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12日-2025年8月20日。
电话:028-80589285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攀枝花—凉山输气管道项目 |
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米易县、凉山州德昌县和西昌市境内 |
凉山州绿恒燃气有限公司 |
四川省宇环气象电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为凉山州引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凉山州绿恒燃气有限公司拟在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米易县、凉山州德昌县和西昌市境内投资建设攀枝花—凉山输气管道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管道工程和站场工程。 管道工程:新建天然气管道158km,起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的猛粮分输站(已建),途经攀枝花市盐边县、米易县和凉山州德昌县、西昌市,止于西昌分输站。本项目输送净化天然气,设计输送规模为6.3亿立方米/年,管径457mm,设计压力6.3MPa,采用L360M无缝钢管。管线涉及穿越安宁河170m/1次、穿越小型河流及溪沟750m/25次、穿越铁路320m/4次、高速公路220m/2次、国省道540m/9次、县级及以下公路2800m/140次。 站场工程:包括新建米易清管站、德昌分输站、西昌分输站和7座阀室。其中,米易清管站为无人值守站,设置过滤分离、计量及清管设备和放空系统等;德昌分输站为无人值守站,设计分输量110.54万m3/d,设置过滤分离、计量及调压设备和放空系统等;西昌分输站为有人值守站,设计分输量106.8万m3/d,设置过滤分离、计量、调压及清管设备和放空系统等。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62.55hm2,其中永久占地约3.84h2,临时占地约258.71hm2,占地类型主要为旱地、水田、园地、林地和草地;土石方挖方量约117.00万m3,填方量约100.86万m3,剩余弃方量约16.14万m3,拉运至当地政府指定地点处置,施工现场不设弃渣场;设置临时堆管场60处,新建和整修施工便道分别约30km和45km,不设施工营地。 项目总投资9921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4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25%。 |
一、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等,不外排;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用于试压作业和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和绿化,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既有设施收集后农用。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油漆桶属危险废物,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单位处置;可回收施工废料外售废品回收站处置,不可回收施工废料、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项目顶管施工产生的废泥浆固化后交由相关单位资源化利用。项目河流穿越采用开挖方式,通过采取枯水期施工、避开雨季施工等措施减小项目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划定施工红线,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施工便道和堆管场等设施,不得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等措施,避免对晃桥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产生污染影响。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土方采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的方式;在施工结束后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植被恢复措施,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西昌分输站产生的生活污水由罐车定期外运至西昌市经久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置。米易清管站、德昌分输站和西昌分输站产生的检修废水暂存于站内排污池,定期由罐车分别拉运至米易白马工业园区一枝山功能区工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德昌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项目清管、检修和事故工况下的放空天然气通过站场、阀室的放空系统燃烧后排放。检修、清管废渣运至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处置,废滤芯交由厂家回收处置。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合理布局、设备减振、控制气流速度、减少管线弯头等措施,可实现场界噪声及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达标。对站场排污池采取P8等级抗渗混凝土、聚合物水泥防渗砂浆等材料进行重点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1.0×10-7cm/s),工艺装置区、放空区、化粪池等区域采取P8等级抗渗混凝土进行一般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防止地下水污染。 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类型主要为天然气泄漏,以及火灾和爆炸导致的次生环境风险,通过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放空系统、警示标志,配备可燃气体检测装置,管道管材采取防腐措施,加强管线巡检,制定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 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在经济、技术上可行,可实现达标排放;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可靠,可有效控制环境风险的发生及影响。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12日-2025年8月20日。
电话:028-80589285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攀枝花—凉山输气管道项目 |
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米易县、凉山州德昌县和西昌市境内 |
凉山州绿恒燃气有限公司 |
四川省宇环气象电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为凉山州引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凉山州绿恒燃气有限公司拟在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米易县、凉山州德昌县和西昌市境内投资建设攀枝花—凉山输气管道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管道工程和站场工程。 管道工程:新建天然气管道158km,起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的猛粮分输站(已建),途经攀枝花市盐边县、米易县和凉山州德昌县、西昌市,止于西昌分输站。本项目输送净化天然气,设计输送规模为6.3亿立方米/年,管径457mm,设计压力6.3MPa,采用L360M无缝钢管。管线涉及穿越安宁河170m/1次、穿越小型河流及溪沟750m/25次、穿越铁路320m/4次、高速公路220m/2次、国省道540m/9次、县级及以下公路2800m/140次。 站场工程:包括新建米易清管站、德昌分输站、西昌分输站和7座阀室。其中,米易清管站为无人值守站,设置过滤分离、计量及清管设备和放空系统等;德昌分输站为无人值守站,设计分输量110.54万m3/d,设置过滤分离、计量及调压设备和放空系统等;西昌分输站为有人值守站,设计分输量106.8万m3/d,设置过滤分离、计量、调压及清管设备和放空系统等。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62.55hm2,其中永久占地约3.84h2,临时占地约258.71hm2,占地类型主要为旱地、水田、园地、林地和草地;土石方挖方量约117.00万m3,填方量约100.86万m3,剩余弃方量约16.14万m3,拉运至当地政府指定地点处置,施工现场不设弃渣场;设置临时堆管场60处,新建和整修施工便道分别约30km和45km,不设施工营地。 项目总投资9921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4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25%。 |
一、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等,不外排;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用于试压作业和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和绿化,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既有设施收集后农用。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油漆桶属危险废物,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单位处置;可回收施工废料外售废品回收站处置,不可回收施工废料、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项目顶管施工产生的废泥浆固化后交由相关单位资源化利用。项目河流穿越采用开挖方式,通过采取枯水期施工、避开雨季施工等措施减小项目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划定施工红线,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施工便道和堆管场等设施,不得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等措施,避免对晃桥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产生污染影响。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土方采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的方式;在施工结束后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植被恢复措施,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西昌分输站产生的生活污水由罐车定期外运至西昌市经久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置。米易清管站、德昌分输站和西昌分输站产生的检修废水暂存于站内排污池,定期由罐车分别拉运至米易白马工业园区一枝山功能区工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德昌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项目清管、检修和事故工况下的放空天然气通过站场、阀室的放空系统燃烧后排放。检修、清管废渣运至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处置,废滤芯交由厂家回收处置。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合理布局、设备减振、控制气流速度、减少管线弯头等措施,可实现场界噪声及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达标。对站场排污池采取P8等级抗渗混凝土、聚合物水泥防渗砂浆等材料进行重点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1.0×10-7cm/s),工艺装置区、放空区、化粪池等区域采取P8等级抗渗混凝土进行一般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防止地下水污染。 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类型主要为天然气泄漏,以及火灾和爆炸导致的次生环境风险,通过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放空系统、警示标志,配备可燃气体检测装置,管道管材采取防腐措施,加强管线巡检,制定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 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在经济、技术上可行,可实现达标排放;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可靠,可有效控制环境风险的发生及影响。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