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2月18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2月18日-2025年2月25日。
电话:028-80589090、80589089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报告书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云山坝区块产能建设项目(2024年度) |
泸州市叙永县 |
浙江油田(泸州)油气开发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云山坝区块产能建设项目(2024年度)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境内,属于四川叙永-古蔺地区太阳-大寨采矿权范围,开采层位为龙马溪组,开采层位页岩气不含硫化氢。已建4个平台井站(共钻井8口),并配套集输管线16.49km,现有天然气产能1.5×108m3/a,相关项目均已履行环评手续。为满足产能建设需求,建设单位拟实施云山坝区块产能建设项目(2024年度)(以下简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钻井工程、采气工程和集输工程,建成后将新增天然气产能2.0×108m3/a。 钻井工程主要包括新建3座井场,新增钻井14口。各井场分别设置钻井、完井和压裂设备,配套泥浆循环系统(设泥浆循环罐、除砂器、除泥器、振动筛、离心机等)、钻井污染物“不落地”随钻处理系统(设螺旋输送机、泥水分离器、板框压滤机、废水收集罐、岩屑贮存罐等)、泥浆储备罐、压裂液罐、柴油罐、灰罐、储存池、隔油池、放喷坑、危废暂存间、发电机房等。钻至目的层后,进行固井、压裂和测试放喷求产。新增钻井井型为水平井,井深3800m(其中水平段长度1500m),采用“导管+一开+二开+三开”井身结构,导管、一开段采用空气钻或清水钻钻进,二开、三开直井段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三开水平段采用油基钻井液钻进。 采气工程主要包括新建3座平台井站,新增采气井14口。各平台井站均采用气液分输工艺,设置采气树、气液分离器、计量装置、放空系统、储液罐等。 集输工程主要包括新建2条集输管线,长度共计约4.14km,设计压力3.8MPa;同沟敷设气田水输水管道,设计压力6.4MPa。 工程占地面积约9.505hm2,其中永久占地约1.453hm2,临时占地约8.052hm2,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和林地。 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332万元,占总投资的6.05%。 |
一、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钻井工程 1.钻前工程污染防治措施 在各井场建设阶段,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既有设施处理,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优化施工布置、控制施工范围、妥善保存表土、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钻井阶段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优先使用网电;柴油发电机采用轻质柴油,燃烧废气经自带的消烟除尘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在钻井过程中,对基础油、油基泥浆、油基岩屑等的暂存和储运采用密闭工艺,控制和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测试放喷和事故放喷的页岩气由专用管线引至放喷坑点火燃烧。 (2)水污染防治措施 钻井废水、洗井废水、方井雨水及井场初期雨水经隔油及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钻井液或压裂液配制,无法回用的转运至阳1井、阳102井回注处置;压裂返排液收集后优先回用于压裂液配制,无法回用的转运至阳1井、阳102井回注处置;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由罐车运至当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优先使用网电,选取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消声等措施控制和减小噪声对周围居民等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水基钻井产生的废水基泥浆、水基岩屑等钻井固废外运至烧结砖厂等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废矿物油、含矿物油废物等危险废物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置;废包装材料收集后送供应商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项目在导管、一开段采用空气钻或清水钻钻进,二开~三开直井段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设置钻井污染物“不落地”随钻处理系统,安装套管阻隔井筒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措施,控制和减缓项目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将井口区域、柴油罐区、发电机房区、泥浆循环及储存罐区、钻井污染物“不落地”随钻处理系统、灰罐区、放喷坑、储存池、井场四周清污分流截排水沟、危废暂存间、压裂作业工艺区等区域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混凝土、防渗膜等防渗措施(渗透系数≤1.0×10-10cm/s,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设置地下水监控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钻井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为废水泄漏、废油泄漏、井漏和井喷失控造成环境污染等,通过设置防喷器等井控装置、严格执行井控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柴油罐设置围堰,加强污染物储运过程管理,保证废水罐足够的富余容量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 (二)采气及集输管线工程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既有设施处理;站场工艺管道、集输管线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洒水抑尘。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生活垃圾依托周边既有设施收集处置,施工废料收集后外售回收利用;通过采取加强施工环境管理,涉水工程在枯水期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在石漠化区域选择固土能力强的植被进行植被恢复,加强裸露面、表土的苫盖等措施,控制和减缓管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各平台井站清管作业、设备检修及事故排放的页岩气经15m高放空管燃烧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各平台井站采气气田水、检修废水暂存于站场储存罐中,通过管道输送至区块钻井工程回用,无法回用的定期由密闭罐车运至阳1井、阳102井回注处理。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节流阀、分离器、放空管等,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减振、隔声等措施,可实现厂界噪声达标。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各平台井站检修废渣、除砂废渣、清管废渣收集后外运至烧结砖厂等资源化利用;储液罐沉渣、含矿物油废物等危险废物收集后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5)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将各平台井站内的井口区域、储液罐等区域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抗渗混凝土防渗(渗透系数≤1.0×10-10cm/s,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气田水管道采用双层管形式,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运营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为页岩气泄漏、火灾和爆炸造成的环境污染,气田水管线泄漏导致的事故排放等。项目采取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①采取联锁保护措施,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各井口设置井口紧急安全切断阀,发生事故时自动切断泄漏气源。各平台井站设置放空系统、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装置。进出站管线设置截断阀,管道管材采取防腐措施,建立和落实维护保养和巡线检查制度。 ②储液罐设置外溢报警器和防渗围堰,防止泄漏废水外溢。 ③气田水管道采用加厚耐腐蚀、耐老化材质的双层管,内设加强筋,定期对管道进行防腐、防漏检测。加强废水运输的管理,防止运输过程发生事故导致废水泄漏,污染环境;及时转运废水,加强储液罐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腐蚀等造成废水泄漏污染环境。 3.退役期环境保护措施 对不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气井和停止采气进入退役期的气井井口及时进行封堵,井场进行迹地生态恢复,建筑垃圾送当地指定的地点处置,报废设备和管道交厂家回收。 以上环境保护措施在技术、经济上可行,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风险可得到有效控制。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
关于2025年2月18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2月18日-2025年2月25日。
电话:028-80589090、80589089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报告书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云山坝区块产能建设项目(2024年度) |
泸州市叙永县 |
浙江油田(泸州)油气开发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云山坝区块产能建设项目(2024年度)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境内,属于四川叙永-古蔺地区太阳-大寨采矿权范围,开采层位为龙马溪组,开采层位页岩气不含硫化氢。已建4个平台井站(共钻井8口),并配套集输管线16.49km,现有天然气产能1.5×108m3/a,相关项目均已履行环评手续。为满足产能建设需求,建设单位拟实施云山坝区块产能建设项目(2024年度)(以下简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钻井工程、采气工程和集输工程,建成后将新增天然气产能2.0×108m3/a。 钻井工程主要包括新建3座井场,新增钻井14口。各井场分别设置钻井、完井和压裂设备,配套泥浆循环系统(设泥浆循环罐、除砂器、除泥器、振动筛、离心机等)、钻井污染物“不落地”随钻处理系统(设螺旋输送机、泥水分离器、板框压滤机、废水收集罐、岩屑贮存罐等)、泥浆储备罐、压裂液罐、柴油罐、灰罐、储存池、隔油池、放喷坑、危废暂存间、发电机房等。钻至目的层后,进行固井、压裂和测试放喷求产。新增钻井井型为水平井,井深3800m(其中水平段长度1500m),采用“导管+一开+二开+三开”井身结构,导管、一开段采用空气钻或清水钻钻进,二开、三开直井段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三开水平段采用油基钻井液钻进。 采气工程主要包括新建3座平台井站,新增采气井14口。各平台井站均采用气液分输工艺,设置采气树、气液分离器、计量装置、放空系统、储液罐等。 集输工程主要包括新建2条集输管线,长度共计约4.14km,设计压力3.8MPa;同沟敷设气田水输水管道,设计压力6.4MPa。 工程占地面积约9.505hm2,其中永久占地约1.453hm2,临时占地约8.052hm2,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和林地。 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332万元,占总投资的6.05%。 |
一、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钻井工程 1.钻前工程污染防治措施 在各井场建设阶段,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既有设施处理,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优化施工布置、控制施工范围、妥善保存表土、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钻井阶段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优先使用网电;柴油发电机采用轻质柴油,燃烧废气经自带的消烟除尘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在钻井过程中,对基础油、油基泥浆、油基岩屑等的暂存和储运采用密闭工艺,控制和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测试放喷和事故放喷的页岩气由专用管线引至放喷坑点火燃烧。 (2)水污染防治措施 钻井废水、洗井废水、方井雨水及井场初期雨水经隔油及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钻井液或压裂液配制,无法回用的转运至阳1井、阳102井回注处置;压裂返排液收集后优先回用于压裂液配制,无法回用的转运至阳1井、阳102井回注处置;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由罐车运至当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优先使用网电,选取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消声等措施控制和减小噪声对周围居民等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水基钻井产生的废水基泥浆、水基岩屑等钻井固废外运至烧结砖厂等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废矿物油、含矿物油废物等危险废物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置;废包装材料收集后送供应商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项目在导管、一开段采用空气钻或清水钻钻进,二开~三开直井段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设置钻井污染物“不落地”随钻处理系统,安装套管阻隔井筒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措施,控制和减缓项目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将井口区域、柴油罐区、发电机房区、泥浆循环及储存罐区、钻井污染物“不落地”随钻处理系统、灰罐区、放喷坑、储存池、井场四周清污分流截排水沟、危废暂存间、压裂作业工艺区等区域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混凝土、防渗膜等防渗措施(渗透系数≤1.0×10-10cm/s,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设置地下水监控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钻井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为废水泄漏、废油泄漏、井漏和井喷失控造成环境污染等,通过设置防喷器等井控装置、严格执行井控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柴油罐设置围堰,加强污染物储运过程管理,保证废水罐足够的富余容量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 (二)采气及集输管线工程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既有设施处理;站场工艺管道、集输管线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洒水抑尘。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生活垃圾依托周边既有设施收集处置,施工废料收集后外售回收利用;通过采取加强施工环境管理,涉水工程在枯水期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在石漠化区域选择固土能力强的植被进行植被恢复,加强裸露面、表土的苫盖等措施,控制和减缓管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各平台井站清管作业、设备检修及事故排放的页岩气经15m高放空管燃烧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各平台井站采气气田水、检修废水暂存于站场储存罐中,通过管道输送至区块钻井工程回用,无法回用的定期由密闭罐车运至阳1井、阳102井回注处理。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节流阀、分离器、放空管等,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减振、隔声等措施,可实现厂界噪声达标。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各平台井站检修废渣、除砂废渣、清管废渣收集后外运至烧结砖厂等资源化利用;储液罐沉渣、含矿物油废物等危险废物收集后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5)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将各平台井站内的井口区域、储液罐等区域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抗渗混凝土防渗(渗透系数≤1.0×10-10cm/s,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气田水管道采用双层管形式,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运营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为页岩气泄漏、火灾和爆炸造成的环境污染,气田水管线泄漏导致的事故排放等。项目采取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①采取联锁保护措施,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各井口设置井口紧急安全切断阀,发生事故时自动切断泄漏气源。各平台井站设置放空系统、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装置。进出站管线设置截断阀,管道管材采取防腐措施,建立和落实维护保养和巡线检查制度。 ②储液罐设置外溢报警器和防渗围堰,防止泄漏废水外溢。 ③气田水管道采用加厚耐腐蚀、耐老化材质的双层管,内设加强筋,定期对管道进行防腐、防漏检测。加强废水运输的管理,防止运输过程发生事故导致废水泄漏,污染环境;及时转运废水,加强储液罐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腐蚀等造成废水泄漏污染环境。 3.退役期环境保护措施 对不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气井和停止采气进入退役期的气井井口及时进行封堵,井场进行迹地生态恢复,建筑垃圾送当地指定的地点处置,报废设备和管道交厂家回收。 以上环境保护措施在技术、经济上可行,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风险可得到有效控制。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