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是什么?
一是加强水环境保护的需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鼓励指导有关地方制定差别化的流域性环境标准和行业污染排放管控要求”。《四川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鼓励非常规天然气清洁开发、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快制定符合区域实际的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的环境政策、标准及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制定页岩气开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范页岩气开采水污染物排放,可促进我省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二是助推页岩气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水力压裂是开采页岩气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同时会产生压裂返排液。返排液具有高盐、高有机物、水质复杂等特点,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水环境污染。我省是全国页岩气开发大省,页岩气产量居全国第一,在大规模开发页岩气的同时,会产生大量返排液。目前国家尚未发布页岩气开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污染物浓度排放限值要求相对较宽且污染物指标未涵盖氯化物、可溶性钡、硼等页岩气开采废水的特征污染物,不满足我省页岩气开采水污染物排放监督管理的现实需求。为适应我省页岩气开发形势,有效控制页岩气开采水污染物排放,促进页岩气行业绿色发展,有必要制定页岩气开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标准的主要控制特点是什么?
《四川省页岩气开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的控制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筛选污染因子。根据我省页岩气开发实际,在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常规污染物的基础上,将氯化物、可溶性钡、硼等特征污染物作为控制指标予以管控。二是分类实施。对现有排污单位,要求在本标准发布后的过渡期内(即24个月内)按照当前正在执行的标准管控废水排放,并通过技术改造、新增废水处理设施设备等逐步满足本标准对废水污染物管控要求,在过渡期满后,对新建排污单位,要求在本标准实施后即开始按照相应管理要求执行。
三、标准的排放限值是如何确定的?
一是标准限值制定的技术路线。主要采用调研、实地监测及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水环境中氯化物的质量控制和氯化物排放标准、高盐废水污染防治技术及行业相关政策的调研,对我省页岩气开采废水处理企业实地考察和监测,重点核实了页岩气开发企业和页岩气开发废水处理企业数量及分布、原辅料使用、废水排放状况和治理现状,经对相关材料整理、分析及对比,形成标准及编制说明草案,根据专家、管理部门及生产企业反馈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标准文本。二是排放限值的确定思路。从我省水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出发,综合考虑国内页岩气开发废水现状、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排放治理技术发展情况以及达标的经济成本等因素,分直排/间排,科学合理制定标准限值,最终实现对全省页岩气开采废水排放的有效管控。
四、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在国内是什么控制水平?
一是与国家标准比较情况。国内目前没有页岩气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四川省页岩气开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比,指标均更严,并新增了氯化物、可溶性钡、硼等控制指标。二是与省内外地方标准比较情况。氯化物排放浓度限值与我省《四川省泡菜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基本一致,但宽于上海、辽宁的综合排放标准。
五、标准实施后会有多大的减排效果?
我省现有页岩气开采废水处理企业目前主要执行的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和《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190-93)。经测算,标准实施后,每年将减少排放化学需氧量约150吨,氨氮约30吨。
六、标准实施的经济成本是多少?
根据调研,页岩气开采废水处理设施的投资额相对较高,一般包含混凝、软化、氧化或生化、膜处理、蒸发除盐等单元。根据废水的处理规模、来水水质、运行管理水平等不同情况,废水处理达标外排的运行成本约150—250元/吨,主要包括药剂、能耗、污泥处置、人工、设备折旧与维护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