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绵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绵阳师范学院开展的2025年绵阳市生态质量地面监测野外调查工作圆满结束。本次监测聚焦绵阳市域内指示生物类群及植物群落资源,通过系统调查,在绵阳市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为涪江上游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补充了重要基础数据。
在鸟类监测方面,共记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具体包括白鹇、褐翅鸦鹃、红嘴相思鸟、画眉、凤头蜂鹰、雀鹰、领鸺鹠、蓝翡翠、红腹锦鸡。这些鸟类作为涪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其种群分布密度、活动频次等数据,为科学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哺乳动物监测方面,成功发现豹猫、毛冠鹿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记录到赤腹松鼠、小麂、花面狸、猪獾、华南兔等5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其中,豹猫作为区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关键“小型捕食者”,其稳定的种群数量与频繁的活动痕迹,直观反映了当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及功能的稳定性。
下一步,绵阳市将基于此次监测成果,结合区域生态质量综合观测站建设,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的统筹协同,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近日,绵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绵阳师范学院开展的2025年绵阳市生态质量地面监测野外调查工作圆满结束。本次监测聚焦绵阳市域内指示生物类群及植物群落资源,通过系统调查,在绵阳市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为涪江上游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补充了重要基础数据。
在鸟类监测方面,共记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具体包括白鹇、褐翅鸦鹃、红嘴相思鸟、画眉、凤头蜂鹰、雀鹰、领鸺鹠、蓝翡翠、红腹锦鸡。这些鸟类作为涪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其种群分布密度、活动频次等数据,为科学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哺乳动物监测方面,成功发现豹猫、毛冠鹿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记录到赤腹松鼠、小麂、花面狸、猪獾、华南兔等5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其中,豹猫作为区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关键“小型捕食者”,其稳定的种群数量与频繁的活动痕迹,直观反映了当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及功能的稳定性。
下一步,绵阳市将基于此次监测成果,结合区域生态质量综合观测站建设,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的统筹协同,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