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个原则、树牢五个理念、抓好六项重点!全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充召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9-17 10:37:17] [来源:生态环境厅] [点击量:] [关闭]

9月16日,全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充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宣教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四五”生态环境宣教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陈秋绿主持会议。

总结成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更加凸显

会议充分肯定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服务主责主业,强化正面宣传、做强政务新媒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进一步高昂;二是建立协同机制、组建宣讲队伍、创新内容供给,以志愿服务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的路径进一步明晰;三是汇聚全民行动,形成“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品牌效应,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更加凸显,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分析形势:清醒认识当下面临的挑战

从环保形势、舆论态势、传播趋势来看,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联系,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统筹保护与发展的舆论压力持续增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耐受度”也明显降低,凝聚共识的任务非常繁重。面对这些形势和挑战,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方式方法、队伍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新形势下守住阵地、守牢安全底线的任务更加艰巨。

谋划思路:把握四个原则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省生态环境宣教工作要把普及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美丽四川建设的生动实践、宣传生态环境队伍的精神风貌作为根本任务,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把牢政治方向。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专业很强的政治性工作,宣教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市县环保部门一把手必须亲自抓宣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确保主阵地、主旋律不出现任何偏差。

服务中心大局。宣教工作必须强化大局意识,聚焦主责主业和重点任务,在中心大局中找准定位、方向和着力点。宣教工作看起来可深可浅、无边无际,要抓住关键和重点,避免自娱自乐。

扩大宣传影响。宣教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运用好新技术新手段,放大声量、扩大影响,推动地方和部门履职作为,促进监管和服务对象自觉守法;更好地争取群众理解、提升满意度,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发力的局面。

守牢安全底线。宣教工作必须筑牢“底线意识”,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线下、解决在萌芽状态。环保工作一方面要善于团结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形成统一战线;另一方面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不让错误思想和负面有害言论污染舆论空间。

守正创新:树牢五个理念

宣教工作也是主战场。环保部门的主责主业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但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任务,离不开领导的支持、部门的协同、群众的理解和全社会的参与。宣教工作也是主阵地、主战场,用好这个主战场,就能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士气,为“攻坚战”聚力赋能。

宣教工作也是生产力。宣教工作下足功夫做到位,就会产生“倍增效应”,对生态环保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宣传教育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生产力,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舆论保障。

宣教工作必须是“大宣传”。生态环境宣教工作要有“大格局”意识,牢固树立“大宣传”理念,主动构建协同联动机制,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实现生态环境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的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相互促进。

宣教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宣教为业务赋能,业务为宣教奠基,二者内核一致,必须高效协同。业务部门要主动把本部门本专业工作情况向宣教部门通报,进行必要和及时的宣传,宣教和业务紧密协同,更好地展现生态环境部门的作为。

负面舆情也是正面宣传契机。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民情,可以帮助发现监管漏洞、薄弱环节。要正确对待网络负面舆情,要学会化负为正、转危为机,把负面舆情变为正面宣传的契机。

部署工作:抓好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抓好新闻宣传。运用好新闻发布“重器”,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向基层延伸,完善“全链条”工作机制,打造精品栏目,持续开展“中央媒体四川行”采风活动,组织记者深入环保一线采访。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效果,重点打造优质短视频;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要关注、学好用好生态环境政务新媒体。

二是抓好环境舆情管控。高度重视互联网舆论场,增强舆情敏感性和处置预见性,建立全过程工作机制,完善负面舆情移交办理流程,压实各方面责任,实现线上线下“双闭环”;加强与宣传部门、网信部门协同联动,持续提升环保干部职工媒介素养,确保舆情“发现得早、报告得快、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三是抓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聚焦农村居民和青少年,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志愿服务深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大力开展“美丽中国,志愿有我”志愿服务活动,推广“乡村环保茶馆”“绿手环”等试点经验,推动志愿服务向污染防治攻坚战主战场延伸。

四是抓好社会宣传。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广泛开展环保设施开放活动,继续办好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生态日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化,进一步形成环保公众参与行动自觉。

五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阵地管理。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生态环境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六是抓好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宣教队伍建设,加强培养培训,提升宣教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会上,南充、泸州、广元、遂宁、宜宾、绵阳、自贡围绕“绿手环”志愿服务工作、新闻发布和新媒体宣传、生态环境教育、重大社会宣传活动、生态文化建设、宣教推动环保工作大局、“乡村环保茶馆”志愿服务工作等作了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人员还现场调研学习了南充市蓬安县“绿手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

21个市(州)生态环境局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相关科(处)室负责同志,重点县(市、区)网评员,南充市生态环境系统有关同志,厅机关部分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长者专区

把握四个原则、树牢五个理念、抓好六项重点!全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充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17 10:37:17 来源:生态环境厅

9月16日,全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充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宣教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四五”生态环境宣教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陈秋绿主持会议。

总结成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更加凸显

会议充分肯定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服务主责主业,强化正面宣传、做强政务新媒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进一步高昂;二是建立协同机制、组建宣讲队伍、创新内容供给,以志愿服务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的路径进一步明晰;三是汇聚全民行动,形成“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品牌效应,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更加凸显,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分析形势:清醒认识当下面临的挑战

从环保形势、舆论态势、传播趋势来看,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联系,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统筹保护与发展的舆论压力持续增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耐受度”也明显降低,凝聚共识的任务非常繁重。面对这些形势和挑战,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方式方法、队伍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新形势下守住阵地、守牢安全底线的任务更加艰巨。

谋划思路:把握四个原则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省生态环境宣教工作要把普及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美丽四川建设的生动实践、宣传生态环境队伍的精神风貌作为根本任务,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把牢政治方向。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专业很强的政治性工作,宣教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市县环保部门一把手必须亲自抓宣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确保主阵地、主旋律不出现任何偏差。

服务中心大局。宣教工作必须强化大局意识,聚焦主责主业和重点任务,在中心大局中找准定位、方向和着力点。宣教工作看起来可深可浅、无边无际,要抓住关键和重点,避免自娱自乐。

扩大宣传影响。宣教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运用好新技术新手段,放大声量、扩大影响,推动地方和部门履职作为,促进监管和服务对象自觉守法;更好地争取群众理解、提升满意度,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发力的局面。

守牢安全底线。宣教工作必须筑牢“底线意识”,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线下、解决在萌芽状态。环保工作一方面要善于团结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形成统一战线;另一方面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不让错误思想和负面有害言论污染舆论空间。

守正创新:树牢五个理念

宣教工作也是主战场。环保部门的主责主业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但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任务,离不开领导的支持、部门的协同、群众的理解和全社会的参与。宣教工作也是主阵地、主战场,用好这个主战场,就能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士气,为“攻坚战”聚力赋能。

宣教工作也是生产力。宣教工作下足功夫做到位,就会产生“倍增效应”,对生态环保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宣传教育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生产力,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舆论保障。

宣教工作必须是“大宣传”。生态环境宣教工作要有“大格局”意识,牢固树立“大宣传”理念,主动构建协同联动机制,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实现生态环境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的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相互促进。

宣教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宣教为业务赋能,业务为宣教奠基,二者内核一致,必须高效协同。业务部门要主动把本部门本专业工作情况向宣教部门通报,进行必要和及时的宣传,宣教和业务紧密协同,更好地展现生态环境部门的作为。

负面舆情也是正面宣传契机。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民情,可以帮助发现监管漏洞、薄弱环节。要正确对待网络负面舆情,要学会化负为正、转危为机,把负面舆情变为正面宣传的契机。

部署工作:抓好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抓好新闻宣传。运用好新闻发布“重器”,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向基层延伸,完善“全链条”工作机制,打造精品栏目,持续开展“中央媒体四川行”采风活动,组织记者深入环保一线采访。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效果,重点打造优质短视频;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要关注、学好用好生态环境政务新媒体。

二是抓好环境舆情管控。高度重视互联网舆论场,增强舆情敏感性和处置预见性,建立全过程工作机制,完善负面舆情移交办理流程,压实各方面责任,实现线上线下“双闭环”;加强与宣传部门、网信部门协同联动,持续提升环保干部职工媒介素养,确保舆情“发现得早、报告得快、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三是抓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聚焦农村居民和青少年,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志愿服务深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大力开展“美丽中国,志愿有我”志愿服务活动,推广“乡村环保茶馆”“绿手环”等试点经验,推动志愿服务向污染防治攻坚战主战场延伸。

四是抓好社会宣传。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广泛开展环保设施开放活动,继续办好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生态日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化,进一步形成环保公众参与行动自觉。

五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阵地管理。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生态环境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六是抓好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宣教队伍建设,加强培养培训,提升宣教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会上,南充、泸州、广元、遂宁、宜宾、绵阳、自贡围绕“绿手环”志愿服务工作、新闻发布和新媒体宣传、生态环境教育、重大社会宣传活动、生态文化建设、宣教推动环保工作大局、“乡村环保茶馆”志愿服务工作等作了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人员还现场调研学习了南充市蓬安县“绿手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

21个市(州)生态环境局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相关科(处)室负责同志,重点县(市、区)网评员,南充市生态环境系统有关同志,厅机关部分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1a44dec02be44de7b0f0048584b1e504/images/640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