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核同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乐山市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西南侧(夹江县木城镇泉水村)建设中国同辐放射源研发生产基地,主要包括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研发中心,并配套建设运行支持楼、物流中心及库房、大门及值班室等公用辅助用房及设施。
1.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
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占地面积10120m2,建筑面积13230m2,为局部地下1层,地上3层建筑,主要分为以下3部分:
(1)辐射技术应用中心
辐射技术应用中心拟配置FJX-2型辐照装置,利用退役钴-60 放射源制作的新源开展仪器设备材料辐照老化试验以及普通货物辐照灭菌保鲜等γ射线辐照应用,设计装源活度为1.48×1017Bq,属于Ⅰ类源。
(2)放射源库
放射源库拟配置吊车(12t)和小型搬运车,用于成品源、整个高通公司回收的退役放射源的集中贮存。放射源库内拟建造1间整备热室,用于对回收的退役60Co放射源进行再利用生产,单批次操作量为2.59×1014Bq,日最大操作量为1.81×1015Bq,产品规格为2.59×1014Bq,属于Ⅰ类源,设计年操作100批次,年生产能力为2.59×1016Bq。
(3)生产厂房
生产厂房设4间普通混凝土热室和26个不锈钢箱室,主要用于7类密封放射源的生产和90Sr/90Y放射源的试验研发,7条生产线具体情况如下:
①Co-57源生产线
Co-57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4个,57Co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1.1×108Bq,日最大操作量为4.4×108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4.4×107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Co-57源年产量约336~1000枚,总活度约3.7×1010Bq,主要用于仪表刻度,产品活度范围为3.7×107Bq~1.1×108Bq,均属于Ⅴ类源。
②Ge-68源生产线
Ge-68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4个,68Ge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1.0×108Bq,日最大操作量为2.0×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0×107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Ge-68源年产量约370~37000枚,总活度约3.7×1010Bq,主要用于仪表校正,产品活度范围为1.0×105Bq~1.0×108Bq,均属于Ⅴ类源。
③Sn-In发生器生产线
Sn-In发生器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4个,Sn-In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6.3×109Bq,日最大操作量为1.89×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9×1011Bq,年最大操作量为7.4×1011Bq。Sn-In发生器年产量约117~400套,总活度约7.4×1011Bq,主要用于油田测井,产品活度范围为1.85×109Bq~6.3×109Bq。
④Pm-147源生产线
Pm-147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5个,147Pm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2.59×1010Bq,日最大操作量为2.59×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59×1011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12Bq。Pm-147源年产量约71~250枚,总活度约1.85×1012Bq,主要用于测厚以及科研、教学,产品活度范围为7.4×109Bq~2.59×1010Bq,均属于Ⅴ类源。
⑤气体源生产线
气体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1个,85Kr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日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2Bq。气体源年产量约100~10000枚,总活度约3.7×1012Bq,主要用于测厚以及科研、教学,产品活度范围为3.7×108Bq~3.7×1010Bq,均属于Ⅴ类源。
⑥C-14源生产线
C-14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1个,14C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3.7×108Bq,日最大操作量为3.7×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C-14源年产量约100~37000枚,总活度约3.7×1010Bq,主要用于PM2.5的监测,产品活度范围为1.0×106Bq~3.7×108Bq,均属于豁免源或Ⅴ类源。
⑦Cs-137源生产线
Cs-137源生产线设4间热室和6个屏蔽工作箱(本项目只用其中的7#~10#4个屏蔽工作箱),该生产线是利用密封的137Cs半成品源组合生产137Cs放射源,不涉及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操作。137Cs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1.11×1011Bq,日最大操作量为2.22×1011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3Bq。Cs-137源年产量约333~1.0×107枚,总活度约3.7×1013Bq,主要用于仪表刻度,产品活度范围为3.7×106Bq~1.11×1011Bq,属于Ⅲ、Ⅳ、Ⅴ类源。
⑧90Sr/90Y实验间
90Sr/90Y实验间主要开展90Sr/90Y密封放射源的制备实验研究工作,无产品计划。90Sr/90Y实验室设屏蔽手套箱1个,90Sr/90Y核素日最大操作量为3.7×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5.55×1010Bq。
生产厂房总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93×1011Bq,属于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2.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研发楼占地面积1137m2,建筑面积4658m2,为地上4层建筑,主要用于对焊接工艺验证、放射源安全性能试验、计量器具管理、核素研发试验、豁免标准源制备等。研发楼内涉及放射性核素操作的场所为放化实验室和标准源生产间。
放化实验室涉及操作57Co、3H、22Na、51Cr、54Mn、65Zn、68Ge、109Cd、113Sn、131Ba、147Pm、152Eu、153Gd、203Hg、85Sr、88Y等16种放射性核素,标准源生产线主要涉及60Co源、198Au源、170Tm源、210Pb源、153Gd源、154Eu源、35S源、133Ba源、106Ru源、169Yb源、152Eu源、144Ce源、55Fe源、22Na源、109Cd源、99Tc源、36Cl源等17种豁免源的制备,研发中心总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59×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3.公用辅助用房及设施
运行支持楼为地上4层建筑,占地面积为1000m2,建筑面积为4000m2;物流中心及库房为地上1层建筑,占地及建筑面积为1682m2;值班室为1层建筑,占地及建筑面积为60m2。
|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量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屏蔽效能核算,各辐射工作场所使用的屏蔽防护材料及厚度均能满足屏蔽防护要求。
本项目运营期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最大受照射剂量分别小于5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放射性废气经管式排风过滤器及高效粒子过滤器过滤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很小,氢气、臭氧和NO2对环境影响轻微;生产厂房放射性废液经膜+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标准总β≤10Bq/L的要求,研发中心放射性废液不外排,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放射性固体废物、放射性废树脂、废过滤器、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可得到妥善处置。根据项目特点,建设单位拟采用以下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1.辐射技术应用中心辐照室四周墙体为1900mm~2100mm厚混凝土,迷道墙为700mm~1200mm厚混凝土,顶部为1950mm厚混凝土。
2.贮源水井井壁内衬厚度不小于3mm的不锈钢覆面,四周及底部采用防水抗渗的重混凝土,水井口设置高约0.9m的护栏防止人员跌落;水井具备水位监控、报警及手动、自动补水功能,设置井水循环过滤净化装置,周围设置固定式剂量监测仪。
3.放射源库四面墙体及屋顶采用250mm厚混凝土,贮源地坑设14cm的不锈钢盖板;整备热室四面墙体及屋顶采用1100mm厚重混凝土,窥视窗为321mmPb的铅玻璃。
4.生产厂房、研发中心四面墙体采用200mm厚混凝土、屋顶及地面采用300mm厚混凝土,负一层隔墙采用370mm实心砖。
5.Co-57源生产线手套箱为60mm碳钢,10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Ge-68源生产线手套箱为67mm铅,67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Sn-In发生器生产线手套箱为160mm~180mm碳钢,41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Pm-147源生产线手套箱为10mm碳钢,1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气体源生产线手套箱为110mm碳钢,47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C-14源生产线手套箱为3mm碳钢,1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Cs-137源生产线工作箱为270mm~290mm碳钢,122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90Sr/90Y实验间手套箱为50mm铅,50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研发中心通风柜+手套箱为10mm铅当量有机玻璃,其余手套箱为10mm~170mm铅板,窥视窗为10mm~170mm铅当量铅玻璃。
6.放射源生产线原料铅罐厚3mm~170mm,137Cs产品铅盒壁厚18mm、内衬2mm厚的PP塑料,其余产品铅盒壁厚1mm,内衬2mm厚的PP塑料。
7.设置辐射技术应用中心辐照室、贮源水井为控制区,控制室、风机房、水处理间等其他区域为监督区;设置放射源库贮源地坑、源井为控制I区,整备热室为控制II区,热室操作室、污染检测间、监控室、工作服室、水井间、源库大厅、排风机房等其他区域为监督区;设置生产厂房Sn-In、Co-57、Ge-68、Pm-147、Cs-137生产线的后区、通风机房、机械手检修间为控制I区,热室、屏蔽工作箱内部为控制II区,生产厂房内其他区域为监督区;设置研发中心排风机房为控制I区,屏蔽工作箱内部为控制II区,放化实验室一、放化实验室二、标准源生产间、管理间、准备/称量间、检验间、化学试验间、男、女脏衣间、去污间等区域为监督区;设置废气处理间、滤液水罐间、通风过滤器间、固体废物暂存间及负一层走廊为控制I区,低放废液罐间、放射性废液处理间、放射性废树脂暂存间为控制II区。控制区进出口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制定适用于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监督区进出口处应设立表明监督区的标牌,以黄线警示监督区的边界。
8.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研发中心、保卫值班室、监控中心等大门使用防盗安全门,窗口设置防盗栅;放射源库使用防盗门,采取双人双锁;厂界、厂区出入口、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出入口、研发中心出入口、厂区内各通道、辐射技术应用中心、放射源库、各生产厂房、研发中心、装卸区域设置入侵报警装置、视频监控装置和电子巡查装置;保卫值班室24h有专人值守,每两小时对生产场所周围进行一次巡查。
9.辐射技术应用中心采取钥匙控制、工作状态指示灯及声光警示、巡检按钮与控制台联锁、紧急降源拉线开关及急停按钮、紧急开门按钮、门源联锁、固定式剂量报警仪及门(货物输送系统、水处理系统)-剂量连锁、辐照箱堵门功能、光电系统与控制台联锁、人员入口校验剂量仪表、停电自动降源系统、源架迫降系统、贮源井水位监测报警与补水系统、通风系统与控制台联锁、烟雾报警装置与控制台联锁、源架护罩和网状防护栏、喷淋系统、地震报警系统、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
10.放射源库采取固定式剂量报警仪及门-剂量连锁、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
11.根据建筑物辐射防护分区进行气流组织设计,保证气流方向从“净区”到“脏区”、从低污染区流向高污染区,各不同分区之间维持一定负压。
12.在生产厂房、研发中心人流出入门设置磁卡门禁系统,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设置专门的卫生通过间,配置表面沾污剂量检测系统。
13.放射性物质的使用、销售和去向都必须有完整记录并长期保存,并由专人进行管理,并定期对单位内部所有的放射性物质进行核查,确保“物-账”统一。
14.辐射工作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便携式辐射监测仪、表面沾污仪、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移动式气溶胶取样监测设备、移动式气态流出物取样监测设备、移动式液态流出物取样监测设备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15.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依托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16.项目运行期,放射性废气由机械排风系统通过专用排风管道经管式排风过滤器及高效粒子过滤器过滤处理后由30m排风塔高空排放;辐射技术应用中心、放射源库产生的氢气、臭氧和NO2由机械排风系统通过专用排风管道引至楼顶排放。
17.生产厂房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在生产线内收集后转入废液转运专用容器,经专用小车转运至低放废液罐间,并用自吸泵将废液经管道输送至放射性废液处理间,采取膜+离子交换树脂的方式进行处理后排入滤液水罐间,过滤后取样监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污水管网;若未能达标,则将废液再次导入废液处理系统进行重复循环过滤,直至达标排放。研发中心放射性废液经废液罐收集,暂存在研发中心放射性废物间,定期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放射性废液处理车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污水管网。
18.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
19.放射性固体废物分类由碳钢箱收集后封闭暂存于固体废物暂存间,放射性废树脂由不锈钢储存容器收集后封闭暂存于放射性废树脂暂存间,废过滤器由厂家更换;上述固体废物定期送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放射性废物库暂存。危险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外售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