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1年9月27日拟对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09-27 16:29:41] [来源:辐射源处] [点击量:] [关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5个辐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927-2021108日。

电话:028-80589022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辐射源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单位

项目概况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中国同辐放射源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西南侧(夹江县木城镇泉水村)

四川中核同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四川中核同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乐山市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西南侧(夹江县木城镇泉水村)建设中国同辐放射源研发生产基地,主要包括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研发中心,并配套建设运行支持楼、物流中心及库房、大门及值班室等公用辅助用房及设施

1.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

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占地面积10120m2,建筑面积13230m2,为局部地下1层,地上3层建筑,主要分为以下3部分:

(1)辐射技术应用中心

辐射技术应用中心拟配置FJX-2型辐照装置,利用退役钴-60 放射源制作的新源开展仪器设备材料辐照老化试验以及普通货物辐照灭菌保鲜等γ射线辐照应用,设计装源活度为1.48×1017Bq,属于Ⅰ类源。

(2)放射源库

放射源库拟配置吊车(12t)和小型搬运车,用于成品源、整个高通公司回收的退役放射源的集中贮存。放射源库内拟建造1间整备热室,用于对回收的退役60Co放射源进行再利用生产,单批次操作量为2.59×1014Bq,日最大操作量为1.81×1015Bq,产品规格为2.59×1014Bq,属于Ⅰ类源,设计年操作100批次,年生产能力为2.59×1016Bq。

(3)生产厂房

生产厂房设4间普通混凝土热室和26个不锈钢箱室,主要用于7类密封放射源的生产和90Sr/90Y放射源的试验研发,7条生产线具体情况如下:

①Co-57源生产线

Co-57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4个,57Co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1.1×108Bq,日最大操作量为4.4×108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4.4×107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Co-57源年产量约3361000枚,总活度约3.7×1010Bq,主要用于仪表刻度,产品活度范围为3.7×107Bq1.1×108Bq,均属于Ⅴ类源。

②Ge-68源生产线

Ge-68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4个,68Ge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1.0×108Bq,日最大操作量为2.0×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0×107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Ge-68源年产量约37037000枚,总活度约3.7×1010Bq,主要用于仪表校正,产品活度范围为1.0×105Bq1.0×108Bq,均属于Ⅴ类源。

③Sn-In发生器生产线

Sn-In发生器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4个,Sn-In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6.3×109Bq,日最大操作量为1.89×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9×1011Bq,年最大操作量为7.4×1011Bq。Sn-In发生器年产量约117400套,总活度约7.4×1011Bq,主要用于油田测井,产品活度范围为1.85×109Bq6.3×109Bq。

④Pm-147源生产线

Pm-147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5个,147Pm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2.59×1010Bq,日最大操作量为2.59×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59×1011Bq,年最大操作量为1.85×1012Bq。Pm-147源年产量约71250枚,总活度约1.85×1012Bq,主要用于测厚以及科研、教学,产品活度范围为7.4×109Bq2.59×1010Bq,均属于Ⅴ类源。

⑤气体源生产线

气体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1个,85Kr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日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2Bq。气体源年产量约10010000枚,总活度约3.7×1012Bq,主要用于测厚以及科研、教学,产品活度范围为3.7×108Bq3.7×1010Bq,均属于Ⅴ类源。

⑥C-14源生产线

C-14源生产线设屏蔽手套箱1个,14C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3.7×108Bq,日最大操作量为3.7×108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0Bq。C-14源年产量约10037000枚,总活度约3.7×1010Bq,主要用于PM2.5的监测,产品活度范围为1.0×106Bq3.7×108Bq,均属于豁免源或Ⅴ类源。

⑦Cs-137源生产线

Cs-137源生产线设4间热室和6个屏蔽工作箱(本项目只用其中的7#10#4个屏蔽工作箱),该生产线是利用密封的137Cs半成品源组合生产137Cs放射源,不涉及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操作。137Cs核素单批次最大操作量为1.11×1011Bq,日最大操作量为2.22×1011Bq,年最大操作量为3.7×1013Bq。Cs-137源年产量约3331.0×107枚,总活度约3.7×1013Bq,主要用于仪表刻度,产品活度范围为3.7×106Bq1.11×1011Bq,属于Ⅲ、Ⅳ、Ⅴ类源。

90Sr/90Y实验间

90Sr/90Y实验间主要开展90Sr/90Y密封放射源的制备实验研究工作,无产品计划。90Sr/90Y实验室设屏蔽手套箱1个,90Sr/90Y核素日最大操作量为3.7×10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7×109Bq,年最大操作量为5.55×1010Bq。

生产厂房总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93×1011Bq,属于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2.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研发楼占地面积1137m2,建筑面积4658m2,为地上4层建筑,主要用于对焊接工艺验证、放射源安全性能试验、计量器具管理、核素研发试验、豁免标准源制备等。研发楼内涉及放射性核素操作的场所为放化实验室和标准源生产间。

放化实验室涉及操作57Co、3H、22Na、51Cr、54Mn、65Zn、68Ge、109Cd、113Sn、131Ba、147Pm、152Eu、153Gd、203Hg、85Sr、88Y等16种放射性核素,标准源生产线主要涉及60Co源、198Au源、170Tm源、210Pb源、153Gd源、154Eu源、35S源、133Ba源、106Ru源、169Yb源、152Eu源、144Ce源、55Fe源、22Na源、109Cd源、99Tc源、36Cl源等17种豁免源的制备,研发中心总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59×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3.公用辅助用房及设施

运行支持楼为地上4层建筑,占地面积为1000m2,建筑面积为4000m2;物流中心及库房为地上1层建筑,占地及建筑面积为1682m2;值班室为1层建筑,占地及建筑面积为60m2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量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屏蔽效能核算,各辐射工作场所使用的屏蔽防护材料及厚度均能满足屏蔽防护要求。

本项目运营期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最大受照射剂量分别小于5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放射性废气经管式排风过滤器及高效粒子过滤器过滤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很小,氢气、臭氧和NO2对环境影响轻微生产厂房放射性废液膜+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标准总β≤10Bq/L的要求,研发中心放射性废液不外排,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放射性固体废物、放射性废树脂、废过滤器、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可得到妥善处置。根据项目特点,建设单位拟采用以下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1.辐射技术应用中心辐照室四周墙体为1900mm~2100mm厚混凝土,迷道墙为700mm~1200mm厚混凝土,顶部为1950mm厚混凝土。

2.贮源井井壁内衬厚度不小于3mm的不锈钢覆面,四周及底部采用防水抗渗的混凝土水井口设置高约0.9m护栏防止人员跌落水井具备水位监控、报警及手动、自动补水功能,设置井水循环过滤净化装置,周围设置固定式剂量监测仪。

3.放射源库四面墙体及屋顶采用250mm厚混凝土,贮源地坑设14cm的不锈钢盖板;整备热室四面墙体及屋顶采用1100mm厚重混凝土,窥视窗为321mmPb的铅玻璃。

4.生产厂房、研发中心四面墙体采用200mm厚混凝土、屋顶及地面采用300mm厚混凝土,负一层隔墙采用370mm实心砖。

5.Co-57源生产线手套箱为60mm碳钢,10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Ge-68源生产线手套箱为67mm铅,67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Sn-In发生器生产线手套箱为160mm~180mm碳钢,41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Pm-147源生产线手套箱为10mm碳钢,1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气体源生产线手套箱为110mm碳钢,47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C-14源生产线手套箱为3mm碳钢,1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Cs-137源生产线工作箱为270mm~290mm碳钢,122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90Sr/90Y实验间手套箱为50mm铅,50mm铅当量铅玻璃窥视窗;研发中心通风柜+手套箱为10mm铅当量有机玻璃,其余手套箱为10mm~170mm铅板,窥视窗为10mm~170mm铅当量铅玻璃。

6.放射源生产线原料铅罐厚3mm~170mm,137Cs产品铅盒壁厚18mm、内衬2mm厚的PP塑料,其余产品铅盒壁厚1mm,内衬2mm厚的PP塑料。

7.设置辐射技术应用中心辐照室、贮源水井为控制区,控制室、风机房、水处理间等其他区域为监督区;设置放射源库贮源地坑、源井为控制I区,整备热室为控制II区,热室操作室、污染检测间、监控室、工作服室、水井间、源库大厅、排风机房等其他区域为监督区;设置生产厂房Sn-In、Co-57、Ge-68、Pm-147、Cs-137生产线的后区、通风机房、机械手检修间为控制I区,热室、屏蔽工作箱内部为控制II区,生产厂房内其他区域为监督区;设置研发中心排风机房为控制I区,屏蔽工作箱内部为控制II区,放化实验室一、放化实验室二、标准源生产间、管理间、准备/称量间、检验间、化学试验间、男、女脏衣间、去污间等区域为监督区;设置废气处理间、滤液水罐间、通风过滤器间、固体废物暂存间及负一层走廊为控制I区,低放废液罐间、放射性废液处理间、放射性废树脂暂存间为控制II区。控制区进出口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制定适用于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监督区进出口处应设立表明监督区的标牌,以黄线警示监督区的边界。

8.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研发中心、保卫值班室、监控中心等大门使用防盗安全门,窗口设置防盗栅;放射源库使用防盗门,采取双人双锁;厂界、厂区出入口、生产厂房和辐射中心出入口、研发中心出入口、厂区内各通道、辐射技术应用中心、放射源库、各生产厂房、研发中心、装卸区域设置入侵报警装置、视频监控装置和电子巡查装置;保卫值班室24h有专人值守,每两小时对生产场所周围进行一次巡查

9.辐射技术应用中心采取钥匙控制、工作状态指示灯及声光警示、巡检按钮与控制台联锁、紧急降源拉线开关及急停按钮、紧急开门按钮、门源联锁、固定式剂量报警仪及门(货物输送系统、水处理系统)-剂量连锁、辐照箱堵门功能、光电系统与控制台联锁、人员入口校验剂量仪表、停电自动降源系统、源架迫降系统、贮源井水位监测报警与补水系统、通风系统与控制台联锁、烟雾报警装置与控制台联锁、源架护罩和网状防护栏、喷淋系统、地震报警系统、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

10.放射源库采取固定式剂量报警仪及门-剂量连锁、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

11.根据建筑物辐射防护分区进行气流组织设计,保证气流方向从“净区”到“脏区”、从低污染区流向高污染区,各不同分区之间维持一定负压

12.在生产厂房、研发中心人流出入门设置磁卡门禁系统,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设置专门的卫生通过间,配置表面沾污剂量检测系统。

13.放射性物质的使用、销售和去向都必须有完整记录并长期保存,并由专人进行管理,并定期对单位内部所有的放射性物质进行核查,确保“物-账”统一。

14.辐射工作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便携式辐射监测仪、表面沾污仪、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移动式气溶胶取样监测设备、移动式气态流出物取样监测设备、移动式液态流出物取样监测设备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15.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依托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16.项目运行期,放射性废气由机械排风系统通过专用排风管道经管式排风过滤器及高效粒子过滤器过滤处理后由30m排风塔高空排放;辐射技术应用中心、放射源库产生的氢气、臭氧和NO2由机械排风系统通过专用排风管道引至楼顶排放。

17.生产厂房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在生产线内收集后转入废液转运专用容器,经专用小车转运至低放废液罐间,并用自吸泵将废液经管道输送至放射性废液处理间,采取膜+离子交换树脂的方式进行处理后排入滤液水罐间,过滤后取样监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污水管网;若未能达标,则将废液再次导入废液处理系统进行重复循环过滤,直至达标排放。研发中心放射性废液经废液罐收集,暂存在研发中心放射性废物间,定期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放射性废液处理车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污水管网。

18.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

19.放射性固体废物分类由碳钢箱收集后封闭暂存于固体废物暂存间,放射性废树脂由不锈钢储存容器收集后封闭暂存于放射性废树脂暂存间,废过滤器由厂家更换;上述固体废物定期送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放射性废物库暂存。危险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外售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

扩建1座工业X射线探伤房项目

成都市新都区元兴路688号

成都伦慈仪表有限公司

南京瑞森辐射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伦慈仪表有限公司拟在成都市新都区元兴路688号公司3#厂房内扩建1座工业X射线探伤房及配套用房用于燃气焊接件无损探伤,其中,探伤房室内面积58.5m2,控制室室内面积11.6m2,暗室(含危废暂存间)室内面积9.7m2

探伤房内新增使用1台XXG3505型定向X射线探伤机(最大管电压350kV、最大管电流5mA)和1台XXH2505型周向X射线探伤机(最大管电压250kV、最大管电流5mA),年曝光时间均为100h,均属于Ⅱ类射线装置。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量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经屏蔽厚度校核,探伤房墙体、迷道、屋顶防护门的各项参数均能满足X射线的屏蔽防护要求。

本项目运行期主要污染因子为X射线,评价确定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分别按5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进行管理。考虑现有铅房所致剂量叠加X射线探伤机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所受照射的剂量分别小于5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臭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危险废物、洗片废水不外排生活垃圾可得到妥善处置

根据项目特点,建设单位拟采用以下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1.探伤房四面墙体及迷道内墙为700mm厚混凝土,屋顶为550mm厚混凝土,工件进出门为15mm钢+30mm铅+15mm钢防护门,人员进出门为2.5mm钢+10mm铅+2.5mm钢防护门

2.X射线探伤机自身具有多重固有安全措施。

3.划定探伤房迷道为控制区,曝光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划定控制室、暗室(含危废暂存间)及工件进出门前1米内区域为监督区,禁止非辐射工作人员进入。

4.采取门机联锁、门灯联锁、紧急止动装置、出口处紧急开按钮、视频监控系统、钥匙控制、声光警示、警告标志和状态显示等安全措施。

5.在确保检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射线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曝光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和相关公众的受照射剂量。

6.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便携式辐射监测仪、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7.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采用厂区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8.探伤房内产生的臭氧经通排风量不小于750m3/h的风机抽至厂房外排放;废胶片、废显影液、废定影液集中收集暂存后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洗片废水集中收集暂存后委托工业污水处理厂或其它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3

新建工业X射线室外探伤项目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双机位宽体机库内

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瑞森辐射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拟在成都市东部新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双机位宽体机库内新增使用1台ERESCO42MF4定向X射线探伤机对飞机起落架加强结构、机翼RIB20拼接结构、各操作舵面等区域进行探伤检测,其管电压最大为200kV,管电流最大为4.5mA,年曝光时间约10h,属于Ⅱ类射线装置。控制室采用可移动铅房结构,胶片冲洗间、裁片间、观片间及胶片储存间设置于机库内西南侧,危废暂存间设置于机库外西北侧。

本项目拟使用Ⅱ类射线装置进行室外探伤,其探伤作业期间主要污染因子为X射线,评价确定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分别按5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进行管理。考虑剂量叠加,辐射工作人员公众受照射剂量满足5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臭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生活污水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危险废物、洗片废水不外排生活垃圾可得到妥善处置

根据项目特点,建设单位拟采用以下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1.控制室采用可移动铅房结构,四周屏蔽体均为9.5mm铅当量,屋顶为7.5mm铅当量,底部为9.5mm铅当量,观察窗为8mm铅当量,防护门为9.5mm铅当量。

2.X射线探伤机自身具有多重固有安全措施。

3.设置控制区和监督区,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低于15μGy/h,监督区为空气比释动能率在2.5μGy/h~15μGy/h 的区域。本项目ERESCO42MF4定向X射线探伤机对飞机进行探伤检测时,主射束朝上或朝下,故将距离飞机边界13m以内的范围划为控制区,将距离飞机边界13m32m以内的范围划为监督区。控制区边界上设置明显的警戒线、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禁止进入”的标牌,辐射工作人员在该区域边界进行操作,探伤期间专人在边界巡逻、看守,禁止公众人员入内。监督区边界处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无关人员禁止入内”的标牌,允许有职业人员入内,但限制公众人员进入此区域。

4.控制室防护门与探伤机安装门机联锁装置。

5.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射线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曝光时间,实现源项控制;室外探伤作业时间避开公众活动的高峰时段以实现时间防护;通过划分控制区和监督区实现距离防护。

6.制定室外探伤工作方案,明确各类人员分工、探伤工况和清场方式,制定监测方案;制定内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逐级落实室外探伤作业的辐射安全责任制;制定有针对性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每次室外探伤作业完成后,要按照“一事一档”的要求建立辐射安全与防护档案等制度确保探伤作业的安全。

7.夜间进行探伤作业时,必须在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设立灯光警示和相应的警告牌,并设专人警戒。

8.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便携式辐射监测仪、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9.室外探伤时产生的臭氧经自然分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不会产生影响废胶片、废显影液、废定影液集中收集暂存后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洗片废水集中收集暂存后委托工业污水处理厂或其它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污水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4

新增使用矿用输送带钢绳芯X射线探伤装置项目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九里镇

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乐山市峨眉山市九里镇石灰石矿山2期破碎平台#2A输送带和#3A输送带隧道出口处建设#2A和#3A探伤装置,在2期破碎平台#6B输送带机头附近建设#6B探伤装置,在2期中转站#2B输送带和#3B输送带机尾附近建设#2B#3B探伤装置,用于输送带内置钢绳芯的探伤检测。5台X射线探伤装置型号均为ZSX127,额定管电压均为120kV,额定管电流均为1.1mA,出束方向定向朝上,年曝光时间均为300h,属于Ⅱ类射线装置。5台X射线探伤装置共用1间控制室,位于矿山办公区中控楼一楼。

经屏蔽厚度校核,X射线探伤装置铅钢屏蔽体的各项参数均能满足X射线的屏蔽防护要求

本项目运行期主要污染因子为X射线,评价确定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分别按5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进行管理。考虑原有X射线探伤装置所致剂量叠加,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所受照射的剂量分别小于5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臭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可得到妥善处置

根据项目特点,建设单位拟采用以下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1.X射线探伤装置主射方向(顶面)钢板厚度为12mm,内贴接收器,接收器贴置5mm铅当量铅板;输送带通过侧钢板厚度均为5mm;其余两侧均为5mm钢板+1mm铅皮;底面钢板厚度为3mm;输送带进出口悬挂1.5mm铅当量的铅橡胶皮。

2.X射线探伤装置自身具有多重固有安全措施

3.划定X射线探伤装置防护铁网内区域为控制区,曝光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划定控制室为监督区,禁止非辐射工作人员进入。

4.在X射线探伤装置周围设置防护铁网,并采取门机联锁、门灯联锁、紧急止动装置、视频监控系统、钥匙控制、声光警示、警告标志和状态显示等安全措施。

5.在确保检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射线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曝光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和相关公众的受照射剂量。

6.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便携式辐射监测仪、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7.本项目检测时产生的臭氧经自然分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及巡查警戒人员不会产生影响,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均依托矿山原有设施处理。

5

放疗中心新增直线加速器项目

自贡市高新区卧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卧龙大道南侧

自市中医医院卧龙湖康疗中心内

自贡市中医医院

四川中环康源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自贡市中医医院拟在自贡市高新区卧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卧龙大道南侧自贡市中医医院卧龙湖康疗中心放疗中心(在建单层地下建筑)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内新增使用1台Elekta Infinity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用于肿瘤治疗,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最大X射线能量为10MV,1m处剂量率为22Gy/min,最大电子线能量为15MeV,1m处剂量率为14Gy/min,年出束时间约390h,属于Ⅱ类射线装置。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量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屏蔽效能核算,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使用的屏蔽防护材料及厚度均能满足屏蔽防护要求。

考虑现有放射项目所致剂量叠加,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投入运行后,辐射工作人员公众受到的附加有效剂量分别小于5mSv/a和0.1mSv/a的剂量约束值。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臭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生活污水依托医院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的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生活垃圾可得到妥善处置

根据项目特点,建设单位拟采用以下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

1.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四周墙体、迷道和屋顶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主射方向朝向西侧、东侧、屋顶和地面。其中,西侧、东侧主屏蔽墙厚均为3000mm、宽4000mm,次屏蔽墙厚均为1800mm;北侧迷道内墙厚为1500mm、外墙厚为1400mm;南侧屏蔽墙厚为1700mm;屋顶主屏蔽墙厚为3000mm、宽4600mm,次屏蔽墙厚为1800mm;屏蔽门为18mm铅当量单扇电动推拉铅钢防护门

2.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自身具有固有安全措施。

3.设置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含迷道)为控制区控制室、水冷机房为监督区。控制区进出口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制定适用于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管理措施,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监督区进出口处应设立表明监督区的标牌,以黄线警示监督区的边界。

4.根据诊疗要求和病人实际情况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在满足诊疗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射线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曝光时间,减少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射剂量,也避免病人受到额外剂量的照射

5.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及机房采取防止非工作人员操作的锁定开关、条件显示连锁、控制超剂量的联锁装置、时间控制连锁、门机联锁、固定式剂量报警仪、门灯联锁及语音提示、紧急停机按钮、操作警示装置、紧急开门按钮、电视监控与对讲系统、警告标志、状态显示和防火、防水、防盗、防抢、防破坏、防泄漏等安全措施

6.医护人员配备便携式辐射监测仪、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等设备监控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

7.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诊疗过程中,应采用适当防护措施对病人非病灶部位进行遮挡。

8.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报废处置时,应当对其射线装置内的高压射线管进行拆解和去功能化处理。

9.项目施工期主要采用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加强管理等方式减少扬尘,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采用医院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回收利用、收集清运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10.项目运行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产生的臭氧由机械排风系统通过专用排风管道引至地面4m高处排放,排风口周围设置围栏并做好防护;生活污水依托医院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减振等方式减少噪声;生活垃圾由医院统一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