),年最大出束时间为1041.7h,属于Ⅱ类射线装置,用于生产放射性核素18F、11C、13N、89Zr、64Cu和68Ga供本项目核医学科使用。 医院拟使用回旋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18F(日最大操作量1.13×1010Bq、年最大生产量2.83×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13×108Bq)、11C(日最大操作量3.85×109Bq、年最大生产量1.92×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85×107Bq)、13N(日最大操作量4.59×109Bq、年最大生产量2.29×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4.59×107Bq)、89Zr(日最大操作量1.55×108Bq、年最大生产量7.77×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55×107Bq)、64Cu(日最大操作量1.55×108Bq、年最大生产量7.77×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55×106Bq)、68Ga(打靶、日最大操作量1.63×109Bq、年最大生产量8.14×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63×107Bq);拟配备1柱最大规格为50mCi的锗镓发生器淋洗制备放射性药物68Ga,其中68Ge(发生器、日最大操作量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106Bq),68Ga(淋洗、日最大操作量1.48×109Bq、年最大生产量6.96×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48×107Bq);拟外购放射性核素177Lu和225Ac料液,自行标记合成为放射性药物177Lu和225Ac,用于肿瘤治疗及试验研究,其中177Lu(日最大操作量1.34×1010Bq、年最大生产量6.68×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34×109Bq),225Ac(日最大操作量6.30×107Bq、年最大生产量3.1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6.30×108Bq)。 回旋加速器每天均打靶生产核素18F,此外最多再打靶生产1种核素(以操作量最大的13N计),同时淋洗68Ge-68Ga发生器制备68Ga,标记合成放射性药物225Ac和177Lu,核医学科药物制备区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15×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3)药物质检区 本项目核医学科药物质检区拟对正电子药物制备区及治疗药物制备区制备的放射性药物进行质控检测,18F(日最大操作量7.4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7.40×105Bq)、11C(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13N(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89Zr(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6Bq)、64Cu(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打靶生产的68Ga(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淋洗生产的68Ga(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为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5Bq)、225Ac(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8Bq)、177Lu(日最大操作量3.70×107Bq、年最大操作量1.85×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6Bq)。 核医学科核素制备场所药物质检区每日质检18F、68Ga(淋洗)、225Ac、177Lu和另一种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核素(以日等效操作量最大的89Zr计),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9×108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2.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 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拟设在综合楼负一层东南部,主要设置北侧PET诊断区和南侧SPECT诊断区。其中北侧PET诊断区拟新建一间PET-CT机房及其控制室、设备间、PET活性室、PET储源室、PET显像前候诊室、PET观察室、PET放废暂存间、受检者走廊;南侧SPECT诊断区拟新建两间SPECT-CT机房及其控制室、急救室、SPECT活性室、SPECT储源室、SPECT显像前候诊室、SPECT观察室、SPECT放废暂存间、受检者走廊;两诊断区中间拟新建医护走廊、报告室等配套房间。 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拟使用18F、11C、13N、44Sc、64Cu、68Ga、89Zr、124I进行PET显像诊断,其中11C、13N由回旋加速器生产,18F、64Cu、89Zr由回旋加速器生产或外购成品药,68Ga由回旋加速器生产、发生器淋洗或外购成品药,44Sc、124I外购成品药,具体操作量为:18F(由回旋生产)日最大操作量为7.40×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40×106Bq,18F备药(仅外购时考虑)日最大操作量为1.48×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0×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48×106Bq;11C日最大操作量为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9.25×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5×107Bq;13N日最大操作量为2.22×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1.11×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22×107Bq;44Sc日最大操作量为3.70×108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0×106Bq;64Cu日最大操作量为3.70×106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0×104Bq;68Ga(以淋洗量计)日最大操作量为7.40×108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0×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40×106Bq;89Zr日最大操作量为3.70×106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0×105Bq;124I日最大操作量为3.70×106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0×105Bq。 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拟使用外购的99mTc(日最大操作量5.50×1010Bq、年最大操作量1.39×1013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5.50×107Bq)、123I(日最大操作量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4.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107Bq)、203Pb(日最大操作量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4.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107Bq)进行SPECT显像诊断。 核医学科核素诊断场所每日操作18F(含备药)、68Ga(淋洗)、44Sc、124I、99mTc、123I、203Pb和另一种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核素(以日等效操作量最大的13N计),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合计为1.35×108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在PET-CT扫描间内新增使用1台PET-CT(最大管电压150kV、最大管电流1500mA),分别在2间SPECT-CT扫描件内新增使用1台SPECT-CT(最大管电压150kV、最大管电流1500mA)用于显像扫描,均属于Ⅲ类射线装置。 使用三枚68Ge(1.11×108Bq/枚×1枚+5.5×107Bq/枚×2枚)校准源对PET-CT进行校准,均属于Ⅴ类放射源。 3.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 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拟设在综合楼一层东南部,包括西侧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东侧新型核素病房区。其中,西侧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主要功能用房包括甲亢给药室、甲亢留观室、甲亢污物暂存间、三间甲癌病房、甲癌给药室、配药间(含分装)、储源室、放废暂存间、污染被服库、清洁间等;东侧新型核素病房区主要功能用房包括三间新型核素病房、储源室、分装注射间、抢救室兼177Lu注射室、放废暂存间、清洁间、污染被服间等。 (1)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 医院拟使用外购的131I(日最大操作量3.33×1010Bq、年最大操作量1.67×1012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33×109Bq)进行甲癌治疗;使用外购的131I(日最大操作量1.85×109Bq、年最大操作量4.63×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85×108Bq)进行甲亢治疗。 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52×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2)新型核素病房区 本项目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新型核素病房区拟使用外购的放射性核药物161Tb(日最大操作量5.55×109Bq、年最大操作量2.78×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5.55×108Bq)、89Sr(日最大操作量2.96×108Bq、年最大操作量7.40×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2.96×107Bq)、223Ra(日最大操作量4.44×107Bq、年最大操作量1.11×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4.44×108Bq)、47Sc(日最大操作量3.70×108Bq、年最大操作量9.25×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3.70×107Bq)、188Re(日最大操作量1.48×109Bq、年最大操作量3.70×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48×108Bq),使用药物制备区制备的177Lu(日最大操作量1.11×1010Bq、年最大操作量5.55×1011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11×109Bq)、225Ac(日最大操作量1.55×107Bq、年最大操作量7.77×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55×108Bq)进行肿瘤治疗及试验研究。 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新型核素病房区每天开展161Tb和177Lu核素住院治疗(需住院1~3天),其余核素均为门诊治疗,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合计为2.48×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4.核医学科核素门诊治疗场所 核医学科核素门诊治疗场所位于综合楼一层东南部(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场所南侧),主要功能房间包括甲吸测定室及其给药室、敷贴治疗室。 医院拟在甲吸测定室及其给药室内使用外购的131I胶囊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每位患者给药量为1.85×105Bq,日最大操作量为1.85×106Bq,年最大操作量为4.63×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5×104Bq,属于豁免水平。 医院拟在敷贴治疗室内使用外购的90Sr敷贴器(出厂活度为7.4×108Bq)进行敷贴治疗,属Ⅴ类放射源。 5.衰变池 医院拟在核医学科西北侧的室外地下设置一套衰变池,包括两格污泥池和三格并联衰变池。其中,污泥池单格有效容积为97m3,衰变池单格有效容积为418.5m3,总有效容积为1255.5m3,用于收集核医学科产生的所有放射性废水。 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2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9%。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实体屏蔽 回旋加速器自屏蔽体四周均为210mm铁+469mm水,顶部为215mm铁+354mm水,靶区周围局部安装有30~240mm厚的聚乙烯屏蔽材料。回旋加速器机房四周墙体和顶棚均为800mm混凝土,东侧“L”形迷道内墙为500mm混凝土、外墙为800mm混凝土,防护门为15mm铅板+100mm含硼聚乙烯板。固体靶热室东墙为800mm混凝土,其余侧墙体和顶部均为300mm混凝土,防护门为15mmPb铅门;合成分装柜固体靶单腔合成热室与双腔合成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均为95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90mmPb;固体靶分装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90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80mmPb。正电子热室东墙为800mm混凝土,其余侧墙体和顶部均为300mm混凝土,防护门和传递窗屏蔽效能均为15mmPb;合成分装柜FDG专用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75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65mmPb;多功能合成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80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70mmPb;分装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65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60mmPb;锗镓发生器淋洗热室柜正面屏蔽效能为65mmPb,其余各面屏蔽效能均为60mmPb。治疗药物热室西墙、东墙和南墙均为240mm实心砖+40mm硫酸钡涂料,北墙为300mm混凝土+40mm硫酸钡涂料,顶棚为180mm混凝土+4mm铅板,防护门和传递窗屏蔽效能均为10mmPb;合成柜β核素标记热室柜整体各面屏蔽效能均为50mmPb(内衬有机玻璃),α核素标记热室柜整体各面屏蔽效能均为50mmPb。热室配套的脱包/外包间北墙为300mm混凝土,其余墙体为240mm实心砖,顶棚为180mm混凝土,防护门内衬5mm铅板;药物制备区内部净化走廊、更衣缓冲间等区域内部均采用轻钢龙骨隔断,整体外墙北侧与回旋加速器机房共墙(为800mm混凝土),其余墙体为240mm实心砖,顶棚为180mm混凝土,南侧出入口设置一扇防护门(内衬10mm铅板),另外南侧设置一扇紧急疏散防护门(内衬5mm铅板)。药物质检区北墙西侧为800mm混凝土,其余墙体为240mm实心砖,顶棚为180mm混凝土,防护门和传递窗均内衬10mm铅板;质检区内部放化室四周墙体为240mm实心砖,顶棚为180mm混凝土,防护门内衬10mm铅板。 PET诊断区防护门屏蔽效能为10mmPb或15mmPb,观察窗屏蔽效能为15mmPb,手套箱和注射窗屏蔽效能均为50mmPb;SPECT诊断区防护门和观察窗屏蔽效能均为5mmPb,手套箱和注射窗均屏蔽效能为20mmPb。 核素治疗场所三间新型核素病房及其患者走廊、三间甲癌病房及其患者走廊墙体为370mm实心砖或200mm混凝土或200mm实心砖,顶棚和地坪均为180mm混凝土。新型核素病房区防护门屏蔽效能为5或10mmPb,传递窗屏蔽效能为10mmPb,手套箱和注射窗屏蔽效能均为10mmPb;甲癌病房及门诊核素诊疗区防护门屏蔽效能为10~22mmPb,手套箱和住院注射窗屏蔽效能均为40mmPb,门诊注射窗屏蔽效能为25mmPb。 甲吸测定室及其给药室、敷贴治疗室四周墙体均为200mm实心砖,顶棚和地坪均为120mm混凝土,防护门内衬2mm铅板。 衰变池池体四周及底板采用600mm混凝土防护,池体间隔墙采用400mm混凝土防护,顶板采用300mm混凝土防护。 (二)“两区”划分 控制区:负二层核素制备场所回旋加速器机房,药物制备区的固体靶热室、正电子热室及其缓冲间、治疗药物热室及其缓冲间、脱包/外包间、放废暂存间、洁净走廊及其内部的消毒间、器具间和清洁间,药物质检区内的放废暂存间、微生物室、无菌室、放化室、内毒素检测室、阳性菌检测室、消毒灭菌间、清洁间及其内部过道。负一层核素诊断场所PET-CT机房、PET活性室、PET储源室、PET显像前候诊室、PET受检者走廊、PET观察室、PET放废暂存间、PET清洁间、两间SPECT-CT机房、急救室、SPECT活性室、SPECT储源室、一更、二更、SPECT显像前候诊室、SPECT放废暂存间、SPECT清洁间、SPECT受检者走廊、SPECT观察室。一层核素治疗场所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甲亢给药室、甲亢留观室、甲亢污物暂存间、三间甲癌病房、甲癌给药室、配药间、储源室、放废暂存间、污染被服库、清洁间及患者走廊,新型核素病房区三间病房、储源室、分装注射间、抢救室兼177Lu注射室、放废暂存间、清洁间、污染被服间和患者走廊,核素门诊治疗场所的敷贴治疗室、甲吸测定室、甲吸给药室、衰变池及污泥池正上方区域。 监督区:负二层核素制备场所回旋加速器设备间、控制室及其过道,药物制备区的更衣缓冲间、回更/检测间及其冲淋间、非放库房、核素通道和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专用提升梯、药物质检区的卫生通过间及其冲淋间。负一层核素诊断场所受检者入口外候诊区、医护人员走廊、PET控制室、SPECT控制室、受检者出口缓冲间、污水提升间。一层核素治疗场所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和新型核素病房区的工作人员卫生通过间、患者入口缓冲间。 控制区进出口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制定适用于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监督区进出口处应设立标明监督区的标牌,以黄线警示监督区的边界。 (三)回旋加速器、SPECT-CT、PET-CT等自身具有固有安全措施。 (四)根据诊疗需求和病人实际情况以及研究与实验需求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在满足诊疗要求和实验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放射性药物注射或给药量,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射线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出束时间,减少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 (五)回旋加速器设置门与加速器高压触发/束流联锁、工作状态指示灯(门-灯联锁)、声光报警及语音播报、门-剂量联锁(含固定式γ探头)、视频监控系统、紧急开门装置、清场巡更按钮、紧急停机按钮、控制台和大厅门钥匙控制、紧急出口标志及应急照明。SPECT-CT机房、PET-CT机房均采取工作状态指示灯(门灯联锁)、紧急止动装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语音播报及对讲装置等安全措施。 (六)核素制备场所,核素诊断场所、核素治疗场所和核素门诊治疗场所采取病人流通单向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和对讲装置、通排风系统、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配备专用手套箱、碘-131(甲癌、甲亢)自动分装仪、储源间、防护屏风、储源铅罐、放射性废气处理排放系统、放射性废物衰变桶、放射性废水衰变池等防护设施。 (七)放射性药物或放射源放置于储源间双人双锁的保险柜铅罐内暂存,日常由值班人员巡视检查,出入口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及防盗入侵报警装置。储源间应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六防”措施。 (八)辐射工作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在有负压专用手套箱内进行放射性药物操作;碘-131(甲癌、甲亢)采用自动分装仪分装,隔室指导服药;工作场所地面采用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墙面与地面交接作圆角处理,地面全部敷设易去污并可以拆除更换的材料,每次操作完成后进行表面污染监测并进行去污;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分装标记过程在易去除污染的工作台上放置的搪瓷盘内进行,并铺以吸水性好的材料,以防止放射性药液洒漏造成操作台污染,每次完成分装标记工作后,将其放入放射性废物桶内。辐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应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在完成工作后按指定通道离开,同时缓冲区设置喷淋清洗区和表面沾污监测仪。 (九)医护人员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便携式中子监测仪、便携式表面污染监测仪、个人剂量计(中子)、个人剂量计(γ)、个人剂量报警仪(γ)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十)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采用医院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十一)射线装置在报废处置时,应对射线装置内高压射线管进行拆解和去功能化处理。 (十二)“三废”处理 1.废气 核医学科共设置13套排风系统(1#~13#),每套系统单独设置1个排放口,排放口均设置于肿瘤中心住院部屋顶中部(距地高度约36m)。对应热室(合成柜及分装柜)、手套箱与生物安全柜均设置单独的排风管道,内腔顶部均匹配活性炭过滤器,其中1#~3#、6#~13#排风系统均在屋顶排放口前设置高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4#~5#排风系统均在屋顶排放口前设置高效过滤器+除碘过滤器。各排风管路拟设置止回阀,防止气体倒灌和逸散;辐射工作场所内应保持有关场所的负压和各区之间的压差,确保气流流向由非辐射工作区→监督区→控制区→手套箱/热室,防止交叉污染;放射性废气过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保,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校验,及时更换失效滤芯,确保实时有效。 核素制备场所拟设置4套排风系统(10#~13#排风系统),其中10#排风系统由4套排风管路组成(1号~4号管路),1号管路连接回旋加速器底部的排风管道,2号管路排风口连接固体靶热室内合成热室柜及分装热室柜,3号管路连接正电子热室内合成柜及分装柜,4号管路连接放化室内的手套箱;11#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5号管路),连接固体靶热室、正电子热室、治疗药物热室和脱包/外包间;12#排风系统由2套排风管路组成(6号~7号管路),6号管路连接回旋加速器机房,7号管路连接药物质检区的清洁室、消毒灭菌间、卫生通过间、放化室、理化室、阳性菌检测室、内毒素检测室、微生物室、培养室及内部过道、放废暂存间;13#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治疗药物热室内合成分装热室柜。 核素诊断场所拟设置4套排风系统(6#~9#排风系统),6#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两间储源室、两间活性室及其卫生通过间;7#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PET活性室和SPECT活性室的手套箱;8#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两间放废暂存间、两间清洁间、两间显像前候诊室的卫生间、两间观察室的卫生间;9#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急救室、显像前候诊室、受检者走廊、PET-CT机房和两间SPECT-CT机房。 甲癌病房及甲亢治疗区、甲吸测定区拟设置4套排风系统(2#~5#排风系统),2#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甲亢给药室、甲亢留观室(含卫生间)、甲亢污物暂存间和甲吸测定区的甲吸测定室;3#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甲癌给药室、配药间、储源室、卫生通过间、清洁间、污染被服库、放废暂存间和患者走廊;4#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三间甲癌病房及其卫生间;5#排风系统单独设置1套排风管路,连接两台手套箱。 新型核素病房区拟设置1套排风系统(1#排风系统),连接卫生通过间、储源室、分装注射间、抢救室兼177Lu注射室、放废暂存间、清洁间、污染被服库、三间新型核素病房和患者走廊。 2.废水 负二层核素制备场所和负一层核素诊断场所污水先由房间地漏和下水管道汇集至负二层的核医学科污水提升间(共两间),由污水提升间内提升泵提升至负一层北侧再引至污泥池(预处理池),然后排放至衰变池中。一层核素治疗场所污水由房间地漏和下水管道收集,采用重力自流,经一层北侧下方引至污泥池,然后再排放至衰变池。放射性废水(含11C、13N、16N、18F、44Sc、64Cu、68Ga、89Zr、99mTc、203Pb、123I、124I、131I、161Tb、177Lu、225Ac)通过上述管道收集排入衰变池封闭衰变180天(已包括所含核素最长半衰期的10倍),监测符合排放标准(总α≤1Bq/L、总β≤10Bq/L、碘-131活度浓度≤10Bq/L)后排入医院污水管网。放射性废水收集贮存衰变设施应切实落实防渗措施,加强管道、阀门、池体及附属安全设备等的检修维护,防止“跑、冒、滴、漏”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 生活污水依托医院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3.固体废物 含放射性核素的废弃离子交换柱、纯化柱、滤膜、空药瓶、注射器、棉签及擦拭废物、废过滤网、废活性炭等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后,采用专用塑料袋收纳、密封,及时转运至放射性固废间暂存衰变,含半衰期小于24h核素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超过30天,含半衰期大于24h核素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时间超过核素最长半衰期的10倍,含131I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超过180天,经监测辐射剂量率满足所处环境本底水平、α表面污染水平小于0.08Bq/cm2、β表面污染水平小于0.8Bq/cm2后作为医疗废物转运至医疗垃圾暂存间暂存;废回旋加速器靶膜及附件、废发生器、废校准源、废敷贴器由厂家或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市政环卫统一清运。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量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计算,回旋加速器机房屏蔽体外30cm处剂量率均小于2.5μSv/h,热室、手套箱外表面30cm处人员操作位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非正对人员操作位表面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防护门、注射窗、观察窗和墙壁外表面3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屏蔽体外人员偶尔居留的区域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10μSv/h,满足《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要求。 经预测,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所受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运行期产生的放射性废气经过滤、吸附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很小;放射性废水经衰变池衰变后可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总α≤1Bq/L、总β≤10Bq/L的要求,生活污水经既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放射性固体废物、废靶膜及附件、废校准源、废敷贴器、废发生器和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
|
4 |
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中高能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研发及应用中心 |
绵阳市经开区文武路120号 |
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
拟在绵阳市经开区文武路120号生产基地中部预留地块建设中高能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研发及应用中心项目,包括新建高能加速器生产厂房(地上一层、局部两层)及配套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8339.36m2。其中一层为中高能加速器生产区,二层为生产配套用房区。 1.中高能加速器生产区 中高能加速器生产区位于厂房一层,用于回旋加速器装配(不涉及零部件机加工活动)、调试和发货,主要功能用房包括库房、回旋加速器装配区、靶站装配区、冷调试区、回旋加速器调试机房(1#~4#)、放射性废物暂存间(1#~2#)、废水处理设备间(含冷却水收集池2×1m3)及其控制间、气瓶间、工具间、设备间及其他配套辅助用房等。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9条回旋加速器装配线(含靶站装配线)和4条回旋加速器调试线,年生产、使用(调试)、销售多粒子型或单粒子型回旋加速器20台,加速粒子类型有质子、氘核、氦核,单次仅加速1种粒子,不存在多种粒子同时加速的情况。其中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能量为11MeV~35MeV,单束流强度为100μA~1500μA,双束流强度最大为2×500μA;加速氘核能量为6.5MeV~17.5MeV,单束流强度为50μA~500μA,双束流强度最大为2×200μA;加速氦核能量为20MeV~35MeV、单束流强度为50μA~500μA(无双束流),调试过程仅打假靶(铝块),不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属于Ⅱ类射线装置。单台回旋加速器热调试周期约4个月,累积调试出束时间约240h;单个调试机房年最大调试数量为5台,年累积调试出束时间约1200h。 2.生产配套用房区 生产配套用房区位于厂房局部二层,主要用于生产人员办公和调试机房控制,主要功能用房有中控室、水冷间、设备间、预留生产用房、会议室、生产办公室等。 本项目仅开展回旋加速器的装配和调试,涉及Ⅱ射线装置生产、使用(调试)和销售活动(不涉及放射性同位生产活动),回旋加速器销售后在客户端现场的安装和首次束流调试由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后期客户端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后由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第三方有资质单位开展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调试及日常维保检修工作。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59.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73%。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回旋加速器调试机房屏蔽体采用混凝土(密度2.35t/m3)整体浇筑,其中1#调试机房采取主机厅与靶室分离设计,2#~4#调试机房均为单主机厅(无靶室)设计。1#~4#调试机房主机厅四周墙体及屋顶厚度均为2500mm;“Z”形迷道内墙和外墙厚度均为2500mm;“凸”形设备门采用混凝土,厚度为2500mm;人员防护门为250mm聚乙烯+20mm铅;1#调试机房的1#~2#靶室(单个靶室配套2个靶站)四周墙体及屋顶均为2500mm混凝土。 (二)划定1#~4#调试机房(含迷道)、1#~2#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废水处理间(含冷却水收集池)为控制区,划定工具间、洁具间、废水处理控制间、缓冲间、中控室、设备间(水冷)为监督区。控制区进出口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制定适用于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监督区进出口处应设立标明监督区的标牌,以黄线警示监督区的边界。 (三)成品回旋加速器具有多重固有安全性。 (四)回旋加速器控制台设置钥匙控制(防非工作人员操作锁定开关)、控制台设急停开关(带中文标识)、机房全覆盖视频监控系统、工作状态指示灯及声音警示装置、机房门内有紧急开门按钮(带中文标识)、门-机联锁(机房门与设备高压或束流控制联锁)、机房内及防护门内急停开关(带中文标识)、固定剂量监测及报警仪、延时开门联锁、门-灯联锁、门-清场巡更系统联锁、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安全设施。 (五)辐射工作场所配备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便携式中子监测仪、个人剂量计(中子)、个人剂量计(γ)、个人剂量报警仪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六)1#、2#、3#、4#调试机房均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排风管道穿墙口均位于机房顶部),由独立管道引至厂房屋顶排放(排放高度为17m)。预装配和总装配工艺中乙醇、除锈剂等易挥发性气体单次用量较少,挥发浓度较低,直接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七)在调试机房内地面设置下水地漏,通过地漏独立管道或设备管道将加速器活化二级冷却水引至冷却收集池(2个混凝土结构池体、单个池体有效容积1m3)暂存一定时期后,经监测3H、7Be单次排放活度分别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1.11×109Bq和3.85×108Bq单次排放限值1ALImin后,可直接排入流量大于10倍排放流量的普通下水道,且每次排放后用不少于3倍排放量的水进行冲洗,并做好记录。生产废水(通水测试废水、浓水、一级热交换废水)和生活污水依托厂区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八)本项目加速器系统拆卸、维修维护、更换产生的含感生放射性结构部件置于铅罐中,然后转移至放射性废物暂存间,达到一定量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调试停机后假靶表面剂量率相对较高,需停机至少24h后才能进行假靶拆卸,拆卸过程中需进行表面剂量率监测,并佩戴个人剂量报警仪,确保人员受照剂量安全。加速器部件清洁擦拭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擦拭物及报废的化学品等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包装固废采取分类收集后可回收的交由废品回收站处置,不可回收的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去离子水制备产生的废弃离子交换树脂与生活垃圾一起由市政环卫统一清运。 (九)施工期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废水简易沉淀后重复利用;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采取机房内安装消音板,风机与风管连接处设置软连接,送风主管道上设置消声器等措施降低运营期噪声影响。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经MCNP-X软件预测,各回旋加速器调试大厅及靶室屏蔽体外30cm处辐射剂量率(中子+γ)小于2.5μSv/h的限值。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受到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臭氧经机械排风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很小;加速器活化冷却水中3H、7Be单次排放活度分别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1.11×109Bq和3.85×108Bq单次排放限值1ALImin;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拆卸的活化部件、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