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建设绿色廊道  筑牢生态屏障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5-20 09:48:30] [来源:阿坝州] [点击量:] [关闭]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阿坝州系统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守护好高原“珍贵生物基因宝库”,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打造全域生态高地。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就地保护体系不断优化。优布局、绘蓝图。印发《美丽阿坝建设规划》,明确到2035年以来的任务目标。整合优化59个自然保护地划定全州47.7%的国土面积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全省最高),系统实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若尔盖花湖水位提升52厘米、面积扩大3倍,成为国际候鸟重要栖息地快行动、求实效。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完善野生动植物网络体系常态有效保护天然林5580万亩、天然草原4718万亩、湿地883万亩、古树名木1295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95%,栖息地保存率达100%。建典范、强引领。分类分区分批打造典型案例、示范基地,整州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四川建设实践基地称号,若尔盖花湖成功入选国省美丽河湖建设双优案例,红原县确定为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培育县,马尔康市以美丽城市建设成功入选《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搭建修复治理基地。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打造一体化治理阿坝样板创新开展生态修复。实施投资52亿元的若尔盖山水工程,生态修复面积23.17万公顷,创新“高山柳沙障+草灌混种”治沙模式,“治沙还湿+黄河护卫队”联动机制获全国推广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30万亩,退化湿地恢复31万亩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推动污染防治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持续精准发力,不断改善全州生态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排名提升至2024年的全国第2位,全域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常态抓好监督核查。持续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开展2024绿盾行动,将2023年以来下发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疑似生态破坏问题线索作为2024绿盾行动核查范围,核实9批次共80个问题线索,目前均已完成整改。

共建宣传引导阵地。推动全民参与凝聚生态共建社会合力媒体传播全覆盖多途径开展生态环境媒体宣传工作,召开生态示范创建、美丽阿坝建设等5期专题新闻发布会,2024以来,累计公开或转发政府信息1965条(其中:微信公众号发布739条,微博发布1100条,美丽阿坝”APP发布126条),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宣传效果。宣传活动“共参与”将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结合起来,向广大群众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生物多样性理念,阿坝州公众对生态环境综合满意度提升至93.2%。公众开放“零距离”搭建起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交流平台,真正让公众成为绿色文化的传播者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60余次,参观人数达到1200余人次,进一步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者专区

阿坝州:建设绿色廊道  筑牢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2025-05-20 09:48:30 来源:阿坝州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阿坝州系统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守护好高原“珍贵生物基因宝库”,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打造全域生态高地。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就地保护体系不断优化。优布局、绘蓝图。印发《美丽阿坝建设规划》,明确到2035年以来的任务目标。整合优化59个自然保护地划定全州47.7%的国土面积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全省最高),系统实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若尔盖花湖水位提升52厘米、面积扩大3倍,成为国际候鸟重要栖息地快行动、求实效。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完善野生动植物网络体系常态有效保护天然林5580万亩、天然草原4718万亩、湿地883万亩、古树名木1295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95%,栖息地保存率达100%。建典范、强引领。分类分区分批打造典型案例、示范基地,整州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四川建设实践基地称号,若尔盖花湖成功入选国省美丽河湖建设双优案例,红原县确定为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培育县,马尔康市以美丽城市建设成功入选《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搭建修复治理基地。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打造一体化治理阿坝样板创新开展生态修复。实施投资52亿元的若尔盖山水工程,生态修复面积23.17万公顷,创新“高山柳沙障+草灌混种”治沙模式,“治沙还湿+黄河护卫队”联动机制获全国推广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30万亩,退化湿地恢复31万亩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推动污染防治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持续精准发力,不断改善全州生态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排名提升至2024年的全国第2位,全域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常态抓好监督核查。持续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开展2024绿盾行动,将2023年以来下发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疑似生态破坏问题线索作为2024绿盾行动核查范围,核实9批次共80个问题线索,目前均已完成整改。

共建宣传引导阵地。推动全民参与凝聚生态共建社会合力媒体传播全覆盖多途径开展生态环境媒体宣传工作,召开生态示范创建、美丽阿坝建设等5期专题新闻发布会,2024以来,累计公开或转发政府信息1965条(其中:微信公众号发布739条,微博发布1100条,美丽阿坝”APP发布126条),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宣传效果。宣传活动“共参与”将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结合起来,向广大群众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生物多样性理念,阿坝州公众对生态环境综合满意度提升至93.2%。公众开放“零距离”搭建起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交流平台,真正让公众成为绿色文化的传播者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60余次,参观人数达到1200余人次,进一步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版权所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6 蜀ICP备05008542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