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竹棍伸到废水池底,捅出了一个秘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07-27 09:58:32]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点击量:] [关闭]

当乐至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大队长邓德君带领执法人员对一家涉嫌未批先建的企业执行检查时,企业负责人突然对执法人员说:“你们敢罚我的款,我就让你们有来无回!”

面对这样的威胁恐吓,邓德君一面用法律法规对该企业负责人晓之以利害,一面指挥执法人员开展外围调查取证。

“对于我们不是啥新鲜事。”邓德君说,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于环保监察执法不但不配合,反而以强硬的方式阻挠执法,作为执法人员,绝不能被吓到。

他们是“猫头鹰”

将白班上成了夜班

近日,生态环境厅通报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评审结果,共有5人在大练兵活动中表现突出,获表现突出个人荣誉。邓德君正是其中之一。自贡市荣县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游璐萍、南充市高坪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谭权鑫、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谢奕、达州市大竹生态环境局罗后才也获得这项荣誉。

几位执法人员均有工作到深夜的经历。2019年12月,罗后才与同事在对辖区进行巡查时,发现一家企业生产废水未进入沉淀池而通过生活污水管道直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过仔细调查,他发现该企业涉嫌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而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多时,罗后才连夜制作相关执法文书,对该企业生产设施予以查封并立案调查。

“你们的环保设施没有开启,我们已对现场进行了录像取证。”2019年一天半夜12时许,邓德君带领环保监察执法人员出现在乐至县某企业生产负责人面前,对方一下子懵了。“原以为晚上他们不会来查,偷偷排废不会被发现,结果还是没躲过。”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懊恼不已。最后,按照法律法规,该企业被处以10万元行政罚款,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行政拘留。

而谭权鑫也发挥“白加黑”的拼命三郎精神,经常夜间办案。数据显示,谭权鑫带领团队共检查企业3200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48起,下达责令整改决定书326份,下达处罚决定书236份,罚款金额1123.31万元,停产、限产48件次,查封扣押31件次。

他们是“孙悟空”

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实际上,在长期的环保监察执法过程中,他们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总能发现藏在细节中的问题。

游璐萍是一名90后执法人员。在荣县辖区内,页岩气开采平台较多,平台多偏僻且内部管理不到位。2019年5月23日,游璐萍和同事来到位于荣县高山镇的某钻井平台进行现场检查,敏锐地察觉到该平台厂区北侧堆放有约100吨油基岩屑,且该堆放点未设置标识标牌,针对该公司的违法行为责令其整改并处罚。

谢奕也有类似的回忆,“泸州某酒业有限公司私设暗管排放水污染物案”中,企业的违法行为相当隐蔽,导致调查取证困难。他通过认真排查和连夜蹲守,收集了大量证据,将案子办成了铁案。据介绍,他先后办理案件50余件,处罚金额上千万元,所办案件无一被复议撤销或诉讼败诉。

在对某酿造企业例行巡查中,邓德君发现其外围有个废水收集池。职业敏感让邓德君觉得这里面可能有问题,于是他找来一根长竹棍,趴在废水池边,将竹棍探入池底,从手感判断出池底并未做防渗漏硬化处理,从而发现了该企业利用渗坑排放废水的环保违法问题。

他们是“解忧专家”

迅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2019年4月,达州市大竹生态环境局收到一起投诉某企业的省级信访交办件,举报该企业工业废水直排入河、异味和噪声扰民等环境污染问题,周边小区群众反映强烈。

罗后才作为业务骨干,负责对信访件进行核实调查。其第一时间和信访人进行电话沟通,了解所反映的具体情况;又和同事前往现场全面展开调查,迅速摸清掌握了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对该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立案处理。

与罗后才的经历类似,正在乐至县信访局接件的邓德君突然接到群众反映:乐至县某机砖厂存在违法排污行为。接件后,邓德君第一时间组织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并带队“夜袭”问题反映的该企业。通过现场调查发现,该企业在原材料破碎作业过程中,未按要求开启除尘设备,并且涉嫌违法排废。邓德君当即组织执法人员现场取证,并对责任人员进行了笔录。

完成这些工作,不知不觉已是早上5点过了,邓德君顾不上休息,又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

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来,公共卫生成了群众关心的热点议题。为此,谭权鑫每天到定点收治医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等一线防控点位,督促其将产生的医疗废物规范转运处置、医疗废水达标排放。

“记不清楚爬过了多少烟囱,走过了多少沟渠,处理了多少信访。”谭权鑫表示,自己还和很多信访人都成了朋友,他们有环境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找他。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