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登陆
|
注册
退出登陆
中心简介
机构简介
|
机构职能
|
宣传册
|
单位领导
|
人事信息
中心通讯
环评单位考核
专家库
绿色百科
下载中心
文本与表格
|
软件与图片
联系我们
绿色百科
GREEN ENCYCLOPAEDIA
绿色百科
首页
/ 绿色百科
绿色百科
2
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Sichuan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AppraisaI Center
为什么拯救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此重要?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3-29 18:04:27] [来源: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点击量:
]
为什么拯救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此重要?我国著名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给出这样的解读:
“一个物种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物种可能蕴含着能在未来被我们所应用的巨大价值,一旦灭绝,人类甚至在自己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永远丧失了发现这种价值的机会
。
”
象鼻兰(Nothodoritis zhejiangensis )
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于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至关重要。目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动态更新极小种群植物名录,将重新调查、重新划分濒危等级的种群及时更新到名录中,以便参考。
2、对极小种群植物重新引进。在迁地保护和研究的基础上,我国进行了多次再引种实验。到2012年为止,已有38种植物被成功地重新引进。
3、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加强管理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濒危物种有效的保护,可以防止人为活动的破坏。截止至2016年,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2349个,国家有自然保护区265个,其中为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132个。
4、开展长期监测、保护效果评估、保护适应性管理等措施以增强保护效果,确保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规模始终高于最小生存种群的规模。
5、加强宣传教育。鼓励保护相关机构或组织开展跨领域和跨学科的保护工作,以实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成功保护。
6、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加强对极小种群植物遗传水平方向的科学研究。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研究在近些年取得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通过基因和遗传水平、空间分布、研究濒危机制、提出保护方法为极小种群植物增加个体数量提供参考,在繁殖技术方面成功培育出种苗,并应用到保护和自然回归,且在华盖木、瑶山苣苔等物种中有较为成熟的再生体系。
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云南是第一个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省份,现已成功的保育了一批濒危物种,包括:漾濞槭、西畴青冈、滇桐、毛果木莲 和杏黄兜兰等。
瑶山苣苔(Oreocharis cotinifolia)
华盖木(Pachylarnax sinica)
为更好的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实现濒危物种种群的扩繁和复壮,建议如下:
1、及时更新极小种群植物名录,调查清楚其分布地区并做好保护工作;
2、需要进一步扩大极小种群植物的种群数量,对难以获得种子资源的物种可进行无性繁殖获得再生植株;
3、保存好现有的物种资源,提高种苗在野生种群上的存活率。
漾濞槭( Acer yangbiense)
西畴青冈( Quercus sichourensis)
正如李攀教授所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为我们自己的未来留存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诚挚的希望此篇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的植物保护事业发展,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行动成为世界其他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
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 )
毛果木莲(Manglietia ventii)
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
来源 |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环保投诉热线:12369;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