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12-20 17:56:37] [来源:自贡市] [点击量:] [关闭]

12月20日,自贡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黄雪智介绍一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展望未来一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局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杨斌主持会议。

今年以来,自贡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牢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今年1—11月,PM2.5、PM10浓度均值同比分别下降6.0%、15.8%,1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蓝天白云、釜溪碧波成为盐都新常态,以实际成效回应了“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刚性要求。

回顾过去一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美丽盐都大地焕发新颜值

聚焦铁腕治霾,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创新实行积尘负荷监测走航、新能源车共享公交车道等举措,成立全省首支大气污染防治“一微克”志愿者队伍,组建大气服务保障中心,专班推进扬尘治理“60”攻坚、“普查+精查”等专项行动;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深度治理项目财政资金奖补方案、烧结砖瓦行业提升整治指导意见,制定“一企一策”提升方案,完成深度治理项目380个,创成环保绩效B级、引领性企业21家,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区域砖瓦企业整合退出。1—11月,PM2.5、PM10浓度均值分别为37.6微克/立方米、49.6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70名、同比上升14位。

聚焦清流溯源,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推进。坚持“三水”共治,深入推进釜溪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全市149个需要整治类入河排污口完成验收销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6.6%,8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创新实施“留水”工程,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邱场分干渠自贡段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2025年实现通水;创新开展小流域污染防治立法调研,完成2条小流域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实施7个饮用水水源保护项目,完成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10个国省控断面有望实现优良率连续三年达100%。

聚焦净土保卫,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创新重点企业“边生产、边管控”监管模式,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重大工程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省下26个地块管控目标;争取到位省级资金4313万元、居全省同类项目资金首位,有效解决炭黑厂历史遗留土壤污染问题,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达24.87万吨/年,累计培育“无废细胞”111个、其中“精品细胞”17个。

聚焦人民满意,突出问题整改有力有序。全力推动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前两轮中央、前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措施和移交信访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8.5%。高标准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扎实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受理转办信访件137件,占全省2.26%;创新推出“环保随手拍”举报奖励平台,累计核实奖励信访投诉696件、发放奖金6960元,全方位、多渠道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领域社会风险总体平稳,实现不出现典型案例的预期目标。

聚焦经济发展,环境要素保障精准有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生态环境领域助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建立重大项目联合审查机制,创新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环评预审举措,有力保障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四川永晶等105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沿滩、富顺两个化工园区规划环评顺利获批,切实助力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持续落实“环保管家”驻企帮扶、生态环境领域“首违不罚”等制度,对5件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涉及金额382.51万元,实施“首违不罚”16件、涉及金额487.24万元。持续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核与辐射安全和环境应急安全总体可控。

聚焦绿色低碳,结构调整优化稳步向前。积极争取到位中省环保专项资金2.83亿元、同比增加17.5%,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有力推动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第一梯队出台《美丽自贡建设规划(2024—2035年)》,积极稳妥推进“双碳”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累计创成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20个;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累计建设充电桩1083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8万余辆,新能源城市公交占比达73.6%。实施城市更新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幸福名城三年行动,今年累计新建口袋公园和邮票绿地196个,建成区绿地率达39.3%。

展望未来一年,奋力攻坚达标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征程

以更严标准织密大气污染防控网。创新开展“双50”行动,深入推进企业智改数转提标和结构调整,提速企业深度治理、环保绩效评定,加快推进砖瓦行业整合退出,力争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项目56个以上,创成环保A/B级或绩效引领性企业20家以上,压减或治理烧结砖瓦生产线17条。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13条硬措施”,加强无人机巡逻、高空瞭望、微站预警等科技运用,强化工地和道路扬尘、秸秆露天禁烧、烟花爆竹全域禁燃禁放、餐饮油烟等管控,做到每“一微克”必争必抢。实施燃油车替代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每年新增新能源车辆1万辆,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比,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进入168个重点城市前90名。

以更大力度筑牢流域生态安全墙。加快推动主城区雨污分流三年攻坚行动,彻底解决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实施供水保障工程置换生态流量,加快推进南部供水系统项目,全力承接向家坝灌区优质水源,切实为釜溪河生态流量提供保障;加快小流域污染防治立法调研,提速推进朱公河、羊叉河等小流域项目进度,强力实施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强化沿河畜禽养殖粪污和水产养殖尾水管控;启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专项调查,持续实施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确保1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

以更高要求守护土壤基底保障线。严格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开展农用地污染溯源调查,全力推进自贡炭黑厂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项目,科学谋划荣县蜀能焦化、大安历史遗留等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项目,稳步化解遗留污染地块问题。实施重点园区(企业)新污染物调查,加快推进自贡市新污染物调查评估项目,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持续培育壮大“无废细胞”。

以更优质效写好问题整改大文章。抓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做到不踩线、不越线,不搞“一刀切”,高质量完成问题整改销号。举一反三做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紧盯典型案例披露问题、督察反馈问题,着力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砖瓦行业产能置换、固废危废处置等方面排查整治。建立完善共性信访问题长效化解机制,针对噪声扰民、垃圾乱堆、畜禽养殖扰民等反复投诉信访,分类施策制定整改方案,持续跟进矛盾纠纷化解,以实绩实效回应群众关心关切。

以更实举措巩固绿色发展新成果。提前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聚焦深化“点题式”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实施生态环境领域“两证合一”、项目“打捆”审批、排污许可执行标杆企业建设等改革举措,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切实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标美丽四川建设要求,全面落实美丽自贡建设规划,大力推动富顺县美丽四川先行试点培育县建设,持续推进水利风景区、水美新村、美丽河湖建设,积极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本底。

以更多载体构建环保治理大格局。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精心策划“六五环境日”“国际零废物日”等环保主题日活动,常态化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着力提升宣传教育覆盖面和普及率。加快推动“环保茶馆”提质扩面,持续擦亮“一微克”环保志愿服务品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开展更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群众参与、延伸环保触角,助力提升全市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能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浓厚氛围。

未来,自贡市将持之以恒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举措、创新的精神,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让盐都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努力为“美丽中国”“美丽四川”建设贡献更多自贡力量。

在记者提问环节,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红军就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曾魁甸就企业深度治理、绿色转型发展;市水务局机关党委书记王洪剑就釜溪河水环境治理;市城管执法局机关党委书记吴蓓就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邱贞霖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在线、四川经济日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四川新闻网、国际在线(中国网)、自贡日报、市广播电视台、自贡观察、自贡在线等媒体受邀参加发布会。

长者专区

自贡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12-20 17:56:37 来源:自贡市

12月20日,自贡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黄雪智介绍一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展望未来一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局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杨斌主持会议。

今年以来,自贡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牢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今年1—11月,PM2.5、PM10浓度均值同比分别下降6.0%、15.8%,1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蓝天白云、釜溪碧波成为盐都新常态,以实际成效回应了“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刚性要求。

回顾过去一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美丽盐都大地焕发新颜值

聚焦铁腕治霾,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创新实行积尘负荷监测走航、新能源车共享公交车道等举措,成立全省首支大气污染防治“一微克”志愿者队伍,组建大气服务保障中心,专班推进扬尘治理“60”攻坚、“普查+精查”等专项行动;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深度治理项目财政资金奖补方案、烧结砖瓦行业提升整治指导意见,制定“一企一策”提升方案,完成深度治理项目380个,创成环保绩效B级、引领性企业21家,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区域砖瓦企业整合退出。1—11月,PM2.5、PM10浓度均值分别为37.6微克/立方米、49.6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70名、同比上升14位。

聚焦清流溯源,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推进。坚持“三水”共治,深入推进釜溪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全市149个需要整治类入河排污口完成验收销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6.6%,8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创新实施“留水”工程,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邱场分干渠自贡段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2025年实现通水;创新开展小流域污染防治立法调研,完成2条小流域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实施7个饮用水水源保护项目,完成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10个国省控断面有望实现优良率连续三年达100%。

聚焦净土保卫,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创新重点企业“边生产、边管控”监管模式,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重大工程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省下26个地块管控目标;争取到位省级资金4313万元、居全省同类项目资金首位,有效解决炭黑厂历史遗留土壤污染问题,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达24.87万吨/年,累计培育“无废细胞”111个、其中“精品细胞”17个。

聚焦人民满意,突出问题整改有力有序。全力推动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前两轮中央、前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措施和移交信访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8.5%。高标准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扎实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受理转办信访件137件,占全省2.26%;创新推出“环保随手拍”举报奖励平台,累计核实奖励信访投诉696件、发放奖金6960元,全方位、多渠道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领域社会风险总体平稳,实现不出现典型案例的预期目标。

聚焦经济发展,环境要素保障精准有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生态环境领域助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建立重大项目联合审查机制,创新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环评预审举措,有力保障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四川永晶等105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沿滩、富顺两个化工园区规划环评顺利获批,切实助力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持续落实“环保管家”驻企帮扶、生态环境领域“首违不罚”等制度,对5件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涉及金额382.51万元,实施“首违不罚”16件、涉及金额487.24万元。持续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核与辐射安全和环境应急安全总体可控。

聚焦绿色低碳,结构调整优化稳步向前。积极争取到位中省环保专项资金2.83亿元、同比增加17.5%,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有力推动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第一梯队出台《美丽自贡建设规划(2024—2035年)》,积极稳妥推进“双碳”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累计创成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20个;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累计建设充电桩1083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8万余辆,新能源城市公交占比达73.6%。实施城市更新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幸福名城三年行动,今年累计新建口袋公园和邮票绿地196个,建成区绿地率达39.3%。

展望未来一年,奋力攻坚达标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征程

以更严标准织密大气污染防控网。创新开展“双50”行动,深入推进企业智改数转提标和结构调整,提速企业深度治理、环保绩效评定,加快推进砖瓦行业整合退出,力争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项目56个以上,创成环保A/B级或绩效引领性企业20家以上,压减或治理烧结砖瓦生产线17条。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13条硬措施”,加强无人机巡逻、高空瞭望、微站预警等科技运用,强化工地和道路扬尘、秸秆露天禁烧、烟花爆竹全域禁燃禁放、餐饮油烟等管控,做到每“一微克”必争必抢。实施燃油车替代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每年新增新能源车辆1万辆,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比,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进入168个重点城市前90名。

以更大力度筑牢流域生态安全墙。加快推动主城区雨污分流三年攻坚行动,彻底解决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实施供水保障工程置换生态流量,加快推进南部供水系统项目,全力承接向家坝灌区优质水源,切实为釜溪河生态流量提供保障;加快小流域污染防治立法调研,提速推进朱公河、羊叉河等小流域项目进度,强力实施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强化沿河畜禽养殖粪污和水产养殖尾水管控;启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专项调查,持续实施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确保1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

以更高要求守护土壤基底保障线。严格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开展农用地污染溯源调查,全力推进自贡炭黑厂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项目,科学谋划荣县蜀能焦化、大安历史遗留等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项目,稳步化解遗留污染地块问题。实施重点园区(企业)新污染物调查,加快推进自贡市新污染物调查评估项目,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持续培育壮大“无废细胞”。

以更优质效写好问题整改大文章。抓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做到不踩线、不越线,不搞“一刀切”,高质量完成问题整改销号。举一反三做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紧盯典型案例披露问题、督察反馈问题,着力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砖瓦行业产能置换、固废危废处置等方面排查整治。建立完善共性信访问题长效化解机制,针对噪声扰民、垃圾乱堆、畜禽养殖扰民等反复投诉信访,分类施策制定整改方案,持续跟进矛盾纠纷化解,以实绩实效回应群众关心关切。

以更实举措巩固绿色发展新成果。提前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聚焦深化“点题式”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实施生态环境领域“两证合一”、项目“打捆”审批、排污许可执行标杆企业建设等改革举措,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切实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标美丽四川建设要求,全面落实美丽自贡建设规划,大力推动富顺县美丽四川先行试点培育县建设,持续推进水利风景区、水美新村、美丽河湖建设,积极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本底。

以更多载体构建环保治理大格局。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精心策划“六五环境日”“国际零废物日”等环保主题日活动,常态化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着力提升宣传教育覆盖面和普及率。加快推动“环保茶馆”提质扩面,持续擦亮“一微克”环保志愿服务品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开展更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群众参与、延伸环保触角,助力提升全市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能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浓厚氛围。

未来,自贡市将持之以恒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举措、创新的精神,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让盐都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努力为“美丽中国”“美丽四川”建设贡献更多自贡力量。

在记者提问环节,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红军就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曾魁甸就企业深度治理、绿色转型发展;市水务局机关党委书记王洪剑就釜溪河水环境治理;市城管执法局机关党委书记吴蓓就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邱贞霖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在线、四川经济日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四川新闻网、国际在线(中国网)、自贡日报、市广播电视台、自贡观察、自贡在线等媒体受邀参加发布会。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