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绵阳市创新建立“环保110平台”,深入推动“人防”向“技防”转变,有效弥补监管短板,实现精细化监管和精准执法,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1)搭建监管平台。在国控站点周边、进出城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新建86个高清视频摄像头监控点位。接入国(省)控点、监测微站,4111辆非道路移动机械、124个污染源视频监控摄像头、62家固定污染源用电监控数据。整合接入住建部门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平台、城区洒水抑尘信息、城区重点区域建筑工地摄像头,林业部门自然保护区、公安部门公安天网视频监控、以及矿山矿企视频信息等资源数据。利用大数据预测、AI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秸秆焚烧、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抛洒滴漏等环境污染违规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定位、取证,实现重点区域污染源24小时精准监测、监控与溯源。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由生态环境、住建等12市级重点部门和13个县市区(园区)组成的276人快反处置队伍,出台《绵阳市环境污染防治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完善“问题接件—调度交办—核实处置—情况反馈”快速反应流程,实现环境污染10分钟内响应、24小时内回复、3天内办结处置,形成“发现问题、指挥调度、快速处置、情况上报、评价考核”的闭环管理,目前已调度办结污染问题1100件。
(3)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开设预测预报功能,对污染物累积过程和传输影响途径实现可视化演示。每日形成《预测预报日报》,对全市快反工作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地区、污染因子、污染来源等方面的污染频率和特点,对污染高发地区和类型进行重点提醒,并督促处置。目前,已对6个县市区、园区和1个市级部门发出污染防治预警提示。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