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7月10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07-10 16:51:00] [来源:行政审批处] [点击量:] [关闭]


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710-2020716日(共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及传真:028-80589089028-80589008(传真)

        箱:scjgc2004@126.com

        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四川省甘孜州庆大河格拉基水电站

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

道孚县远通庆大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河南源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格拉基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境内,为庆大河干流一库两级开发方案的龙头水库电站,下游与瓦戈吉水电站衔接。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并兼顾减水河段生态环境用水。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和引水发电建筑物等,其中干流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49.5m,坝顶长度348.0m,支流桑其柯采用底格栏栅坝,最大坝高5.2m,坝顶长度15.0m;泄水建筑物包括左岸放空洞和右岸非常溢洪洞,采用挑流消能方式消能;引水发电建筑物包括进水口、引水隧洞(长15.5km)、调压室、压力管道和发电厂房。工程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3399m,相应库容2.396亿,死水位3325m,调节库容2.193亿,具有多年调节能力(按年调节运行),水库回水长度17km;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总装机容量1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33亿kW·h

水库运行方式主要为:5月电站按天然径流引水发电,水库维持在死水位3325m运行;汛期610月,为水库蓄水期,水库按不低于保证出力要求从死水位3325m开始蓄水,9月底水库水位蓄至正常蓄水位3399m1011月水库维持在正常蓄水位运行;12月至翌年4月底水库水位运行至死水位。

经环评优化后,工程施工期设置施工区2个、料场2个、弃渣场1个、砂石料加工系统2个、混凝土拌和系统12个、机械修配与汽车保养站2个和综合加工厂2个等;新建场内交通道路共计11.87km,其中临时道路10.27km,永久道路1.6km;新建施工桥共8座,其中永久3座,临时5座;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181.55(自然方),平衡后弃渣量110.1(折合松方143.33);工程涉及土地总面积10944.58亩,其中永久占地10866.09亩,临时占地亩78.49亩;至规划水平年,生产安置人口为12人,搬迁安置人口为253人。

    工程建设总工期44个月,施工期日高峰人数3500人;工程静态投资为214968.19万元,工程环境保护费用4079.87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90%

一、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一)水环境保护措施

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采取细砂回收处理器+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系统生产,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经自然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系统冲洗,机修系统废水经成套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回用于车辆冲洗和场地冲洗,生活污水采用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后回用于林地浇灌、洒水降尘或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用水,上述废水均不外排;基坑水经沉淀处理后尽量综合利用,剩余部分排入河道。

(二)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通过必要的工程措施和电站合理调度,保证初期蓄水和运行期生态流量下泄不低于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的13%(干流坝址2.25 m³/s,桑其柯闸址0.51 m³/s),设置生态流量在线监控和监测系统;采取分层取水措施减缓低温水下泄的影响;实施生态调度,在鱼类繁殖生育期5月上旬连续15日加大下泄流量至2.94m³/s6~9月模拟天然洪水,制造人工洪峰,满足鱼类繁殖生育期的用水需求;取消龙灯河规划的两个梯级,将格拉基水库及其上游龙灯河、乾宁沟以及支沟卡拉西隆巴长约109.4km河段作为鱼类栖息地保护河段,禁止开发;工程采用集运鱼系统等方式,通过公路运输转运过坝;将长丝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和青石爬鮡等鱼类作为重点对象实施增殖放流;加强渔政管理及宣传教育。

(三)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合理划定最小施工范围,对表土进行剥离、存放用于临时占地区覆土,消落带实施分区综合整治,使用原有的植物群落类型对施工迹地进行及时恢复等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施工管理,设立保护警示牌、加强野生动物救护,降低施工噪声,设置动物通道标示牌;建立生态保护管理及监测预防体系;开展区域景观生态修复;实施水土保持分区防治等措施,控制和减小工程建设对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四)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采用先进爆破技术、湿法施工作业、设置施工围挡、强化施工管理、车辆封闭运输、限制车速、洒水降尘、路面清扫等措施,控制和减缓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声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选择低噪设备、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优化施工工艺及施工作业时间、调整施工进度和时序、实施交通管制、居民点设置限速禁鸣标志、安装隔声门窗等措施减缓施工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六)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工程弃渣和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弃渣场堆存,进行压实处理。配置垃圾桶并设置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并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油属危险废物,送有相应资质单位处置。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