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泸州市“绿芽积分”走出了自己绿色之路。
一、写好“说明书”。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泸州市“绿芽积分”建设推进实施方案》,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低碳生活新模式,明确全市100余个部门(单位)的职能职责,整合60多家企业、7家高校、5家社会团体参与。
二、抹匀“润滑油”。搭建低碳减排场景、以微信小程序为端口,不设门槛,易于操作,量体打造“绿芽积分”进校、企、村等推广活动,打通13种生活场景数据接口。至目前,“绿芽积分”累计注册使用人数5万+,覆盖受众超50万,日活跃人数超8000人,每天累计碳减排量达近1吨,碳减排价值初见成效。
三、驶入“快车道”。打造“低碳+公益”示范项目,以“物质+荣誉”形式对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公众给予肯定,提升公众参与的获得感。通过“绿芽积分”的公益带动,目前累计种植树苗15000余株、生态放流50余万尾、清理长江河道垃圾40余次,累计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50余篇次,并登上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头条。今年6月,泸州市“绿芽积分”被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并作为唯一代表在全国“生态文明志愿同行”论坛交流,推广泸州经验。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