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该栏目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浏览
适老化
/
长者专区
简
/
繁
首页
机关简介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环境管理
数据服务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主要职责
领导简介
机构设置
派出机构
直属单位
驻市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
最新政策
政策解读
公示公告
回应关切
环境状况公报
环境质量
曝光台
权责清单
双公示
办事服务
环评信息服务
领导信箱
生态环境网络投诉举报
征集意见
在线调查
在线访谈
在线咨询
2022年9月5日-2022年9月11日
1
2
3
4
要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犯罪和“邪教式”追星、“饭圈”乱象、“阴阳合同”等娱乐圈突出问题,要从完善法律入手进行规制,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决不能放任不管。
——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召开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和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推进国际执法合作,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1年4月,习近平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填补空白点、补强薄弱点。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但相关法律制度还存在时间差、空白区。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的重要风险之一。
——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2019年9月,习近平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切断网络犯罪利益链条,持续形成高压态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强。要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要严密防范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网络普法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高票通过,并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首部基础性、框架性、综合性法律。
点击查看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该部法律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立法目标,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建立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数据安全审查等基本制度,并明确了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点击查看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作为中国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性立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将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安全监管与治理,把个人信息使用权关进法律的笼子里。
点击查看详情
个人安全防护篇
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篇
等级保护篇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