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生态环境局:提升“三力”,以党建引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10-20 14:37:54] [来源:宜宾市生态环境局] [点击量:] [关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领航定向,激励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动力”、提升“能力”、提高“落实力”,推动“十五五”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趋势性好转,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

一、以动力为源,点燃党员干部想干事的奋斗激情

干事创业,动力先行。生态环境治理面临各种新挑战、任务十分艰巨,唯有以坚定的“三种初心”,才能支撑党员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征程中行稳致远。

(一)秉持事业心,扛起责任担当。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党员干部需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思想转变,将美丽中国建设这一“美丽事业、幸福事业”当作主战场,以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的姿态,“再苦再累、心不累”的心态,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成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主动力。

(二)坚守自信心,把握时代机遇。美丽中国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提供了广阔舞台。党员干部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个人成长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既要看到生态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更要认清时代赋予的使命机遇,以自信激发斗志,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锻炼党性,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创造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生态业绩。

(三)怀揣感恩心,凝聚前行底气。党员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同事的协作、家人的支持,要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感恩组织、感恩同事、感恩家人,以感恩之心凝聚前行底气,始终保持昂扬斗志,让感恩成为持续奋斗的暖心动力。

二、以能力为基,练就党员干部能干事的过硬本领

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将提升本领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责任,通过“三个强化”,不断补短板、强弱项,练就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过硬本领。

(一)强化学习,克服本领恐慌。生态环境领域政策更新快、技术要求高,党员干部需把学习作为必修课。一方面,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治理方向不偏、行动统一;另一方面,系统学习生态环境法规条例、典型治理案例,掌握专业知识,坚持学、思、行统一,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切实克服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

(二)强化格局,胸怀“国之大者”。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绝非一时之计、一事之谋。干部需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树立为中华民族长远计、为子孙后代谋的大局观,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推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在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中找路径、破难题,勇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三)强化担当,敢于动真碰硬。生态环境工作难免遇到人情关、利益坎,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工作,以“鼓鼓气”的韧劲破解难题,坚决摒弃老好人思想,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生态环境的“改善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以落实力为要,督促党员干部交出干成事的优异答卷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工作的成效,最终要靠落实力来检验。全体党员干部要聚焦“三个突出”,把任务落实作为锤炼党性的“主阵地”和检验战斗力的“试金石”。

(一)突出干事,杜绝空转。落实的核心是“干”。坚持自己的事情认真办、他人的事情帮着办、共同的事情抢着办,做到团结干事、创新干事、干净干事,主动认领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每项工作措施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突出精准,避免粗放。环保工作容不得差不多,必须精准化。要树立精准意识,在服务重点企业、服务重点项目、服务群众工作中,以绣花功夫做好每一件小事,让精准化成为落实的标准,确保工作成效经得起数据检验、群众检验和历史检验,实现从过得去到过得硬的转变。

(三)突出实效,不务虚功。落实的最终目标是见成效。把实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面挑战,勇争一流,坚持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坚持重结果、重实效,以实效导向倒逼工作落实,让环境质量的改善真正看得见、摸得着,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等生态之变。

长者专区

宜宾市生态环境局:提升“三力”,以党建引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发布时间:2025-10-20 14:37:54 来源:宜宾市生态环境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领航定向,激励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动力”、提升“能力”、提高“落实力”,推动“十五五”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趋势性好转,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

一、以动力为源,点燃党员干部想干事的奋斗激情

干事创业,动力先行。生态环境治理面临各种新挑战、任务十分艰巨,唯有以坚定的“三种初心”,才能支撑党员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征程中行稳致远。

(一)秉持事业心,扛起责任担当。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党员干部需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思想转变,将美丽中国建设这一“美丽事业、幸福事业”当作主战场,以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的姿态,“再苦再累、心不累”的心态,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成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主动力。

(二)坚守自信心,把握时代机遇。美丽中国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提供了广阔舞台。党员干部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个人成长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既要看到生态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更要认清时代赋予的使命机遇,以自信激发斗志,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锻炼党性,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创造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生态业绩。

(三)怀揣感恩心,凝聚前行底气。党员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同事的协作、家人的支持,要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感恩组织、感恩同事、感恩家人,以感恩之心凝聚前行底气,始终保持昂扬斗志,让感恩成为持续奋斗的暖心动力。

二、以能力为基,练就党员干部能干事的过硬本领

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将提升本领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责任,通过“三个强化”,不断补短板、强弱项,练就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过硬本领。

(一)强化学习,克服本领恐慌。生态环境领域政策更新快、技术要求高,党员干部需把学习作为必修课。一方面,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治理方向不偏、行动统一;另一方面,系统学习生态环境法规条例、典型治理案例,掌握专业知识,坚持学、思、行统一,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切实克服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

(二)强化格局,胸怀“国之大者”。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绝非一时之计、一事之谋。干部需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树立为中华民族长远计、为子孙后代谋的大局观,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推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在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中找路径、破难题,勇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三)强化担当,敢于动真碰硬。生态环境工作难免遇到人情关、利益坎,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工作,以“鼓鼓气”的韧劲破解难题,坚决摒弃老好人思想,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生态环境的“改善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以落实力为要,督促党员干部交出干成事的优异答卷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工作的成效,最终要靠落实力来检验。全体党员干部要聚焦“三个突出”,把任务落实作为锤炼党性的“主阵地”和检验战斗力的“试金石”。

(一)突出干事,杜绝空转。落实的核心是“干”。坚持自己的事情认真办、他人的事情帮着办、共同的事情抢着办,做到团结干事、创新干事、干净干事,主动认领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每项工作措施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突出精准,避免粗放。环保工作容不得差不多,必须精准化。要树立精准意识,在服务重点企业、服务重点项目、服务群众工作中,以绣花功夫做好每一件小事,让精准化成为落实的标准,确保工作成效经得起数据检验、群众检验和历史检验,实现从过得去到过得硬的转变。

(三)突出实效,不务虚功。落实的最终目标是见成效。把实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面挑战,勇争一流,坚持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坚持重结果、重实效,以实效导向倒逼工作落实,让环境质量的改善真正看得见、摸得着,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等生态之变。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