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2个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9月1日-2024年9月5日。
电话:028-80589022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辐射源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检测设备生产线项目 |
成都市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工业东区)普河路1088号,成都市新都区新工大道318号 |
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久远环保安全咨询有限公司 |
本项目包括生产组装区、屏蔽测试区和联动调试区的建设,其中生产组装区和联动调试区分别位于成都市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工业东区)普河路1088号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旭光高电压产业基地生产厂房(租用、已建、地面一层)东南部和东部区域;联动调试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工大道318号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厂区107C结构库房北侧原高压屏蔽测试区(租用、改造、地面一层)。 生产组装区主要进行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检查系统的机柜、机械架构与支撑的生产,同时外购成品X射线管、电源系统、冷却系统以及线路、开关、光阀等配件,进行检查系统的整体装配,不涉及电镀、喷漆、表面处理等工序;屏蔽测试区对原测试间四周墙体进行增高改造,发射机出束及接收机图像接收装置调试(含出束);联动调试区主要进行整套检查系统各部分组件之间的联动调试(含出束)。 屏蔽测试间每日调试2组发射机和接收机,每组含2个X射线管,调试过程中2个射线管同时出束,出束方向定向朝南,单组调试最大出束时长2min(单次出束时长最大10s),年出束时长约20h。联动调试区每日调试2套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检查系统,每套含2个X射线管,调试过程中2个射线管同时出束,出束方向定向朝东,单套调试出束时长2min(单次出束时长最大10s),年出束时长约20h。上述X射线装置最大管电流3.1mA,最大管电压200kV,属于Ⅱ射线装置。 本项目年生产、调试和销售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检测设备600套(每套含2个X射线管)。结合本项目生产情况,用户方售后(安装/维护)服务按660台/年,单套安装/维护出束时间按2min计算,年最大出束时间约22h。 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6.6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42%。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屏蔽测试区四周采用三面隔离栅栏与厂区内其他区域相隔,既有屏蔽测试间四面墙体为700mm混凝土,屋顶无具体屏蔽措施。本次对其进行利用改造,加高四面墙体至5m,保留原有铅防护门(35mm铅板+200mm混凝土+5.5mm钢板)。联动调试区接收机背面安装6mm铅板(宽0.7m×高5m),其余方位无屏蔽,屋顶为棚架结构,不考虑其屏蔽性能。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本次在联动调试区域监督区外围设置栏杆或隔离带等实体屏蔽(高1.5m、长100m),防止调试期间无关人员进入调试场所内。发射机内部X射线管箱体为10mm铅防护材料;箱体外设置有30mm应急关闭铅板。联动调试区接收机箱体背板为6mm铅板。 (二)划定屏蔽测试间实体区域、联动调试区发射机及有用线束区两侧距中心轴外1m的区域为控制区,曝光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划定屏蔽测试间以外的测试区域与控制间、联动调试区散射点为中心周围16m以内的区域及控制间为监督区,禁止非辐射工作人员进入。 (三)设备自身具有箱体屏蔽、安全快门、出束时长限制、车速自动探测/停车/倒车保护设施、箱体联锁、限制出束口角度和宽度等固有安全性。 (四)屏蔽测试区和联动调试区均配置紧急停机按钮、钥匙控制、工作指示灯(声光报警)、固定式剂量报警仪、视频监控、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屏蔽测试区另具备门机联锁、门灯联锁(工作状态指示灯)、紧急开门装置;联动调试区配置红外感应报警装置、车辆位置检测装置等安全措施。 (五)在确保满足测试和调试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射线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出束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和相关公众的受照射剂量。 (六)公司配备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监控辐射环境,辐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监控个人剂量。 (七)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八)运营期焊接烟气集中收集经移动式净化装置净化后排放至厂房内,通过厂房排风系统排放至室外;臭氧经自然分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不会产生影响;废包装材料交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生产、组装通电测试(非出束)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不合格或废弃部件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钻床碎屑收集后定期交回收单位处理,废润滑油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收集清运;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已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施工量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预测,屏蔽测试间四周墙体、防护门外30cm处剂量率均能够满足《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117-2022)中2.5μSv/h的要求;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所受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臭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焊接烟尘影响较小;生活污水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
2 |
四川辐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新建工业用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 |
成都市邛崃市文君街道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南江路90号 |
四川辐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
拟在邛崃市文君街道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南江路90号租赁四川鑫宇束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号厂房(在建、地上一层)内北部区域建设1间电子加速器机房,在机房内新增使用1台10.0MeV-20kW型电子加速器(最大电子束能量10MeV、最大束流强度2mA、Ⅱ类射线装置),用于农副产品和食品的消毒杀菌。电子加速器机房由一层辐照室、二层主机厅构成,同时配套建设控制室、水冷室、电气室等辅助用房。电子加速器主射束定向朝向地面,年最大出束时间为4800h。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28.8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1.92%。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辐照室东南侧墙体为2500mm厚混凝土,中间加厚墙体宽5100mm、厚2900mm;东北和西南侧墙体均为2900mm厚混凝土;西北侧“U”型迷道内墙为2200mm~2700mm厚混凝土、中墙为1000mm厚混凝土、隔墙为500mm厚混凝土,外墙为900mm厚混凝土;地面为2000mm厚混凝土;顶部为1500mm厚混凝土。迷道入口安装不锈钢栅栏门,机房内部装有0.85m宽的不锈钢辊道闭合传送系统。 (二)主机厅东北侧和西南侧墙体均为2000mm厚混凝土;东南侧墙体为1500mm厚混凝土;西北侧“L”型迷道内墙为1000mm厚混凝土,外墙为1500mm厚混凝土;顶部为1000mm厚混凝土;主机厅入口安装60mmPb电动平移门。 (三)(二)电子加速器自身具有钥匙控制、调制器联锁、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系统、束流控制系统、真空联锁系统、红外光电联锁、冷却水联锁系统、控制台复位确认按钮等多重固有安全措施。 (四)(三)划定电子加速器机房辐照室(含迷道)、主机厅(含迷道)为控制区,曝光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划定辐照室迷道外辊道内范围、电气室,水冷室、控制室、二层过道、一层二层连接楼梯为监督区,禁止非辐射工作人员进入。 (五)(四)采取门机联锁、钥匙联锁、红外光电感应装置、紧急停机按钮及拉线开关、清场巡更系统、出束前声光报警装置、门剂量联锁(固定式剂量率报警仪)、视频监控、通风联锁、束下装置联锁、烟雾报警系统、出口处紧急开门按钮、夜光指示、工作状态指示灯、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 (六)(五)在确保辐照效果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曝光时间,减少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射剂量。 (七)(六)辐射工作场所配置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和固定式剂量率报警仪监控辐射环境,辐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监控个人剂量。 (八)(七)电子加速器在报废处置时,应当对其射线装置内的高压射线管进行拆解和去功能化处理。 (九)(八)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依托厂区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十)(九)项目运行期,辐照室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由机械排风系统通过专用管道沿机房外东侧墙体引至厂房顶部排放;生活污水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制备纯水产生的废RO膜、废滤芯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辐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计算,电子加速器机房辐照室及主机厅屏蔽体外30cm处剂量率均小于2.5μSv/h的控制水平。 经预测,电子加速器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臭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生活污水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2个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9月1日-2024年9月5日。
电话:028-80589022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辐射源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检测设备生产线项目 |
成都市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工业东区)普河路1088号,成都市新都区新工大道318号 |
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久远环保安全咨询有限公司 |
本项目包括生产组装区、屏蔽测试区和联动调试区的建设,其中生产组装区和联动调试区分别位于成都市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工业东区)普河路1088号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旭光高电压产业基地生产厂房(租用、已建、地面一层)东南部和东部区域;联动调试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工大道318号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厂区107C结构库房北侧原高压屏蔽测试区(租用、改造、地面一层)。 生产组装区主要进行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检查系统的机柜、机械架构与支撑的生产,同时外购成品X射线管、电源系统、冷却系统以及线路、开关、光阀等配件,进行检查系统的整体装配,不涉及电镀、喷漆、表面处理等工序;屏蔽测试区对原测试间四周墙体进行增高改造,发射机出束及接收机图像接收装置调试(含出束);联动调试区主要进行整套检查系统各部分组件之间的联动调试(含出束)。 屏蔽测试间每日调试2组发射机和接收机,每组含2个X射线管,调试过程中2个射线管同时出束,出束方向定向朝南,单组调试最大出束时长2min(单次出束时长最大10s),年出束时长约20h。联动调试区每日调试2套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检查系统,每套含2个X射线管,调试过程中2个射线管同时出束,出束方向定向朝东,单套调试出束时长2min(单次出束时长最大10s),年出束时长约20h。上述X射线装置最大管电流3.1mA,最大管电压200kV,属于Ⅱ射线装置。 本项目年生产、调试和销售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检测设备600套(每套含2个X射线管)。结合本项目生产情况,用户方售后(安装/维护)服务按660台/年,单套安装/维护出束时间按2min计算,年最大出束时间约22h。 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6.6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42%。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屏蔽测试区四周采用三面隔离栅栏与厂区内其他区域相隔,既有屏蔽测试间四面墙体为700mm混凝土,屋顶无具体屏蔽措施。本次对其进行利用改造,加高四面墙体至5m,保留原有铅防护门(35mm铅板+200mm混凝土+5.5mm钢板)。联动调试区接收机背面安装6mm铅板(宽0.7m×高5m),其余方位无屏蔽,屋顶为棚架结构,不考虑其屏蔽性能。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本次在联动调试区域监督区外围设置栏杆或隔离带等实体屏蔽(高1.5m、长100m),防止调试期间无关人员进入调试场所内。发射机内部X射线管箱体为10mm铅防护材料;箱体外设置有30mm应急关闭铅板。联动调试区接收机箱体背板为6mm铅板。 (二)划定屏蔽测试间实体区域、联动调试区发射机及有用线束区两侧距中心轴外1m的区域为控制区,曝光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划定屏蔽测试间以外的测试区域与控制间、联动调试区散射点为中心周围16m以内的区域及控制间为监督区,禁止非辐射工作人员进入。 (三)设备自身具有箱体屏蔽、安全快门、出束时长限制、车速自动探测/停车/倒车保护设施、箱体联锁、限制出束口角度和宽度等固有安全性。 (四)屏蔽测试区和联动调试区均配置紧急停机按钮、钥匙控制、工作指示灯(声光报警)、固定式剂量报警仪、视频监控、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屏蔽测试区另具备门机联锁、门灯联锁(工作状态指示灯)、紧急开门装置;联动调试区配置红外感应报警装置、车辆位置检测装置等安全措施。 (五)在确保满足测试和调试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射线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出束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和相关公众的受照射剂量。 (六)公司配备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监控辐射环境,辐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监控个人剂量。 (七)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八)运营期焊接烟气集中收集经移动式净化装置净化后排放至厂房内,通过厂房排风系统排放至室外;臭氧经自然分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不会产生影响;废包装材料交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生产、组装通电测试(非出束)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不合格或废弃部件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钻床碎屑收集后定期交回收单位处理,废润滑油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收集清运;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已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施工量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预测,屏蔽测试间四周墙体、防护门外30cm处剂量率均能够满足《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117-2022)中2.5μSv/h的要求;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所受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臭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焊接烟尘影响较小;生活污水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
2 |
四川辐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新建工业用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 |
成都市邛崃市文君街道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南江路90号 |
四川辐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
拟在邛崃市文君街道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南江路90号租赁四川鑫宇束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号厂房(在建、地上一层)内北部区域建设1间电子加速器机房,在机房内新增使用1台10.0MeV-20kW型电子加速器(最大电子束能量10MeV、最大束流强度2mA、Ⅱ类射线装置),用于农副产品和食品的消毒杀菌。电子加速器机房由一层辐照室、二层主机厅构成,同时配套建设控制室、水冷室、电气室等辅助用房。电子加速器主射束定向朝向地面,年最大出束时间为4800h。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28.8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1.92%。 |
一、主要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一)辐照室东南侧墙体为2500mm厚混凝土,中间加厚墙体宽5100mm、厚2900mm;东北和西南侧墙体均为2900mm厚混凝土;西北侧“U”型迷道内墙为2200mm~2700mm厚混凝土、中墙为1000mm厚混凝土、隔墙为500mm厚混凝土,外墙为900mm厚混凝土;地面为2000mm厚混凝土;顶部为1500mm厚混凝土。迷道入口安装不锈钢栅栏门,机房内部装有0.85m宽的不锈钢辊道闭合传送系统。 (二)主机厅东北侧和西南侧墙体均为2000mm厚混凝土;东南侧墙体为1500mm厚混凝土;西北侧“L”型迷道内墙为1000mm厚混凝土,外墙为1500mm厚混凝土;顶部为1000mm厚混凝土;主机厅入口安装60mmPb电动平移门。 (三)(二)电子加速器自身具有钥匙控制、调制器联锁、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系统、束流控制系统、真空联锁系统、红外光电联锁、冷却水联锁系统、控制台复位确认按钮等多重固有安全措施。 (四)(三)划定电子加速器机房辐照室(含迷道)、主机厅(含迷道)为控制区,曝光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划定辐照室迷道外辊道内范围、电气室,水冷室、控制室、二层过道、一层二层连接楼梯为监督区,禁止非辐射工作人员进入。 (五)(四)采取门机联锁、钥匙联锁、红外光电感应装置、紧急停机按钮及拉线开关、清场巡更系统、出束前声光报警装置、门剂量联锁(固定式剂量率报警仪)、视频监控、通风联锁、束下装置联锁、烟雾报警系统、出口处紧急开门按钮、夜光指示、工作状态指示灯、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 (六)(五)在确保辐照效果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曝光时间,减少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射剂量。 (七)(六)辐射工作场所配置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和固定式剂量率报警仪监控辐射环境,辐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监控个人剂量。 (八)(七)电子加速器在报废处置时,应当对其射线装置内的高压射线管进行拆解和去功能化处理。 (九)(八)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依托厂区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十)(九)项目运行期,辐照室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由机械排风系统通过专用管道沿机房外东侧墙体引至厂房顶部排放;生活污水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制备纯水产生的废RO膜、废滤芯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辐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 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计算,电子加速器机房辐照室及主机厅屏蔽体外30cm处剂量率均小于2.5μSv/h的控制水平。 经预测,电子加速器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0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臭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生活污水依托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