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 政企双赢——绵阳市三台县古井镇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实践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10-15 16:22:26] [来源:三台县] [点击量:] [关闭]

古井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积极谋划,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开办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加工厂等方式,采取对全镇农作物秸秆进行青储饲料加工等手段,切实减少全镇农作物秸秆存量,有效遏制露天焚烧行为,助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20年引入投资约40万元成功开办古井镇民兴秸秆综合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企业主体,政府服务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政府的主要落脚点。一是积极对接其他先进地区、先行厂家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开拓眼界,坚定企业信心。二是主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组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对全镇农作物生产种植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协助企业选定生产线、生产品类。三是及时协调企业选址、用地、厂房搭建等基础工作,帮助企业抓早动快,赶在秋收之前达到基本生产条件,初步具备生产能力。

鉴于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加工厂处于起步阶段,新建厂房第一年投入使用,全镇农民群众对秸秆回收、饲料加工等环节不熟悉、不了解,单靠企业进行广告宣传,一是群众知晓率无法全覆盖,二是回收效果难以保证。为确保企业能够回收足够的农作物秸秆支撑生产线运转、达到设计产量、顺利完成订单,党委政府多次与企业磋商,在确定企业诚信的基础上,勇于担当,组织召开村社干部大会,详细介绍了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加工厂的相关情况,动员村社干部加强宣传、强化组织,力争秸秆回收在全镇范围内达到全民知晓、全民参与。

出台《古井镇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考核办法》,对此项工作进行目标分解,并明确村社组织秸秆回收工作的奖补办法,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全面推动全镇秸秆存量减量、提高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考核办法》明确:回收总量每少于目标10%,扣除该项工作考核分10分;秸秆回收工作目标完成50%以下的,该项工作不得分。同时,对各村秸秆回收工作实行阶梯奖补。完成目标80%以下的,不予奖补。完成80%以上的,按照秸秆回收量计算奖补资金:完成80%-90%的,奖补10/吨;完成90%以上的,奖补15/吨;完成100%以上的,对超出部分,按20/吨计算奖补资金。

二、村企联动,政府监管

乡镇区划调整后,古井镇辖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镇内各村地形、交通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有效解决秸秆回收运输问题,党委政府与企业、村社干部代表多次讨论,议定两种运输方式:一是由企业组织车辆,到村运输,收购价为60/吨;二是由村社或农户自行运输,收购价为100/吨。

村社负责宣传发动,并组织农户将田间地角的秸秆进行集中,统一、有序堆放在主要道路两旁,便于上车。自行运输的,可分批次即时转运;需要企业组织运输的,达到一天的运输量后,及时与企业联系,由企业统筹安排车辆集中转运。

因各村各户作物育苗时间不一致,秸秆回收周期长、单次运输量较少,为便于结算,党委政府组织企业、村社代表进行多次协商后达成一致:由村社、企业分别记量,政府落实一名专门人员监秤,对农作物秸秆采取统一回收、分段结算、村企核对、政府监管的方式进行相关款项支付,企业将秸秆回收款项支付到村,再由村社转交各农户。

三、疏堵结合,政企双赢

在全面落实秸秆禁烧工作要求的同时,经过近一个月的回收转运,目前全镇主要道路两旁、距公路较近的二台土,秸秆回收率已近100%,随处堆放、随意丢弃的现象不复存在,田边地角沟渠畅通,村社环境焕然一新。截至目前,秋收阶段全镇未点一把火、未冒一处烟、不见一处斑,露天焚烧得到有效遏制,也未出现明显的露天焚烧隐患点。八月开始运行的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加工厂,目前已加工青储饲料1600余吨,正在进行发酵,预计销售额50万元,且尚有存料待加工。各村群众累计出售秸秆约1800吨,预计增收15万元。

通过有序组织、积极动员,企业有望在投入第一年实现盈利,农村农作物秸秆也得到了妥善有效的处置,真正实现了疏堵结合、政企双赢的工作构想。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