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波到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省生态环境对外交流合作中心(省生态环境投资评估与绩效评价中心)、省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四直属单位进行调研,看望干部职工。他强调,要提高装备能力和科研水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毅陪同调研。

在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王波在激光雷达走航车前驻足,详细了解走航车的造价及性能;在西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各个实验室,王波看设施、查监测、问数据。“和环科院、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的数据共享了吗?”王波最关心数据的共享互通情况,当得知目前仅有部分数据共享,他表示生态环境部门要积极主动对接省直部门打破壁垒,共建大数据平台。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王波听取了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业务能力建设情况的汇报,对于监测总站的工作表示肯定。他说,目前监测站具备较强的装备能力,部分指标的监测水平在全国领先,现场感受到干部职工们饱满的工作热情。
在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王波了解了政务新媒体“双微”的运营情况,察看影视拍摄制作设备,询问该中心的人员编制以及装备能力等情况。在省生态环境对外交流合作中心、省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王波对两中心的经费保障、装备能力、人才培养和使用都作了了解。
王波要求,第一,各直属单位属于“数据宝库”,要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全省中心工作。要确保提供的数据客观真实、精准及时,为应急监测预警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增强主动意识,除数据之外更要提供具体可操作性的工程措施和解决方案。
第二,要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和技术积极开展环保技术科研,以科研为载体,加强和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科研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提高装备能力和应急预警水平,分清轻重缓急,确保装备先投入最急需、最紧迫的领域;要积极争取科研课题,推进科研单位去行政化,鼓励发表专著论文。
第三,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队伍“活”起来,激发创业干事的热情,要把人才用在最急需的地方让他们建功立业,不仅要提供良好待遇,还要提供科研平台、业务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机会,鼓励有条件的工作人员读博,提高专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要全面看待用人问题,不仅要待遇留人,还要信仰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要持续推进垂改,确保队伍稳定。
第四,依靠科研经费、财政经费和对外服务收入等多个渠道来保障经费来源。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经费,经费跟着事情走,越改革创新争取经费越多;要科学地做好预算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依靠自身优势开展对外服务。
生态环境厅办公室、生态环境监测处、科技与财务处、人事处和相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参与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