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成都高新区,一边是以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为主的第三方,他们共同在二污普工作中创新推出了“高新之道”。
说起“高新之道”,“五四”工作法首当其冲。“五四”工作法是什么?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环保处副处长周梦春介绍到,“包括四手准备、四套制度、四种手段、四级审核、四类运用。”
四手准备——人员准备、技术准备、舆论准备和方法准备。
四套制度——沟通制度、报告制度、“一源一档”制度、考核问责制度。
四种手段——入户调查的标准化流程、预约入户的工作程序、“三个同步”的质量控制法。
四级审核——一级审核由普查员进行自省自查、二级审核则是骨干力量进行交叉审核、三级审核是专家进行一个内审、四级审核由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控制。
探索形成的四类运用——第一类运用是纵向运用辅助决策,将污普过程当中,调查形成的污普成果上报管委会、上级政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二类运用是对外共享,以达成横向运用;第三类运用则是内部分享做到行业内部运用,以在生态环保各项工作中能够运用污普的这些成果,来推进工作;第四类运用,是和生态环保科研进行合作,探索科技治霾、科技治水、科技治土这方面的一个发展。
为做到“查用结合、为用而查”,高新区在二污普中还推出“三新”并获得国家认可。他们根据本地特点新增研发类企业、汽车4S店和大型餐饮三个污染源调查。成都高新区污染源普查的杨刚讲到:“汽车4S店本没有纳入污染源普查的,但是高新区根据实际需要,将4S店的危废和喷漆的废气处理纳入普查中。”

为提高普查效率,高新区充分利用第三方的专业技术力量做好数据的核查。作为第三方代表,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杨刚说到,“此次普查以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作为顾问团,以研究生作为入户调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