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到位、改彻底!五个不变六项措施,确保督察问题整改见效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8-02 16:41:16]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点击量:] [关闭]

“我们将统筹采取调度通报、预警提示、约谈约见、考核问效、追责问责、区域限批等六项措施,努力确保整改方案刚性约束和严格执行。”7月31日,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现场,环保总监刘华太就我省如何推动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回答记者提问,他表示,要坚持五个不变、六项措施,确保督察问题改到位、改彻底。

坚持两个定位,强化省督的功能和作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发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推动问题解决的有效手段。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省级督察是作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延伸和补充。”刘华太说,近年来,生态环境厅聚焦和落实好省级督察上述两个定位进行延伸和补充,坚持由在职省级领导担任督察组组长,这在全国是唯一一个;坚持督察对象的县(市、区)和园区全覆盖;坚持督察报告和专题片的双反馈;坚持所有的追责问责线索,由省纪委监委统一统筹督导,在省级督察中探索完善形成了部分具有四川特色亮点和经验的做法,通过省级督察有力推动问题整改,问题的整改就是督察的“后半篇文章”。

坚持三个明确,强化责任的分解落实。在制定问题整改方案过程中,首先分清楚问题责任是什么,是谁的责任,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落实责任。按照整改方案制定的惯例和规矩,一是明确省级部门的督导责任,二是明确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三是明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作为问题整改的统一监督责任,有力地确保这些问题有人管、管到底、管到位。

坚持五个不变,强化方案的刚性约束。在制定方案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精准依法,合理确定整改的目标、整改的时限、整改的措施以及整改的要求。方案印发后,在执行过程中则强调方案的刚性约束。原则上审批印发的整改方案要坚持5个不变,一是整改内容不变,二是整改责任不变,三是整改措施不变,四是整改目标不变,五是整改时限不变。在方案刚性约束下确保这些问题能够整改到位、落地落实。

坚持六项措施,强化整改的过程监管。主要坚持定期调度通报、强化预警提示、实施约谈约见、严格考核问效、落实追责问责、创新区域限批等6条措施,推动整改责任落实,保障整改效果。

坚持两个公开,强化销号的审核把关。对完成整改的任务拟销号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对完成销号的任务主动公开,接受社会持续的跟进监督,确保成果巩固不反弹不回潮。

长者专区

改到位、改彻底!五个不变六项措施,确保督察问题整改见效

发布时间:2024-08-02 16:41:16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我们将统筹采取调度通报、预警提示、约谈约见、考核问效、追责问责、区域限批等六项措施,努力确保整改方案刚性约束和严格执行。”7月31日,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现场,环保总监刘华太就我省如何推动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回答记者提问,他表示,要坚持五个不变、六项措施,确保督察问题改到位、改彻底。

坚持两个定位,强化省督的功能和作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发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推动问题解决的有效手段。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省级督察是作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延伸和补充。”刘华太说,近年来,生态环境厅聚焦和落实好省级督察上述两个定位进行延伸和补充,坚持由在职省级领导担任督察组组长,这在全国是唯一一个;坚持督察对象的县(市、区)和园区全覆盖;坚持督察报告和专题片的双反馈;坚持所有的追责问责线索,由省纪委监委统一统筹督导,在省级督察中探索完善形成了部分具有四川特色亮点和经验的做法,通过省级督察有力推动问题整改,问题的整改就是督察的“后半篇文章”。

坚持三个明确,强化责任的分解落实。在制定问题整改方案过程中,首先分清楚问题责任是什么,是谁的责任,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落实责任。按照整改方案制定的惯例和规矩,一是明确省级部门的督导责任,二是明确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三是明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作为问题整改的统一监督责任,有力地确保这些问题有人管、管到底、管到位。

坚持五个不变,强化方案的刚性约束。在制定方案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精准依法,合理确定整改的目标、整改的时限、整改的措施以及整改的要求。方案印发后,在执行过程中则强调方案的刚性约束。原则上审批印发的整改方案要坚持5个不变,一是整改内容不变,二是整改责任不变,三是整改措施不变,四是整改目标不变,五是整改时限不变。在方案刚性约束下确保这些问题能够整改到位、落地落实。

坚持六项措施,强化整改的过程监管。主要坚持定期调度通报、强化预警提示、实施约谈约见、严格考核问效、落实追责问责、创新区域限批等6条措施,推动整改责任落实,保障整改效果。

坚持两个公开,强化销号的审核把关。对完成整改的任务拟销号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对完成销号的任务主动公开,接受社会持续的跟进监督,确保成果巩固不反弹不回潮。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