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污普中,无论是在城镇或在山村,四川普查人都正在积极推进中。在泸州市古蔺县污普办技术组组长高攀口中,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数据质量是污染源普查的生命线。”看看这里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
来到泸州市古蔺县,高攀在沟通完日常扶贫工作之后,她紧接着说道:“我今天把我们这个二污普的行政村生活污染源记录细节再核查一下情况。

你也要像我们做脱贫攻坚一样,数据也要真!因为,我们的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就是它的生命线。所以我们要讲求真。”在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大寨村8社项有均家中,高攀正在推进二污普工作。
在项有均家中,她对照着表单频频发问,再一次仔细与项有均沟通核对起来。
“你家的人粪尿是处理过后拿来浇灌吗,是直接排进环境?还是……”
“浇灌。”
“直接浇灌?那么就是综合利用。”
“对,因为种得有地。”
“然后,你们平时的生活污水,比如说平时洗菜,这些生活污水是直接倒掉,还是排入农田?或是排入水沟啊?”
“这个是直接倒。”
……
最后,高攀还提出:“为了确保你的数据真实,我们还是要去现场核实一下。因为,数据质量是污染源普查的生命线。我们一定要确保这个数据是真实可靠且有效的。”
一边是扶贫攻坚,一边是二污普,这些都离不开高攀的较真。究其缘由,正如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波所讲的一样:“通过本次污染源普查,为我们精准治污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一次普查的成果,针对污染源的性质分布等不同特点,强化措施,实现沱江水质的持续改善,推进长江的生态修复,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在离开项有均家后,联想起去路上的颠簸,透过车窗外的雨雾缭绕,我们发现“不辞劳苦”是高攀工作的注脚,而其一贯的较真劲儿更是令人记忆犹新。在“质量第一”的共识中,3万余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很较真儿,他们认真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深水”掌握透彻污染源普查表格填报和数据审核的各项要求,从严控制数据质量,坚决杜绝常识性错误发生,力争围绕“全面、真实、准确”的目标要求,高质量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