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从播种到收获,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和校园繁荣生长

发布时间:2023-01-03 11:21:10 来源:泸州市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泸州市通过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农村、进校园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将生态文明的种子传播进农村和学校,用良好生态环境赋能乡村振兴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进农村、进校园活动30余场,线下累计参与人数8000余人次,线上参与人数超过12万。

生态之风拂乡村 遍地开花

网红说环保,引领环保新风尚。邀请农村四哥、二狗哥、唐唐皮蛋、阳小雪、土耳其阿布5位粉丝共计500余万的泸州本土网红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环保科普中,通过自身视角,运用rap、短视频等多种方式,从秸秆禁烧、垃圾分类、禁渔禁捕、生物多样性保护、农药减量化等5个方面为大家呈现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短视频线上宣传效应,呼吁公众关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三农网红“农村四哥”王荣棋,在抖音平台有280万粉丝,他表示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日常拍摄短视频也多是展现农村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短视频作品,让乡亲们能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让家乡更加山清水秀5位本土网红全网视频累计在线播放量超30万,受到农民朋友的点赞认同,为乡村振兴添一把火

“绿芽”来助力,小积分有大作为。泸州市“绿芽积分”将枝丫延伸至农村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让农村居民也能参与低碳减排全民行动。“绿芽积分”通过采集日常环保行为数据,利用碳减排方法学进行科学量化,形成了一套绿色生活反馈激励机制“绿芽”环保志愿者的宣传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朋友加入到“绿芽积分”中,通过参与绑定日常步行、公交卡、分享环保小知识等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来兑换低碳礼物,让每一个环保行为都能收获福利回馈。不少村民表示,这种方式非常好,日常出去散步和坐公交就能够有积分,操作也非常方便,还能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拓宽宣传面,线下线上齐发力。泸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相关部门,动员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走进田间地头、农村院坝,通过环保公益宣讲、农民朋友说环保、农村小喇叭、环保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并利用现有农民夜校、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教育基地,丰富充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材、宣传资料,组织好学习宣传。此外,充分利用“一镇(社)一屏”广播电视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广播“村村响”、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地方综合频道,加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影视文化作品和公益宣传短片的播放,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泸州生态环保故事和先进典型事迹。线下线上并驾齐驱,持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地区的宣传推广,提升全市乡村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浓厚氛围。

生态之雨润田野 深入人心

宣讲有干货,环保知识掌握牢。为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更接地气地融入农村,泸州市生态环境系统专家、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主播、区县宣传文化带头人等组成“绿芽”公益宣团,走进农村地区,累计开展15场“绿芽”公益宣讲。公益宣讲紧扣乡村“坝坝”聚集式活动特点,充分利用村委会、文化广场等场所,用农民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宣讲、绿色环保电影播放、生态环保专题文艺演出等活动,并向群众发放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的宣传画、环保袋、手册等宣传资料和物料3万余份,在潜移默化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浸润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模范带好头,生态思想理解透。加大对农技员、农场主、产业大户、农村新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干部等特定人员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训学习,提升他们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中的示范作用,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乡间流动宣传员。在龙马潭区双加镇大冲头村党委书记肖运辉化身“绿芽”环保公益宣讲员用生动的例子和生活化的语言,为农民朋友讲述了秸秆焚烧的危害以及农村生活中与环保相关的方方面面在农田里,在小河边,在院坝中……处处是“绿芽”环保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结合个人的农村生活工作经验,向农民朋友们分享环保知识,让农民朋友们对养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群众齐参与,内生动力后劲足。赤水河畔,两岸居民纷纷行动,发挥主人翁意识,开展清河护岸行动,坚决制止、举报影响赤水河保护的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以身作则守护赤水河水清岸绿泸州市全方位动员群众,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加深了农村居民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宣讲人员离开后,“绿芽积分”接替上岗,全方位、全时段陪伴农村居民,养成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好习惯。多样宣讲声声入耳,“绿芽积分”日日践行,着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养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之种播校园 生根发芽

课堂设计好,学生热情少不了。“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的空气质量最差?”在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的“绿芽”环保公益课堂上,“绿芽”志愿讲解员——四川省泸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室主任李小宇以“保护大气环境 共筑‘泸州蓝’”为主题进行公益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句讲解“大气环境污染”“大气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并倡导学生们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保护大气环境。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为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校园教育,激发学生们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泸州市积极开展校园公益课堂20余场次,以低碳环保、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核与辐射等为主题,将声驻波、风力发电、光辉球等科普设备带到孩子身边,为孩子们带去一堂堂生动的环保课。课堂上,通过现场演示,开展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等,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呼吁学生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生态环保的宣传者和践行者,真正将生态文明的理念“种”进学生心中。

校园氛围浓,潜移默化添互动。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学习氛围,市生态环境局通过与学校合作共建,分别在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泸州高中城西校区、泸州七中城西校区校园内打造“水生态文明”“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保主题长廊,并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同时,“绿芽积分”还走进高校,通过打造高校专区,在西南医科大学、四川三河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试点,推动光盘打卡、节约水电等低碳场景应用,目前累计参与师生千人。西南医科大学学生邹沅说:“每天吃完早饭进行光盘打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粮食,也可以获得5个积分。”今年5月,她就开始记录自己的绿色生活行为。她发现,几个月来,通过使用“绿芽积分”,自己养成了随手关灯、出门尽量选乘公交和步行的习惯,并会动员自己的家人朋友加入“绿芽积分”,参与到绿色低碳生活的行动中,可以说“绿芽积分”已经深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师资力量强,资源共享更丰富。全市生态环保领域骨干、教师学者和相关专家组成“绿芽”环保公益讲师团,制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公益课程宣讲计划,到全市各级学校开展公益宣传活动,通过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内容,培养和提升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在校园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泸州市还不断充实全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资源共享库,将每场环保公益课堂拍摄剪辑成环保学习课程,发送给各个学校开展广泛学习,同时也在“绿芽积分”平台上线,引导全市师生及学生家长通过线上学习参与低碳绿色生活。并在“绿芽积分”平台上建立线上学习专区,展示能源、噪声、水资源、生态系统、固废、生物多样性等9个主题共55个学习内容并配套课后练习测试题,让学生在家就可以学习到环保知识,以“小手拉大手”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

生态之藤延校外 开花结果

竞答人气高,寓教于乐玩中学。泸州市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涵,通过“绿芽积分”平台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泸州市2022年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线上竞答活动”,答题比赛与抽奖环节“组合出道”,让学生们畅游在环保知识的海洋。活动结束后,对优胜学生授予“生态文明学习之星”,通过以“赛”促学,帮助中小学生认知、思考、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累计参与学生超11万人,答题人次超50万次。“我很喜欢这种既能学习知识又非常有趣的活动。”泸州市梓橦路学校学生陈弈帆每天都会参与一次答题。陈弈帆认为,此次线上竞答活动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所有的题目都很贴近生活,通过答题不仅可以增长环保知识,还对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很有帮助。此外,泸州市还创作校园短视频、连环画、知识读本等宣传产品,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演讲、征文、绘画等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中小学生学习和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研学受欢迎,沉浸体验花式学。如何让学生们对生态环保有更直观的认识?走进环保设施单位现场参观学习成了孩子们的首选。在泸州,学生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空气监测站、环境监测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保设施预约参观的常客,“绿芽”环保志愿者们带领学生们参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详细介绍各个环保设施的工艺流程和作用。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学生参与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10余场,参与学生300余人次。此外,泸州市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创建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研学实践基地,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品研学路线,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研学,引导青少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志愿有意义,日常实践知行学。泸州市各级学校成立“绿芽”环保志愿服务小分队,组织师生志愿者深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开展“红嘴鸥保护”“保护母亲河”“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为酒城添绿植”“垃圾分类小能手”等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有了年轻血液的加入,“绿芽”环保志愿服务队更加壮大。并积极运用“绿芽积分”参与生态文明线上课堂、环保小知识学习和环保公益行动等,鼓励学生和家长通过“绿芽积分”践行低碳绿色健康生活,深化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在广大青少年中生根发芽,并从学校扩展到家庭、辐射到社会……

下一步,泸州市将积极运用好生态环境宣传手段,持续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力度,继续推动进农村、进校园活动,通过积极开展示范点打造、环保公益讲师团队伍培训、差异化设置公益讲座、创建特色生态环境研学实践基地等方式全面推进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全方位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工作

从播种到收获,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和校园繁荣生长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1-03 11:21:10] [来源:泸州市] [点击量:] [关闭]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泸州市通过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农村、进校园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将生态文明的种子传播进农村和学校,用良好生态环境赋能乡村振兴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进农村、进校园活动30余场,线下累计参与人数8000余人次,线上参与人数超过12万。

生态之风拂乡村 遍地开花

网红说环保,引领环保新风尚。邀请农村四哥、二狗哥、唐唐皮蛋、阳小雪、土耳其阿布5位粉丝共计500余万的泸州本土网红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环保科普中,通过自身视角,运用rap、短视频等多种方式,从秸秆禁烧、垃圾分类、禁渔禁捕、生物多样性保护、农药减量化等5个方面为大家呈现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短视频线上宣传效应,呼吁公众关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三农网红“农村四哥”王荣棋,在抖音平台有280万粉丝,他表示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日常拍摄短视频也多是展现农村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短视频作品,让乡亲们能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让家乡更加山清水秀5位本土网红全网视频累计在线播放量超30万,受到农民朋友的点赞认同,为乡村振兴添一把火

“绿芽”来助力,小积分有大作为。泸州市“绿芽积分”将枝丫延伸至农村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让农村居民也能参与低碳减排全民行动。“绿芽积分”通过采集日常环保行为数据,利用碳减排方法学进行科学量化,形成了一套绿色生活反馈激励机制“绿芽”环保志愿者的宣传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朋友加入到“绿芽积分”中,通过参与绑定日常步行、公交卡、分享环保小知识等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来兑换低碳礼物,让每一个环保行为都能收获福利回馈。不少村民表示,这种方式非常好,日常出去散步和坐公交就能够有积分,操作也非常方便,还能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拓宽宣传面,线下线上齐发力。泸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相关部门,动员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走进田间地头、农村院坝,通过环保公益宣讲、农民朋友说环保、农村小喇叭、环保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并利用现有农民夜校、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教育基地,丰富充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材、宣传资料,组织好学习宣传。此外,充分利用“一镇(社)一屏”广播电视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广播“村村响”、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地方综合频道,加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影视文化作品和公益宣传短片的播放,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泸州生态环保故事和先进典型事迹。线下线上并驾齐驱,持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地区的宣传推广,提升全市乡村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浓厚氛围。

生态之雨润田野 深入人心

宣讲有干货,环保知识掌握牢。为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更接地气地融入农村,泸州市生态环境系统专家、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主播、区县宣传文化带头人等组成“绿芽”公益宣团,走进农村地区,累计开展15场“绿芽”公益宣讲。公益宣讲紧扣乡村“坝坝”聚集式活动特点,充分利用村委会、文化广场等场所,用农民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宣讲、绿色环保电影播放、生态环保专题文艺演出等活动,并向群众发放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的宣传画、环保袋、手册等宣传资料和物料3万余份,在潜移默化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浸润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模范带好头,生态思想理解透。加大对农技员、农场主、产业大户、农村新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干部等特定人员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训学习,提升他们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中的示范作用,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乡间流动宣传员。在龙马潭区双加镇大冲头村党委书记肖运辉化身“绿芽”环保公益宣讲员用生动的例子和生活化的语言,为农民朋友讲述了秸秆焚烧的危害以及农村生活中与环保相关的方方面面在农田里,在小河边,在院坝中……处处是“绿芽”环保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结合个人的农村生活工作经验,向农民朋友们分享环保知识,让农民朋友们对养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群众齐参与,内生动力后劲足。赤水河畔,两岸居民纷纷行动,发挥主人翁意识,开展清河护岸行动,坚决制止、举报影响赤水河保护的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以身作则守护赤水河水清岸绿泸州市全方位动员群众,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加深了农村居民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宣讲人员离开后,“绿芽积分”接替上岗,全方位、全时段陪伴农村居民,养成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好习惯。多样宣讲声声入耳,“绿芽积分”日日践行,着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养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之种播校园 生根发芽

课堂设计好,学生热情少不了。“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的空气质量最差?”在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的“绿芽”环保公益课堂上,“绿芽”志愿讲解员——四川省泸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室主任李小宇以“保护大气环境 共筑‘泸州蓝’”为主题进行公益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句讲解“大气环境污染”“大气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并倡导学生们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保护大气环境。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为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校园教育,激发学生们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泸州市积极开展校园公益课堂20余场次,以低碳环保、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核与辐射等为主题,将声驻波、风力发电、光辉球等科普设备带到孩子身边,为孩子们带去一堂堂生动的环保课。课堂上,通过现场演示,开展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等,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呼吁学生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生态环保的宣传者和践行者,真正将生态文明的理念“种”进学生心中。

校园氛围浓,潜移默化添互动。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学习氛围,市生态环境局通过与学校合作共建,分别在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泸州高中城西校区、泸州七中城西校区校园内打造“水生态文明”“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保主题长廊,并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同时,“绿芽积分”还走进高校,通过打造高校专区,在西南医科大学、四川三河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试点,推动光盘打卡、节约水电等低碳场景应用,目前累计参与师生千人。西南医科大学学生邹沅说:“每天吃完早饭进行光盘打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粮食,也可以获得5个积分。”今年5月,她就开始记录自己的绿色生活行为。她发现,几个月来,通过使用“绿芽积分”,自己养成了随手关灯、出门尽量选乘公交和步行的习惯,并会动员自己的家人朋友加入“绿芽积分”,参与到绿色低碳生活的行动中,可以说“绿芽积分”已经深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师资力量强,资源共享更丰富。全市生态环保领域骨干、教师学者和相关专家组成“绿芽”环保公益讲师团,制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公益课程宣讲计划,到全市各级学校开展公益宣传活动,通过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内容,培养和提升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在校园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泸州市还不断充实全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资源共享库,将每场环保公益课堂拍摄剪辑成环保学习课程,发送给各个学校开展广泛学习,同时也在“绿芽积分”平台上线,引导全市师生及学生家长通过线上学习参与低碳绿色生活。并在“绿芽积分”平台上建立线上学习专区,展示能源、噪声、水资源、生态系统、固废、生物多样性等9个主题共55个学习内容并配套课后练习测试题,让学生在家就可以学习到环保知识,以“小手拉大手”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

生态之藤延校外 开花结果

竞答人气高,寓教于乐玩中学。泸州市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涵,通过“绿芽积分”平台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泸州市2022年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线上竞答活动”,答题比赛与抽奖环节“组合出道”,让学生们畅游在环保知识的海洋。活动结束后,对优胜学生授予“生态文明学习之星”,通过以“赛”促学,帮助中小学生认知、思考、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累计参与学生超11万人,答题人次超50万次。“我很喜欢这种既能学习知识又非常有趣的活动。”泸州市梓橦路学校学生陈弈帆每天都会参与一次答题。陈弈帆认为,此次线上竞答活动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所有的题目都很贴近生活,通过答题不仅可以增长环保知识,还对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很有帮助。此外,泸州市还创作校园短视频、连环画、知识读本等宣传产品,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演讲、征文、绘画等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中小学生学习和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研学受欢迎,沉浸体验花式学。如何让学生们对生态环保有更直观的认识?走进环保设施单位现场参观学习成了孩子们的首选。在泸州,学生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空气监测站、环境监测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保设施预约参观的常客,“绿芽”环保志愿者们带领学生们参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详细介绍各个环保设施的工艺流程和作用。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学生参与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10余场,参与学生300余人次。此外,泸州市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创建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研学实践基地,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品研学路线,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研学,引导青少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志愿有意义,日常实践知行学。泸州市各级学校成立“绿芽”环保志愿服务小分队,组织师生志愿者深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开展“红嘴鸥保护”“保护母亲河”“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为酒城添绿植”“垃圾分类小能手”等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有了年轻血液的加入,“绿芽”环保志愿服务队更加壮大。并积极运用“绿芽积分”参与生态文明线上课堂、环保小知识学习和环保公益行动等,鼓励学生和家长通过“绿芽积分”践行低碳绿色健康生活,深化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在广大青少年中生根发芽,并从学校扩展到家庭、辐射到社会……

下一步,泸州市将积极运用好生态环境宣传手段,持续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力度,继续推动进农村、进校园活动,通过积极开展示范点打造、环保公益讲师团队伍培训、差异化设置公益讲座、创建特色生态环境研学实践基地等方式全面推进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全方位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工作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