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危化品爆炸敲警钟!四川抽查18家化工企业发现87个问题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08-07 08:42:57]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点击量:] [关闭]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日前发生剧烈爆炸,总理哈桑·迪亚卜表示,贝鲁特爆炸事件是由易燃易爆品引燃约2750吨硝酸铵所致。爆炸发生后,8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部署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而早在7月20日,生态环境厅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启动了全省危险化学品领域环境风险防范专项整治抽查,截至8月5日,已对四川18家化工企业开展了现场抽查,向地方移交了检查发现的问题87个。

黎巴嫩爆炸敲响警钟

国家要求立即开展专项检查

8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要求深刻吸取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训,部署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其中,生态环境部门要深入开展危险废物安全排查,切实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会议要求,以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当地时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区发生巨大爆炸。目击者称,爆炸如同火山爆发,升腾的烟雾数公里外清晰可见。截至北京时间8月5日,这场突如其来的爆炸事故已导致超100人死亡,超过5000人受伤。

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表示,贝鲁特爆炸事件是由易燃易爆品引燃约2750吨硝酸铵所致。

四川抽查18家化工企业

发现87个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危险化学品领域环境风险防范专项整治,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监管,这几天,生态环境厅对全省10个市(州)的危险化学品领域环境风险防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抽查组由生态环境厅固体处一级调研员瞿建林、省固管中心副主任毕朝文带队。截至8月5日,共对18家化工企业开展了现场抽查,向地方移交了检查发现的问题87个。

抽查组通过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询问、现场踏勘等方式,对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现状、重点环节执行相关环境管理制度情况、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环境应急演练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初步评估了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及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整改意见建议。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8家企业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22家企业持有废铅蓄电池收集经营许可证。

抽查组要求立即制定计划

杜绝环境安全事故

抽查组指出,各地化工企业较多,特别是临近长江上游沿线的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风险较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环境安全,树立底线思维,深刻吸取近期多起化工企业发生的环境安全事故教训,特别是企业搬迁关停期间环境安全问题不放松,切实抓好排查整治工作。

二是要针对抽查发现的问题,立即制定计划,倒排工期,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按时整改到位。

三是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加大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增强职工队伍环境安全意识,杜绝因操作失误等引发环境安全事故。

四是属地生态环境部门要为企业做好服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点对点销号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