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3-19 16:17:22] [来源:生态环境部] [点击量:] [关闭]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平台载体和典型引领作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评选工作,并于2021年10月14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对评选出的10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4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命名授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自2021年11月起,我们将原有“绿色发展示范案例”栏目更名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栏目,继续对示范创建地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鲜活案例和典型经验予以展示推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2021年,松潘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道海 ( 杨友利 摄 )
  松潘凭借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持续放大绿色优势,积极探索生态绿色发展模式,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了高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双赢。
红军长征纪念碑主碑 (泽让闼 摄 )
  全县纵深推进庭院美化、道路靓化、土地净化、工地标化、江水洁化、山川绿化和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六化三整治”行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对外旅游形象,着力打造美丽清新的自然生态,加快建设高原生态家园,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坚持围绕生态旅游与群众增收,松潘高原农业现代产业园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链条中来,流转当地农用土地种植藜麦、薰衣草、天山雪菊等经济作物,花期时开发旅游项目,农作物成熟后,制成青储饲料稳定收益。从栽种到收成,雇佣周围居民,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新型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推进砂石管理改革,全面规范河道清淤、护岸、固堤等施工标准,完成9个乡镇87.5公里河道疏浚 90.61万立方米,新建5个河道清淤废料集中加工点,加工生产由周边群众承担,带动800余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有效满足了成兰铁路(松潘段)等重大项目对高质量砂石的需求,保障岷江、涪江水域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治理当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

长者专区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发布时间:2025-03-19 16:17:22 来源:生态环境部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平台载体和典型引领作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评选工作,并于2021年10月14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对评选出的10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4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命名授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自2021年11月起,我们将原有“绿色发展示范案例”栏目更名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栏目,继续对示范创建地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鲜活案例和典型经验予以展示推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2021年,松潘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道海 ( 杨友利 摄 )
  松潘凭借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持续放大绿色优势,积极探索生态绿色发展模式,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了高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双赢。
红军长征纪念碑主碑 (泽让闼 摄 )
  全县纵深推进庭院美化、道路靓化、土地净化、工地标化、江水洁化、山川绿化和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六化三整治”行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对外旅游形象,着力打造美丽清新的自然生态,加快建设高原生态家园,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坚持围绕生态旅游与群众增收,松潘高原农业现代产业园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链条中来,流转当地农用土地种植藜麦、薰衣草、天山雪菊等经济作物,花期时开发旅游项目,农作物成熟后,制成青储饲料稳定收益。从栽种到收成,雇佣周围居民,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新型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推进砂石管理改革,全面规范河道清淤、护岸、固堤等施工标准,完成9个乡镇87.5公里河道疏浚 90.61万立方米,新建5个河道清淤废料集中加工点,加工生产由周边群众承担,带动800余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有效满足了成兰铁路(松潘段)等重大项目对高质量砂石的需求,保障岷江、涪江水域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治理当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