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在四川省机动车领域问题线索现场核查启动会暨部分重点工作推进会结束后,市生态环境局立即组织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勇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正处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紧扣市委“四新”目标,按照生态环境厅“工作要到位、项目要完成、目标要实现、资料要齐备、汇报要及时”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机动车领域现场核查工作,全力推动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聚焦目标任务,打好关键时期“收官战”。要对标对表“十四五”时期和2025年度目标,全面排查梳理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对风险目标事项,要逐一核实、找准症结、抓紧整改,确保“单项争冠军、全面创一流”。要系统总结和评估“十四五”时期和全年工作,提炼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高标准谋划“十五五”时期工作思路和重点,确保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
二是立足常态长效,打好系统治理“持久战”。要强化系统思维,结合“大处室”制改革,加强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协同配合,形成行政管理、技术支撑、执法保障的工作闭环;主动加强与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形成信息共享、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要健全制度体系,将专项整治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固化为制度规范,推动监管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常态化管理转变。要深化绿色转型,着眼源头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动老旧机动车和工程机械淘汰更新。
三是严格规范执法,打好震慑警示“成果战”。要紧盯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固体废物、农村面源污染等重点领域,聚焦超标排放、弄虚作假、非法倾倒处置等突出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保持执法高压态势;要强化结果运用,对查处的典型违法案例,依法公开曝光,并纳入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联合惩戒,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打好创先争优“科技战”。要树立比拼意识,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围绕重点工作深入一线,开展实战练兵,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监管、善执法的专业化队伍。要强化科技赋能,加强装备配备、增强应用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数据分析应用水平,善于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识别问题、预判风险,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11月3日,在四川省机动车领域问题线索现场核查启动会暨部分重点工作推进会结束后,市生态环境局立即组织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勇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正处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紧扣市委“四新”目标,按照生态环境厅“工作要到位、项目要完成、目标要实现、资料要齐备、汇报要及时”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机动车领域现场核查工作,全力推动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聚焦目标任务,打好关键时期“收官战”。要对标对表“十四五”时期和2025年度目标,全面排查梳理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对风险目标事项,要逐一核实、找准症结、抓紧整改,确保“单项争冠军、全面创一流”。要系统总结和评估“十四五”时期和全年工作,提炼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高标准谋划“十五五”时期工作思路和重点,确保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
二是立足常态长效,打好系统治理“持久战”。要强化系统思维,结合“大处室”制改革,加强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协同配合,形成行政管理、技术支撑、执法保障的工作闭环;主动加强与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形成信息共享、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要健全制度体系,将专项整治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固化为制度规范,推动监管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常态化管理转变。要深化绿色转型,着眼源头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动老旧机动车和工程机械淘汰更新。
三是严格规范执法,打好震慑警示“成果战”。要紧盯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固体废物、农村面源污染等重点领域,聚焦超标排放、弄虚作假、非法倾倒处置等突出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保持执法高压态势;要强化结果运用,对查处的典型违法案例,依法公开曝光,并纳入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联合惩戒,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打好创先争优“科技战”。要树立比拼意识,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围绕重点工作深入一线,开展实战练兵,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监管、善执法的专业化队伍。要强化科技赋能,加强装备配备、增强应用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数据分析应用水平,善于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识别问题、预判风险,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