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百科GREEN ENCYCLOPAEDIA
首页 / 绿色百科绿色百科

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Sichuan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AppraisaI Center

能源结构调整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作用有哪些?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02-04 15:28:16] [来源:中国环保科普资源网] [点击量:]

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9.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33.8亿吨,原油消费2.0亿吨,天然气消费948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消费2.8亿吨标准煤。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2010年,我国电力装机规模为9.7亿千瓦时,其中火电约占73%,水电占22.6%,风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所占比例较小,如下图所示。污染控制水平较高的火电所消费煤炭约占煤炭总量的二分之一。煤炭消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排放源。为此,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建立清洁、高效、有利于环保的能源结构是当务之急。应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风能和太阳能是清洁能源,能实现PM2.5的零排放;推进煤炭洗选和深加工升级示范,集约化发展炼油加工产业,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减少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并对煤炭进行清洁高效利用,是有效控制PM2.5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大举措。
                                        2010年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比例

文章来源:中国环保科普资源网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环保投诉热线:12369;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