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行 提能而进 凝心而上!以不负韶华的姿态开启南充环保事业新篇章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1-24 10:20:58] [来源:南充市] [点击量:] [关闭]

1月23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市委党校会议室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覃海波主持会议。

总结2024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充分肯定2024年工作取得的成绩。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创了全市生态环境事业的新局面。

一是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勠力取得了“4个首次”。首次成功举办国家级应急演练,首次获得迎督工作全国正面典型,首次出台《美丽南充建设规划》,执法、宣传工作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不负使命、笃定前行,超额完成了“4个目标”。PM2.5目标超额完成,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超额完成,优先监管地块管控、危废管理评估超额完成。

三是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努力实现了“4个100%”。水环境质量优良率100%,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利用率100%,建设用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问题整改推进率100%,行政审批网办率、政务平台群众好评率100%。

四是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大力创新了“4个机制”。创新服务发展保障机制,创新环境质量预警预报机制,创新协作联动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五是不负使命、砥砺前行,协力获得了“4项肯定”。美丽南充建设得到肯定,迎督工作得到肯定,相关工作得到肯定表扬,多人(次)、多集体获得表彰奖励。

分析形势成绩与挑战并存,机遇与压力同行

会议指出,在回顾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机遇、压力和挑战。归纳起来,全市生态环境工作主要面临“三大机遇”“三大压力”“五大挑战”。

“三大机遇”: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生态环境工作的政策机制更加完善,美丽南充建设全面推进;干部队伍越来越优,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不断增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更加明确。

“三大压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大,2025年实现优良天数率94%的目标压力巨大;小流域断面不能稳定达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量大面广。

“五大挑战”:当前环境下,生态环境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新的挑战;如何全面完成11项指标,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成为我们的最大挑战;如何在人多车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加强生态环境管控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我们新的挑战;如何适应角色转变,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成为我们新的挑战。

部署2025抓好5项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继续围绕“四好”目标,持续开展“三个年”行动,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以试点示范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美丽南充建设。加快出台美丽南充建设三年攻坚方案,继续推动阆中积极开展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推动实施“升钟湖水美工程”,打造国家级美丽河湖和“两山转化”典范和样板,力争形成一批美丽建设的典型经验。推进美丽细胞建设,打造一批美丽校园、美丽社区、美丽乡镇、美丽乡村和美丽交通线,为推进美丽系列建设打好基础。

二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守护“一片蓝天”这个“硬任务”,围绕“四保”目标,继续实施“四周机制”,严格按照“两清单一方案”,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加强烟花爆竹燃放、秸秆焚烧管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擦亮“一江春水”这个“亮招牌”,强化枯水期水质管控,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指导仪陇做好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与调查试点。筑牢“一方净土”这根“安全线”,依据“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加快细化年度重点任务,强化土壤污染分区管控和新污染物治理,动态更新全市风险源管控清单,落实“一源一策”管控措施,确保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三是以突出问题整改为抓手,认真做好中省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以点带面提档升级,认真梳理分析群众反复投诉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严督实察推进整改,要根据整改方案,压实责任,切实推动中省督察反馈问题解决到位、整改彻底,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跟踪问效、巩固成效,防止问题“反弹”。定期调度确保质量,问题整改要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具体化,明确整改时间节点和阶段性目标,动态更新推进情况,直至问题办结销号。要充分利用环委会等时机,通报问题整改进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措施,加强市县两级“联审把关”,推动问题清仓见底。

四是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助推“五区建设”。提升环评审批服务,继续推行环评容缺办理,鼓励承诺审批,探索打捆审批,开通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项目一方案”,指定专人、成立专班、邀请专家,提前介入、全程一对一服务。优化执法监管,实行差异化“正面清单”监管,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做到“无事不扰”。推行柔性执法,严格落实从轻、减轻、不予行政处罚和“首违不罚”规定,持续开展送法入园、送法入企“两送”活动,尽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加大争资引项力度,积极申报2025年中央财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持续聚焦“两重”“两新”政策,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全力指导县(市、区)多包装生态环境项目入中省项目库,全力争取中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

五是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引领,持续锻造“环保铁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好党组“主体责任”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围绕局党组提出的“八项工作要求”,提升干部职工“五力”,打造“四个好”机关。持续深化作风纪律整治,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和干部作风等“四项专项整治”,着重开展“躺平式”干部作风教育整治,大力纠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管理、财务、“三重一大”等制度,全面细致做好厅党组巡察相关准备。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通过“七个一批”强化干部引进交流,始终坚持严管厚爱、宽严并济、多措并举,持续锻造“环保铁军”。

会上,书面传达了2025年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覃海波同志传达了陈有波书记、崔竹君副市长对2024年生态环境工作的批示精神。

顺庆生态环境局、南部生态环境局、蓬安生态环境局、市执法支队、行政审批科、党建工作科作交流发言,其他派出局、经开区分局以及局机关科室、直属单位进行书面交流发言。

覃海波宣读受表扬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名单,领导班子为19个先进集体、27名先进个人代表颁奖。

市局班子领导、调研员,驻市监测站、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驻局纪检监察组、市局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长者专区

知难而行 提能而进 凝心而上!以不负韶华的姿态开启南充环保事业新篇章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5-01-24 10:20:58 来源:南充市

1月23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市委党校会议室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覃海波主持会议。

总结2024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充分肯定2024年工作取得的成绩。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创了全市生态环境事业的新局面。

一是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勠力取得了“4个首次”。首次成功举办国家级应急演练,首次获得迎督工作全国正面典型,首次出台《美丽南充建设规划》,执法、宣传工作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不负使命、笃定前行,超额完成了“4个目标”。PM2.5目标超额完成,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超额完成,优先监管地块管控、危废管理评估超额完成。

三是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努力实现了“4个100%”。水环境质量优良率100%,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利用率100%,建设用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问题整改推进率100%,行政审批网办率、政务平台群众好评率100%。

四是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大力创新了“4个机制”。创新服务发展保障机制,创新环境质量预警预报机制,创新协作联动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五是不负使命、砥砺前行,协力获得了“4项肯定”。美丽南充建设得到肯定,迎督工作得到肯定,相关工作得到肯定表扬,多人(次)、多集体获得表彰奖励。

分析形势成绩与挑战并存,机遇与压力同行

会议指出,在回顾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机遇、压力和挑战。归纳起来,全市生态环境工作主要面临“三大机遇”“三大压力”“五大挑战”。

“三大机遇”: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生态环境工作的政策机制更加完善,美丽南充建设全面推进;干部队伍越来越优,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不断增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更加明确。

“三大压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大,2025年实现优良天数率94%的目标压力巨大;小流域断面不能稳定达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量大面广。

“五大挑战”:当前环境下,生态环境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新的挑战;如何全面完成11项指标,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成为我们的最大挑战;如何在人多车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加强生态环境管控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我们新的挑战;如何适应角色转变,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成为我们新的挑战。

部署2025抓好5项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继续围绕“四好”目标,持续开展“三个年”行动,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以试点示范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美丽南充建设。加快出台美丽南充建设三年攻坚方案,继续推动阆中积极开展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推动实施“升钟湖水美工程”,打造国家级美丽河湖和“两山转化”典范和样板,力争形成一批美丽建设的典型经验。推进美丽细胞建设,打造一批美丽校园、美丽社区、美丽乡镇、美丽乡村和美丽交通线,为推进美丽系列建设打好基础。

二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守护“一片蓝天”这个“硬任务”,围绕“四保”目标,继续实施“四周机制”,严格按照“两清单一方案”,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加强烟花爆竹燃放、秸秆焚烧管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擦亮“一江春水”这个“亮招牌”,强化枯水期水质管控,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指导仪陇做好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与调查试点。筑牢“一方净土”这根“安全线”,依据“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加快细化年度重点任务,强化土壤污染分区管控和新污染物治理,动态更新全市风险源管控清单,落实“一源一策”管控措施,确保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三是以突出问题整改为抓手,认真做好中省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以点带面提档升级,认真梳理分析群众反复投诉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严督实察推进整改,要根据整改方案,压实责任,切实推动中省督察反馈问题解决到位、整改彻底,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跟踪问效、巩固成效,防止问题“反弹”。定期调度确保质量,问题整改要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具体化,明确整改时间节点和阶段性目标,动态更新推进情况,直至问题办结销号。要充分利用环委会等时机,通报问题整改进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措施,加强市县两级“联审把关”,推动问题清仓见底。

四是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助推“五区建设”。提升环评审批服务,继续推行环评容缺办理,鼓励承诺审批,探索打捆审批,开通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项目一方案”,指定专人、成立专班、邀请专家,提前介入、全程一对一服务。优化执法监管,实行差异化“正面清单”监管,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做到“无事不扰”。推行柔性执法,严格落实从轻、减轻、不予行政处罚和“首违不罚”规定,持续开展送法入园、送法入企“两送”活动,尽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加大争资引项力度,积极申报2025年中央财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持续聚焦“两重”“两新”政策,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全力指导县(市、区)多包装生态环境项目入中省项目库,全力争取中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

五是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引领,持续锻造“环保铁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好党组“主体责任”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围绕局党组提出的“八项工作要求”,提升干部职工“五力”,打造“四个好”机关。持续深化作风纪律整治,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和干部作风等“四项专项整治”,着重开展“躺平式”干部作风教育整治,大力纠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管理、财务、“三重一大”等制度,全面细致做好厅党组巡察相关准备。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通过“七个一批”强化干部引进交流,始终坚持严管厚爱、宽严并济、多措并举,持续锻造“环保铁军”。

会上,书面传达了2025年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覃海波同志传达了陈有波书记、崔竹君副市长对2024年生态环境工作的批示精神。

顺庆生态环境局、南部生态环境局、蓬安生态环境局、市执法支队、行政审批科、党建工作科作交流发言,其他派出局、经开区分局以及局机关科室、直属单位进行书面交流发言。

覃海波宣读受表扬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名单,领导班子为19个先进集体、27名先进个人代表颁奖。

市局班子领导、调研员,驻市监测站、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驻局纪检监察组、市局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