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关于优化调整政府网站与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我厅对2025年第一季度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我厅对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可用性、信息更新、互动回应、服务实用性、安全防范等方面进行全面自查。本季度按时完成2024年度政府网站年报编制和发布工作。坚持常态化重点加强党中央和国务院要闻、省政府政策文件的转载传播,本部门政策公开和解读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持续规范优化厅网站栏目建设,强化政务信息服务力度,发挥互动交流作用,积极响应群众来信等诉求。对厅网站内容等安全持续进行常态化监管。持续推动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共享联动、安全健康有序融合发展。
(一)网站自查结果
2025年第一季度,我厅网站页面功能整体发布正常。栏目版面设置符合政府网站管理要求,可用性良好。坚持严格落实政府网站信息发布“三审”制度,实行技术监测和读网相结合的内容监管常态化机制,加强对错敏字、错断链接和个人信息保护审核和监测管理,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未发现厅网站发布内容存在反动、暴力等违法信息和损害个人信息权益等情况。厅网站栏目信息及时更新,本季度发布信息1598条,坚持及时转载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政策信息。持续优化政策文件和政策解读栏目及信息,对年度专题进行梳理归档。坚持主动公开本部门相关政策文件和解读信息,发布《四川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不予、免予、从轻、减轻、从重处罚清单》《四川省有色金属冶炼和晶硅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政策文件和图解、发布会访谈等多形式政策解读。互动交流办理回应保证时效,领导信箱来信141件均及时办理回复,“我为政府网站找错”无办理超期情况。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和保障,加强厅网站IPv6支持情况监管处置,对相关漏洞和链接等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处理。开展“春节”等节假日厅网站重保工作,实行全天候安全值守和安全监测防护。第一季度厅网站未发生被篡改、攻击等安全事件。
(二)政务新媒体自查结果
2025年第一季度,我厅按要求对政务新媒体进行排查整治,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及以微博账号“四川生态环境”、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四川生态环境监测”,均未发生账号安全、信息发布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厅官方微信公众号本季度共计推送240条信息,平均每天发布2-3条;厅官方微博本季度共计推送1500条信息,平均每天发布16-17条。“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本季度共计推送47次、65条信息,平均每周发布约5条。“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微信公众号,本季度共计推送33次、49条信息,平均每周发布约4条。“四川生态环境监测”微信公众号,本季度共计推送36次、26条信息,平均每周发布约3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网站监管要求,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响应企业和群众多元化需求,推动厅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提升数字化水平。在优化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应用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内容建设和内容安全管理,持续推进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整合发展,强化多元融合,构建统一宣传阵地。协同推动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2025年3月14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关于优化调整政府网站与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我厅对2025年第一季度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我厅对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可用性、信息更新、互动回应、服务实用性、安全防范等方面进行全面自查。本季度按时完成2024年度政府网站年报编制和发布工作。坚持常态化重点加强党中央和国务院要闻、省政府政策文件的转载传播,本部门政策公开和解读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持续规范优化厅网站栏目建设,强化政务信息服务力度,发挥互动交流作用,积极响应群众来信等诉求。对厅网站内容等安全持续进行常态化监管。持续推动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共享联动、安全健康有序融合发展。
(一)网站自查结果
2025年第一季度,我厅网站页面功能整体发布正常。栏目版面设置符合政府网站管理要求,可用性良好。坚持严格落实政府网站信息发布“三审”制度,实行技术监测和读网相结合的内容监管常态化机制,加强对错敏字、错断链接和个人信息保护审核和监测管理,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未发现厅网站发布内容存在反动、暴力等违法信息和损害个人信息权益等情况。厅网站栏目信息及时更新,本季度发布信息1598条,坚持及时转载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政策信息。持续优化政策文件和政策解读栏目及信息,对年度专题进行梳理归档。坚持主动公开本部门相关政策文件和解读信息,发布《四川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不予、免予、从轻、减轻、从重处罚清单》《四川省有色金属冶炼和晶硅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政策文件和图解、发布会访谈等多形式政策解读。互动交流办理回应保证时效,领导信箱来信141件均及时办理回复,“我为政府网站找错”无办理超期情况。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和保障,加强厅网站IPv6支持情况监管处置,对相关漏洞和链接等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处理。开展“春节”等节假日厅网站重保工作,实行全天候安全值守和安全监测防护。第一季度厅网站未发生被篡改、攻击等安全事件。
(二)政务新媒体自查结果
2025年第一季度,我厅按要求对政务新媒体进行排查整治,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及以微博账号“四川生态环境”、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四川生态环境监测”,均未发生账号安全、信息发布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厅官方微信公众号本季度共计推送240条信息,平均每天发布2-3条;厅官方微博本季度共计推送1500条信息,平均每天发布16-17条。“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本季度共计推送47次、65条信息,平均每周发布约5条。“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微信公众号,本季度共计推送33次、49条信息,平均每周发布约4条。“四川生态环境监测”微信公众号,本季度共计推送36次、26条信息,平均每周发布约3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网站监管要求,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响应企业和群众多元化需求,推动厅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提升数字化水平。在优化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应用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内容建设和内容安全管理,持续推进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整合发展,强化多元融合,构建统一宣传阵地。协同推动厅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2025年3月14日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