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赴广元剑阁翠云廊开展社科普及专项活动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5-12 17:29:31] [来源:广元市] [点击量:] [关闭]

近期,西华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科普团队成员赴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开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社科普及专项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志愿者服务、现场调查、报告会、大讲堂等形式,深入景区、社区、街道和中小学校,普及人数达800余人。

在剑阁县翠云廊景区和普安镇下寺镇沙溪坝社区,科普团队围绕古树名木保护内容,对游客、护林员、园区工作人员、村民和社区居民进行了“认识身边古树”现场问卷调查。活动志愿者讲解了“古树名木知多少”科普知识,发放带有环保标识的300多件纪念品。

在四川环境教育1+N联盟学校——剑阁县龙江小学,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王碧霞副教授以“这些古树有故事——蜀道明珠翠云廊”为题,为300余名师生开展了一场趣味科普大讲堂。王碧霞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向大家介绍了翠云廊古柏群的保护历程和重要意义。在剑阁县普安中学,王碧霞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这些古树有故事”为题,为该校200余名师生作报告。报告中,她采用背古诗、互动问答等方式,将翠云廊古树名木的保护成果、保护措施和保护现状融入历史典故中,号召青少年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殷切嘱托。

活动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王东副研究员以“增温减雨背景下峨眉山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碳循环过程研究”为题,通过沉浸式3D网站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植物根系生长动态、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呼吸三个方面,向学生们展示了科研人员探索土壤碳循环的奇妙之旅。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对森林土壤碳循环有了初步认识,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西华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主任李友平教授介绍,本次社科普及专项活动得到了剑阁县教育局和有关方面的鼎力支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景区游客和社区群众带去了一场科普盛宴,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小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环境、保护古树名木的热情,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长者专区

西华师范大学赴广元剑阁翠云廊开展社科普及专项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2 17:29:31 来源:广元市

近期,西华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科普团队成员赴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开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社科普及专项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志愿者服务、现场调查、报告会、大讲堂等形式,深入景区、社区、街道和中小学校,普及人数达800余人。

在剑阁县翠云廊景区和普安镇下寺镇沙溪坝社区,科普团队围绕古树名木保护内容,对游客、护林员、园区工作人员、村民和社区居民进行了“认识身边古树”现场问卷调查。活动志愿者讲解了“古树名木知多少”科普知识,发放带有环保标识的300多件纪念品。

在四川环境教育1+N联盟学校——剑阁县龙江小学,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王碧霞副教授以“这些古树有故事——蜀道明珠翠云廊”为题,为300余名师生开展了一场趣味科普大讲堂。王碧霞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向大家介绍了翠云廊古柏群的保护历程和重要意义。在剑阁县普安中学,王碧霞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这些古树有故事”为题,为该校200余名师生作报告。报告中,她采用背古诗、互动问答等方式,将翠云廊古树名木的保护成果、保护措施和保护现状融入历史典故中,号召青少年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殷切嘱托。

活动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王东副研究员以“增温减雨背景下峨眉山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碳循环过程研究”为题,通过沉浸式3D网站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植物根系生长动态、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呼吸三个方面,向学生们展示了科研人员探索土壤碳循环的奇妙之旅。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对森林土壤碳循环有了初步认识,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西华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主任李友平教授介绍,本次社科普及专项活动得到了剑阁县教育局和有关方面的鼎力支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景区游客和社区群众带去了一场科普盛宴,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小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环境、保护古树名木的热情,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