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中的两大战役,长期以来,生态环境厅坚持两大战役同部署、同推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优势,以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生态扶贫,让贫困群众既感受到绿水青山的宜居生态环境,又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2018年8月生态环境厅参与帮扶的甘孜州泸定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4月定点帮扶的阿坝州松潘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多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扶贫先进单位……这些成绩是生态环境厅多年帮扶的成效显现。
一场“一把手”亲自抓的战役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生态环境厅主抓的攻坚战、核心战,许多事情都是厅长亲自上阵,但在厅内还有一项业务也是厅长亲自指挥的,这就是精准脱贫攻坚战。
从2015年起,生态环境厅就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事有人管,活有人干,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及时传达学习。每年厅领导召集研究生态扶贫工作10次以上,走访贫困户15人次以上,班子成员与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都在厅领导那儿如数家珍。
一场部署有方的战役
精准脱贫攻坚战怎么打?怎么才能赢?首先是制定好“作战图”。生态环境厅充分发挥直属单位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组织专班和业务骨干多次调研帮扶的贫困县,为松潘县和泸定县制定了“十三五”脱贫规划,又先后为松潘县牟尼乡中寨村、石坝子村、山巴乡见培村、泸定县加郡乡海子村等10余个村庄制定了详细的扶贫开发总体规划。
泸定县成功创建生态文明县,海子村也成为了生态文明村……松潘县这颗“高原明珠”愈加璀璨。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模式,实施“一家一品”“一户一园”“一村多类”产业行动,指导贫困村发展致富产业。
一场投入巨大的战役
资金上,从2015年起,生态环境厅在治污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下,统筹考虑在资金分配时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共投入10余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当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处理、排污设施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一系列问题。
人才上,先后下派援藏援彝干部、第一书记、扶贫干部40余名,下派的干部按照“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要求,积极适应角色转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连续三年组织开展贫困村第一书记培训,开设生态保护、法制农村、乡村旅游、基层党建等课程,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